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2016-07-13 01:21卢红娟甘肃民族师范学院747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化

卢红娟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747000)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卢红娟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747000)

中国文学经历了一个从古典文学向现当代文学的长期发展历程,但在这个发展中,现当代文学所体现的价值观正在逐渐模糊。基于此,文章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以便能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与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中国和世界文学的影响都非常深远。但是,随着新文化的传入,以及网络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冲击,中国现当代文学也走了很多的弯路,这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长远发展和流传是非常不利的,面对这种情况,要想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还需加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1.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结合统称,通常,在文学界一般都将五四运动至1949年之间出现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将1949年以后的文学称为当代文学。从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生时间分析,它们都出现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其本质就是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的过程,即现代化过程。

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不论是中国现代文学还是当代文学,它的发展都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来讲,它经历了三个十年,其中,第一个十年(1917-1927)为文学革命的十年,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文学作家以鲁迅和郭沫若为代表;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为革命文学时期,比较活跃的是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老舍、曹禺、巴金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代表,而矛盾的《子夜》更是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它代表的是正宗的左翼文学;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为抗战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应的多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中,赵树理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的最高成就,张爱玲和钱钟书是国统区最为杰出的作家。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性研究不足

从人们如今的生活现状分析,网络和都市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社会处于一种高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的阶段,此时的先锋文学和纯文学都发展的非常迅速,如革命年代的小说体、乡土文学、底层写作等,并逐渐上升为当下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研究方向4[4]。同时,受这种时代发展特点的影响,文学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逐渐向更加边界化的形势和领域加速拓宽,导致整个文学领域的内容研究变得盲目急功近利。如今,我国有相当一批的学者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中,掀起了一场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研究热潮,这种研究热潮的出现虽然拓宽了整个文学的研究领域,增强了人们对现当代文学了解的视野和角度,但这种研究热潮却没有将现当代文学的真实研究意义体现出来,并出现了一种减少现当代文学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误区,导致研究的深度逐渐降低,甚至被大家所忽视,创新性的研究更是无从谈起,增加着学术研究的负担5[5]。

2.缺乏“自我”审思精神

文学研究和批评,离不开对“自我”认真反思。这个“自我”是指延续在我们血脉之中的传统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根脉,应该是在基于传统民族文学或文化之上的,而不是其它的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当代文学创作的营养。在我们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曾一度放弃对“自我”的反思,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大部分作品,无法对当代人群做出深刻的心理描写。正如陆建德所言,中国文学“不仅自我审思欠缺,也因为自我过度扩张,以无我的精神来观察世界,……这就导致了自我的美化和单一化。”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

3.文学创作商业化严重

如今,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者在文学的创作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市场化的影响和侵蚀,促使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发生着深刻巨变。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纯文学”的光晕日渐消逝,加之网络媒介下的大众文化流行,致使“俗文学”对严肃文学形成巨大挑战,文学的教化、启蒙甚至审美功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褪去。文学的娱乐功能开始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受到了压抑,严肃文学逐步地退居边缘,成为一小部分知识精英的精神寄托。大部分的作家所追逐的是一场名利和市场的竞争,他们希望在文学中获得各种奖项,以奠定自己在文学界中的地位,也希望自己所创作的内容主导市场,能够从中获得高额的经济效益,只要市场需要就创作这种市场需要的文学内容,文学逐渐市场化和庸俗化,文学创作的状态逐渐变得扭曲。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1.注重世界化文学模式的挖掘

从现当代文学的创作时代背景出发,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现当代文学需要从“西方化”的观点中走出来,逐渐向“世界化”的文学模式发展。首先,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载体,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它的发展都不是为了谋取利益或否定人的价值观,而应该处处反应人类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文学不仅无国界,更无阶级性,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中,它需要建立一种世界性的对话模式,这样才能保持各国之间对先进文化和文学的交流,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现当代文学的良性发展。当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需要擦亮眼睛,在世界文化对话中扬长避短,保持清醒的头脑,建立一种具有创新因素和独特文化内涵的新文学精神,而不是以西方文化为动力,也不是以死板的传统文化为引力的发展模式8[8]。因为,只有创新性的新文学精神才是积极向上的,只有用整体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才会又好又快。

2.注重民族化文学模式的挖掘

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向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并不是复古,而是回归传统的表现,这也是符合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现如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发展虽然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有一些作者比较注重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现代文学中白话诗歌的创作为例,它们多是出自民间的相关歌谣,或是对民间生活真实写照的描述,深刻的刻画了民间的生活群体,这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充分体现民族化精神的表现。同时,在创作者辛勤刻画民族文化和不断深入汲取中华民间产物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创作者们想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苦心,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发展是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必然要吸收外来文学的营养,但作品的创作必须要具备中国传统特色,用民间精神和传统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基石,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5.注重文学人性本质特点的挖掘

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发展历史的探究可以发现,中国文学创作者是可以树立生命真谛的,也会按照自己的思想路线去挖掘人性的本质特点。对于现代的文学创作者而言,还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是要沁入人内心、具有穿透生命力、直达灵魂的语言,面对这种需要,中国作家需要具备超凡脱俗的意识,在超越平庸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人生感悟。其二,中国作家需要注重对经典的重读,重温经典是为了更好的衔接新文化,是对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其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空间需要继续拓展,在拓展中注重对传统旧诗词和戏曲的深入研究,从中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神奇生命力,当然,对社会转型期的市民文学也需重视,认真分析它的特性和效应,这样才能保持文学发展的平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当代文化的发展中,受社会环境背景的影响,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改变中既有提升也面对着各种问题,导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遇到了很大的发展瓶颈。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中国文学者对文学热情的存在,都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学创作者们更需知道,文学的优秀与否和自身的文化积淀,以及自身对生活的感悟有关,而不是哗众取宠下的战利品,只有用心去感悟生活,用心去创作文字,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创作方向。

[1]徐景宏.探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34):96-97.

[2]黄万华.经典性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的基石[J].天津社会科学,2012(1):95-102.

[3]王玉珠.再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莫言获“诺奖”为契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05-112.

[4]王玉珠.民间叙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主流话语的建构[J].人文杂志,2013(8):63-69.

[5]李林荣.延安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复调与对话[J].人文杂志,2012(4):86-94.

[6]“视野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 2012 (4).

[7]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4):271.

[8]陈红旗.多民族文学史观构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6(8):162-165.

[9]李柳.汉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J].时代文学,2015.23(10):204.

卢红娟,女(1984.7——),汉族,甘肃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研究文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需要文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