20世纪80到9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2016-07-13 01:21赵文婷辽宁师范大学116029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语言学译者理论

赵文婷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

20世纪80到9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赵文婷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翻译实践蓬勃发展,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至今成为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黄金时期。八九十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迅速,不仅流派众多,看待翻译的视角也更加多元。总体来说翻译理论呈现出文化导向,从单纯的语言学层面转化为文化指导的理论发展路径。

20世纪80到9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综述;文化转向

一、引言

巴斯奈特在他的《翻译研究》中阐述了翻译学学科的独立性。他认为翻译研究不是比较文学的分支,也不隶属于语言学,而是一门与文体学、文史学、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学科。《翻译研究》中,巴斯奈特不仅在宏观角度勾勒了翻译学的四大研究领域,还明确阐述过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相遇的必然性。翻译研究对其他学科的包容性使得交叉研究换发活力,这种双赢互利的研究模式也是文化研究着重推崇的。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把主要问题都放到权力关系和文本生产,学科之间逐渐渗透,能有利于最大化的带来研究成果。

巴斯奈特明确指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与文化研究交流碰撞的重要特征,正是预言西方翻译研究全面文化转向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翻译学科的确立并没有禁锢翻译学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任何有促于翻译理论创新的学科都可以参与到演绎研究中来。其中,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激增,各国文化也在不断的相互输出和引进,体现在翻译文学上,表现为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的激烈碰撞。这种广泛借用当代各种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新的阐释成为西方当代翻译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

二、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

翻译理论在面向多语、多文化交流中,广泛借鉴解构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当代阐释学理论、后殖民理论、功能理论等,赋予西方翻译研究以新貌。

在80年代初期,翻译研究开始发生文化转向。美籍比利时学者勒菲福尔与英国著名比较文学家、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或各自著书撰文,或携手合作,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谢天振,2008:5)。勒菲弗尔以多元系统论为理论视角,看到了意识形态因素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他认为文学翻译和文学批评有相似之处,并提出“折射”和“改写”理论,批评是对原作的一种折射,翻译也可以被看做对原作的改写或重写。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及他的三因素论为文化转向后西方翻译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翻译得到彰显,“操纵学派”也因此得名。

布拉姆-库尔卡在《翻译中衔接与连贯的切换》中阐述的翻译思想融合了语言学派对翻译研究的一般途径和多元系统的视角,针对语言的衔接与连贯,提出语言间衔接和连贯的切换方式。实质上,这篇文章是对于翻译本质的探索,并将翻译全新阐述为源语到目的语的显性化的过程。

费米尔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研究翻译,独创的提出以文化交流、功能交际为目的的功能派翻译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认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有目的,翻译也不例外,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交际行为,任何一次翻译行为都会有自己的目的。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特别强调译者的能动作用,即译者目的指导翻译过程。目的论追求的最终目的是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达到预期功能上的对等,即译者交际成功。费米尔的翻译研究思路仍然主张接受文学及相关理论,其研究思路与文艺史、文艺批评读者反应理论以及接受美学理论融汇贯通,他的理论反映了翻译研究由侧重语言学层次和语言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注重交际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解开人们对翻译语言形式的束缚,也解开译文对原文仆人式的约束。这一时期的后解构主义将居于从属地位的译文解放出来,译文被要求看做独立的文本,甚至提出原文依赖译文重生的论述。1985年路易斯在《翻译效果的制衡方法》中他重新定义了“忠实”,忠实是翻译效果的制衡方法。他还提出要辩证看待“忠实”与“创造”的对立统一关系,创造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概念,是在忠于原作的“思想内容、主要精神、风格韵味”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类似于“戴着脚镣跳舞”的翻译行为描述。

西方翻译理论还涉及到女性主义理论的应用。女性的主体意识在翻译理论中得到彰显,也是社会文化深入翻译理论的依据。女性主义所代表的文学文化内涵还直接影响到女性译者的翻译策略,她们对译文进行补充与加注等策略,赋予译本以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斯皮瓦克在这一时期所著的《翻译的政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介入对后殖民主义翻译问题的探讨,批评了西方国家翻译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作品时所采取的流畅文法。斯皮瓦克还认为在梳理翻译的政治时,必须考虑语言在国际上的地位。

