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军 张 帅 (扬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225000)
广场景观设计中的人文精神
——以扬州廉政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为例
朱成军 张 帅 (扬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225000)
在我国城市建筑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也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广场也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与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广场景观设计不仅美化了城市的面貌,也是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具体体现,更加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扬州廉政文化广场主要的人工景观由“板桥石”“清风亭”“古铜镜”等三组主题构成,从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都很好的体现了扬州的历史文化和扬州城市的精神面貌,给城市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提供了设计新思路。
文化广场;人文精神;景观设计;设计方法;空间
城市广场的景观建设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提升公众服务和公共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结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广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广场景观设计不仅反应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更加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城市的景观设计包括了自然的景观如古树名木、湖泊、河流等,也包括了人工的景观如文物古迹、艺术小品、亭台楼阁等。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广场景观。
扬州是拥有近7000年的文明史和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涌现出许多清官廉吏,流传着各类生动的廉政故事,积累了丰富的廉诗警句,为今天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文化资源。扬州廉政文化广场位于文昌西路扬州市政府西侧,又名清恪广场。广场主要的人工景观由“板桥石”“清风亭”“古铜镜”等三组人文景观构成。廉政文化广场建设中紧扣扬州古城历史文化背景,精心选择扬州历史上最具廉政教育意义的人物和故事,赋予廉政主题以深厚的内涵和城市特色。广场中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小品、设施等各个景观元素经过整合以后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复合体。
廉政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街道、环境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其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一个文化广场设计,要尊重周围的环境文化,注重文化内涵,设计出该区域,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环境。
扬州廉政文化广场于2006年1月建成,是以“廉政”为主题的开放式市民广场。廉政广场只占5000多平方米,广场位于文昌西路和维扬路的交界处。扬州市委,市政府和扬州海关等部门就在广场对面,是一个居住集中,人流量较大,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也是周围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整座广场已“清恪”命名,取“清正廉洁”的意思。廉政文化广场空间、景观体系规划结合周围环境等重要因素,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的融入广场环境;利用地形、植被的高差层次营造了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利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广场为开放式广场,入口与两侧道路相接,西北角为广场的核心场所——“古铜镜”,是广场中最大的公共空间。主景观也是一个独立的小广场,单独的大理石作铺装,后面有雪松,周围是草坪,既简单又不失涵义。三组铜镜既三个独立的小品,又是一个整体,向人们展示了廉政扬州、和谐扬州建设的新面貌。广场西边是”清风亭”清风亭连接回廊,回廊里白色的廊柱座椅使用黑色大理石,简洁,易与打扫,清清白白。亭顶使用防腐木制作,刷成大红色,简洁不失庄重,供市民休息娱乐。
铺装作为主要的景观要素,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的视线接触最为频繁的界面。广场的铺装根据不同的类型形成不同的意境空间,良好的铺装可以效烘托出广场环境的气氛,又能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呈现广场的文化特色。另外,广场的铺装还可以强化广场的空间色彩魅力,突出广场的性格。“廉政文化广场”没有较大面积的活动场地,所以铺装也以简单的板岩地铺石为主。板岩地铺石在装饰效果上呈现出古朴自然的特点。广场道路的走向设计为曲线形的小路,这样的铺装采用板岩地铺给人一种轻松随意的感觉,符合人们在缓慢行走,满足游赏、散步等活动。板岩基本采用的形是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整齐、规矩具有安定感,方格状的铺装产生静止感,暗示着一个静态停留空间的存在,给人庄重的感觉。“板石桥”是直线形的铺装,主要设置在“廉政文化广场”的主轴线道上。它的铺装方向明确形式简单,增加空间的秩序感。“板石桥”后面的休息区,以青砖为主打铺装材料。青砖有很多特点:1.青砖是陶土砖的一种,具有很强文化性,是扬州古典园林风格的经典材料;2.具有环保性,主要成分是以陶土为主,千度高温炼制,可起到灭菌消毒作用,无放射性,无毒害的安全卫生的环保产品;3.具有舒适性:砖体内分布的孔隙在夜晚吸收湿气,白天释放湿气,具有吸排湿功能4.具有耐久性:砖抵御风雨,防火阻燃,永不掉色。5.具有亲和力: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火是使人类文明的起源。土与火的结合对人类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正是这种亲和力才会吸引人们常常到砖路面上走走。
