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琦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美术系 435000)
《韩熙载夜宴图》的教学欣赏
戴 琦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美术系 435000)
(此文是2016年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编号:DK201519 )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五代人物画的巅峰之作,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在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而纵情声色的生活琐事为题材绘制成的一幅名画,成功的刻画了韩熙载的当时的心境。画面构图严谨精巧,人物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设色浓丽,绘声绘影,更绘心境,无论在技巧上还是风格上,都比较完整地体现五代人物画的风格,因此借助这幅画来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能力和艺术情操。
在课堂中首先明确教学的目的,介绍五代南唐画家顾闵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使学生们对这幅画有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而为中国进一步研究音乐史,服装史,工艺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它是一幅传载中国历史的名作,也是为我们打开中国绘画艺术的大门,促使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和异曲同工之妙的绘画手法。
为了能更好的欣赏这幅作品,我们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文化背景。五代十国是一个让艺术家颠沛流离的时期,充满着战火硝烟,对艺术创作十分的不易。在那个时期艺术家们所创作的名画也实属罕见,但是五代的艺术同时继承了隋唐时期灿烂的文化,为元明清绘画艺术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在艺术技巧和艺术样式方面为绘画扩大了领域。《韩熙载夜宴图》主要传达的是顾闵中受李煜派遣,深夜探访韩熙载的住处,窥视其夜宴的状况而创作的,具有独特的政治性色彩的作品。
贯穿整个作品我们可以发现《韩熙载夜宴图》运用了绘画中的传统叙事手法。画中主要人物韩熙载出生于北方豪族,朱温在位时期以进士登弟,南唐时任中书侍郎,有志而不得,抑郁苦闷,也无所作为,晚年时期却纵情声色,放荡不羁。这幅画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五个相联的情景,描绘了当时夜宴活动的内容,巧妙地以屏风,茶几为间隔,展现了听乐,观舞,休息,演奏,送别五处场景,节奏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段是“听乐”,描绘了当时韩熙载与宾客正在一起聆听仕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表现了演奏刚开始的一刹那间,全场氛围顿时紧张凝重。画面中每个人物的视线都凝聚在琵琶女的手上,人们神色各异,仿佛已沉醉在这优美清脆的旋律之中,画家巧妙地刻画出他们不同的姿态、神情,表现出他们此时的内心流露出的情感。显现出画家妙手丹青的画艺和超强的记忆力,在短时间内将每个人物描绘的活灵活现,出神入化。
第二段是“观舞”,在宴会上宾客们心情高涨时韩熙载亲自为舞姬击鼓伴奏,然而从韩熙载的神情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他冁然而笑,而是抑郁寡欢的神态。画面中有一位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鼓完掌,眼神正凝视着韩熙载并没有看向舞姬,露出一副尴尬的神情。顾闵中十分深入的刻画这个特定的人物,不管从眼神还是各方面,都把握的十分到位,使人物栩栩如生。
第三段是“间息”,在此期间宴会已经进入休息阶段,人物相对分散,其中韩熙载在仕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与侍女交谈着,整个场景进入一种放松平静的氛围,使画面有张有弛。
第四段是“演奏”,画中人物疏密有序,在乐伎们吹奏动作和神态中,使人从画面中感受到高昂的氛围,丰富的管乐和声,有力的调动了欣赏者的情绪,使宴会再次进入高潮,歌妓们排列成“一”字形,演奏着乐器,参差婀娜,风情万种,却在统一中略显变化。然而韩熙载换了身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在和侍女谈笑风生,画面中始终弥漫着清脆悦耳的音乐,仿佛使人置身于画中。
第五段是“送别”,主要表现了韩熙载与宾客们道别时的依依不舍,来往的宾客在与妓女们谈笑间而依依惜别。使整幅画笼罩着一层伤感的面纱,时而惆怅,时而沉郁。在韩熙载纵情声色,及时行乐的过程中,他的神态同时也包含了对生活的无耐和失望,胸怀大志却无所作为,反过来则是强烈的表现了对生活的渴望和执着。
从内容上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一遍,接着我们应该更深层次的去挖掘画中所潜在的艺术特色。《韩熙载夜宴图》不管是在设色到运笔,画面表现力都是无与伦比的。古时先人多用矿物质颜料作画,因此作品也不易褪色,经过岁月的洗礼,画面依然光彩夺目。《韩熙载夜宴图》颜色丰富绚丽,一般多用绯红、朱砂、石青、石绿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从运笔方面来谈,整幅画的用笔遒劲有力,潇洒自然,毫不脱泥带水。点线面相互结合,尤其是画家对细节的描绘,柔中带钢的线条犹如发丝,对于人物发饰和神态的刻画,更加的细致入微,使人物活灵活现,让这幅画充满了无限的感染力、节奏感和生命力,为塑造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奠定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纵观全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最精彩,最深刻的地方并不在于宴会的过程,尽管宴会上是如此的奢华,气氛是如此的热闹,但是主人公始终处于一种抑郁苦闷,闷闷不乐的精神风貌。从韩熙载的精神状态上看,他之所以纵情声色,是为了躲避政治上官场上的危机和黑暗。他此时的内心正处于极度痛苦中。顾闵中对韩熙载形象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形神兼备。充分体现出画家高超的画技。它是我国传统画技在重彩方面突出的表现,由此成为我国美术绘画史上的传神之作。使得这幅画卷在美术史研究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讲述或讲解《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背景,内容和人物的生平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兴趣与学习动机,从而引起学生对这幅作品的心向。在欣赏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对作品的强烈情感和认识,我通过利用画面中的各种情景,进行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别演示出作品中的听乐,观舞,休息,演奏,送别五处场景,从演绎中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品味历史故事的沧桑和变迁。也许历史就是一场不曾停歇的盛宴,人物在场景中走来走去,场景变来变去,然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人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是那么的渺小,最后只有《韩熙载夜宴图》留下了。感谢顾闵中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见证和真实的生活,而我们永远都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去探索发现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远远的注视着这幅画,仿佛是跟随古人的步伐,穿过一道又一道的九曲长廊,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外桃源,撰写生命的历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每个学生都有渴求知识的一面,对于这幅作品我们更应该去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从而促进他们对历史的深思与浓厚的兴趣。教师是一盏指路明灯,在黑夜中照亮学子们的求知道路。这个社会需要他们辛勤的劳动,为社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知识人才。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需遵循学生欣赏作品的个别差异性,不能用同一水平标准来要求学生,每个学生所接受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因此对同一作品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需要对欣赏能力低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勉强行事。
指导教师:
郑卫(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黄晶晶(黄石十四中学)
曹新刚(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宏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