哈维的研究独辟蹊径,他从社会文化群体(特别是受歧视的文化群体)、性别身份的话语特点着手,关注男同性恋者中具有女性倾向的话语特点。跨文化研究中性别身份的影响操纵产生的文体、语用、文化和政治问题表明了社会文化的变化对翻译的影响作用。哈维以男同性恋的话语特点为例进行特殊社会文化群体语言特点探讨,并辅以相应的翻译实践论述,从而揭示了翻译、文化差异和性别身份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给其他社会群体语言翻译特点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当代翻译理论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和多学科结合的趋势。

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收集大量数据来研究西方翻译史的演变过程,他提倡异化的翻译,反对译文通畅,是解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不是翻译目的,在翻译中表达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才是目的,差异的显化正是翻译的实质。韦努蒂认为译者需要在两种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下寻找平衡,尝试形成一种与两种语言文化相接轨的平衡社区。译者试图寻求社区,表明译者起到沟通文化,弥补文化缺省的作用。即译者不是求同者而是存异者,对两国文化综合后融会贯通的翻译才能实现翻译目的。

三、语言学派的文化转向

必要提到的是,文化学派的出现并不能充分说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80至90年代,一批以语言学研究为主要阵地的翻译研究学者,像哈蒂姆、梅森、豪斯、斯奈尔-霍恩比、莫纳贝克等,仍然坚守语言学的研究路径,立足于以先进的语言学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又看到文化相关因素,对翻译过程及现象进行描写和评价,同时抓住翻译语篇中话语连贯的语用因素也揭示世界观、意识形态或权力运作对翻译过程和行为的影响。语言学派在文化转向旳趋势下去粗取精,对翻译的科学研究也发挥重要作用。谢天振认为这些迹象表明,也许在当前西方的翻译研究界正在形成一支有别于以奈达为代表的老一代语言学派的新一代语言学派,也许我们可以把他们成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第二代语言学派”。

格特把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解释性地相似于原文的语言文本,因此翻译是一种语际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格特(1991)认为关联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他把与译语读者的相关方面做了充分考虑,提出以产生预期语境效果为标准,对译语读者社会性的考量也是译者关注社会文化的依据。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应用也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大环境。

哈蒂姆和梅森属于第二代语言学派中的新鲜血液。他们深入到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研究翻译。其早期理论关注多重语境对翻译的互动作用,跳出了语言内部形式的翻译研究。在韩礼德的语言分析模式上,又提出句子层面上语用语境和符号语境的概念,这种交际、语用和符号三个维度分析语境的方法也体现出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哈蒂姆和梅森不仅意识到文化对翻译的作用,还联系意识形态的作用分析翻译。这种关注篇章功能、交际作用的翻译理论研究意识也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近年来梅森在《话语、意识形态与翻译》中,从术语解释,分析模式(包括词汇衔接、词的复现、主述位顺序、文本结构)、理论反思三方面研究语篇翻译。与早期的翻译理论相比,梅森仍然关注篇章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作用,但对语言的分析模式更加具有独特性,层次更为开阔,意识形态与语篇翻译的交叉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20世纪80-90年代的翻译理论回归到理论研究上来,在建立一门新学科的观念指导下,借鉴多种文学、语言学及相关理论多层次、多视角的提出多种理论要求。翻译理论因此呈现出跨语言学、文学的文化转向,表现为翻译理论流派的激增以及翻译学科的进步。这种文化转向的趋势仍在蔓延,是符合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的理论理念。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s [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2]Gutt,Ernst -August.Translation as Interlingual Interpretive Use[A]. In Lawrence Ven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3]Hans J.Vermeer(1989).Skopos and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onal Aaction.In Lawrence Venuti(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pp221-232),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

[4]Spivak,G.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In L.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0,397-416

[5]董广才,孙永君.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解读·上卷[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谢天振.当代外国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赵文婷,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学。

猜你喜欢
语言学译者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英文摘要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