广场的小品设计是广场文化内涵和审美的具体体现,也是广场以人为本的一种考虑和表达。它与整个广场环境有一个有机的联系,与园林建筑、地形、植物、水体有机的结合,共同构成优美的园林景观,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广场中的小品形式多种多样,所用的构造材料也有所不同,小品的设计要考虑周围环境,特征,文化,空间和城市景观等因素。广场小品的独特性使广场更加具有识别性。扬州廉政文化广场有其特有的三组小品,即“亭,镜,石”。
廉政文化广场的“亭”为“清风亭”,“清风亭”在整个广场中是一处极为重要的功能性小品。“清风亭”是为了纪念清代江苏巡抚张伯行所建。张公在任以“一丝一粒,我之民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为座右铭,辖区内百姓如沐春风。其离任时,老百姓为其筑“清风亭”,以示感恩推崇。将此亭筑于“廉政文化广场”的用意不言而喻——提倡清廉之风。“清风亭”在外形上古色古香,将张伯行的座右铭写在两边的柱子上,亭上挂着匾额,上边写着“清风亭”。
廉政文化广场的“石”为“板桥石”,位于广场的东北角,上面刻有郑板桥的名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吴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清”。这首诗不光是板桥为官的写照,也是对当时官员的鞭策,更是对现在官员的提醒,提醒他们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板桥石”屹立于广场之上,简单朴实,洋溢着廉政之风,展示出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代表着当代扬州城市的精神。
廉政文化广场的“亭”为广场的西北角的“古铜镜”,也是最能体现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三面大铜镜都是扬州境内出土的文物进行放大复制而成。每一面铜镜都有一人多高,青铜铸造制作精美。上面分别写有“明得失”“知兴替”“正衣冠”的字样。扬州自古就以造铜镜有名,这三面铜镜也代表了扬州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战国、西汉和唐朝的繁荣。以“古镜”作为“廉政广场”的核心人文景观,是取唐太宗吊唁一代名相魏征时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廉政文化广场的铜镜也在勉励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镜子在广场西北角,正对文昌西路和维扬路,人们在路边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广场的主景,让更多的人了解扬州文化,了解和感受廉政文化受其熏陶。
广场绿化景观的种植不仅考虑一时的美观,还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种植各种随着季节变化而生存的植物,实现景观欣赏永不落空。扬州“廉政文化广场”的花草树木种类较多,松,竹为最常见植物,广场中松以雪松为主品种。广场中竹子也是主角,广场上的竹子与郑板桥画的竹子相映成趣。广场中竹子多以群植为主,但难以成长林,因为扬州地区大部分土壤呈微碱性,而竹子适宜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壤中生长,所以扬州引种的竹子难以长成带状。扬州本土品种的竹子比南方竹子耐寒,多属刚竹属,也有些毛竹。板桥石周围分布着四组盆栽池,栽植着圆柏,广场周围的绿篱是以石楠排列,广场西北角有几株红枫,为绿色的广场添加了一抹色彩。广场大片绿地中有几抹紫,是紫叶李,修剪成圆球状,作装饰绿植。广场中种有大片的香樟树,为人们遮阳,清风亭周围载有桂花树,群竹,雪松,都是些常青植物,供人四季观赏。
扬州廉政文化广场为周边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节假日休闲、交往、娱乐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宣传了扬州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与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广场重视人文景观小品设计,并在设计空间中利用点、线、面等现代的设计元素,使古代文明和现代设计形式交相辉映;在自然景观设计中保证广场具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绿化植被、地面的高差拉开广场的空间层次;广场的绿化,建筑小品,铺地色彩,图案等多种空间限定手法,满足附近居民在广场内各类公共活动和私密性的情侣,朋友交谈等的空间要求;最后廉政文化广场在塑造、灯具、铺地图案等众多细节设计元素中 都在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使其广场具有了功能性、文化性、趣味性、识别性等多层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扬州的廉政文化广场正是将扬州的文化最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进一步凸显城市人文精神,彰显先人前人贤人之德。扬州廉政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体现了扬州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面貌,宣传廉洁清政,树立社会主义廉政理念,充分发挥了廉政教育主阵地作用,为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起到了推广作用。廉政文化广场将人工景观元素作了概括与分析,在以整体性原则为主的指导下,使广场周围环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小品协调统一,很好的体现了扬州的历史文化和扬州城市的精神面貌,给城市文化广场的建设提供了设计的新思路。
[1]俞孔坚,石颖,郭选昌.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都江堰广场.建筑学报,2003(9).
[2]陈旭锦,重庆人民广场调查及技术统计分析.建筑学报,1999(4).
[3]王超.面向市民的现代多功能城市广场设计手法探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4]常春勤,张海兰.西方景观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启示.河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