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和后续政策研究

2016-07-12 09:02:35陈晏珍
大科技 2016年17期
关键词:森工林业部门天然林

陈晏珍

(海晏县国有林场 青海海晏 812299)

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和后续政策研究

陈晏珍

(海晏县国有林场 青海海晏 812299)

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和管理,我国国有林区的天然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传统的林业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林业部门要深刻认识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林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为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效展开做出贡献。本文以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研究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国有林区的实施效果以及后续政策,希望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帮助。

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后续政策

伴随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也变得越发严峻。而天然林的大规模砍伐也加剧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我国在1998年开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试点,并在2000年全面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和管理,我国国有林区的天然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传统的林业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开始启动,我国各级林业单位要积极探索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措施,对后续的相关政策进行关注,从而推动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维护好我国生态系统的平衡。

1 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之间的关系

1.1 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具有同源关系

同源关系主要指的是国有林区和天然保护林工程在根源上是相同的。我国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环境财产,其本质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利益需求,并为国家的需要服务。而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的本质就是为了维护我国的生态平衡,保证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见,天然林保护工程就是在我国林业保护和利用发生比较严重矛盾时产生的制度安排。面对比较严重的林业矛盾时,如果单靠林业系统的自我调节将不能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而天然林保护工程正是在这种矛盾环境下营运而生的[1]。因此,国有林业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具有同源关系。

1.2 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具有衍生关系

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之间也具有比较明显的衍生关系。对于国有林区来说,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可采资源危机,同时,在20世纪的90年代末期,我国森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非常大危机,很多森工企业的负债率较高,下岗职工的人数也较多。而天然林保护工程正是在国有林区经营出现问题而衍生的。

1.3 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具有促进关系

我国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之间具有良好的促进关系。首先,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增加我国森林的覆盖面积,促进森林资源的恢复性增长,完善森工企业的保障体系建设。而国有林区的良好经营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果国有林区的经营出现问题,很轻易的就会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产生波及,导致天然林保护工程达不到工程效果。

2 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效果

伴随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展开,我国国有林区的经营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森林资源发生较大的变化

天然林保护工程展开后,我国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森林的覆盖面积得到了有效的增加,森林的恢复性增长态势良好。例如,在一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后,我国某样本森工企业的森林面积达到了950万hm2,年均的森林覆盖面积增长率达到了0.55%左右。而样本森工企业的森林蓄积工作则体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到态势[2]。

(2)我国木材的产量持续减少。天然林保护工程展开后,我国木材的产量不断减少。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的前10年内,某样本森林企业的木材产量每年平均下降2%左右,这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木材产量方案被很好的落实。

2.2 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具体来说,社会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企业职工数量减少。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后,我国森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解决企业困境的对策,鼓励林区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减少了森工企业在职员工的数量,为森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林区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国有林区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发展瓶颈,林区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但在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国有林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天保工程开展的10年后,根据统计某样本森工企业的员工的参保率达到了90%左右。足额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了13万人,占到了总人员的98%左右。

(3)样本林区的贫困人口在缓慢下降。根据统计,天保工程开展10年后,我国样本林区的贫困人口在天保工程开展的10年中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平均每年下降的比例在0.5%左右。

2.3 林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天保工程后,我国林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①样本林区的经济规模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根据统计,我国样本森工企业的总产值在天保工程开展10年后,增长为开始的1.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95%,但和我国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相比,增长速度还比较缓慢。②在样本国有林区的经营中,木材的开采、运输以及加工都在总的工业产值占据较高的比例[2]。

3 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后续政策分析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对于提高林区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后续的林业资源经营中,本提出了以下的政策建议。

3.1 提高森林管护费管理的标准性

为了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我国林业部门首先要提高森林管护费管理的标准性。我国对于森林管护费的管理标准一直延用的是1998年制定的相关标准,该标准相对于当前的市场发展来说已经表现出了不适应性,造成森工企业用于培育的投入较少。而如果管护工作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设备老化,管护不力。

3.2 加强对采伐限额的管理

林业部门也要加强对采伐限额的管理。在一期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采伐限额是纳入到了“三总量”之中,导致各地林业局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减少,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各级林业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林业部门可以对采伐限额进行单独的批复工作。

3.3 强化禁伐管理的力度

禁伐管理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是最有力的,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匮乏程度还较大,因此林业部门要坚持强化禁伐力度,对于林业资源已经趋向于枯竭的地区,要完全禁止采伐工作,例如我国的大兴安岭以及伊春林业区。另外,有的单位将砍伐目标转向了中龄林砍伐,此时国家在政策方面可以采取“购买指标”的方式来进行管理,通过购买资金对森工企业进行补偿以及开展后续的植林造树工作。

3.4 研究新型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

各地林业部门要积极研究当地的林业资源特色,并建立对应的新型森林资源管理模式。例如,我国吉林森工企业坚持走工业化道路,成功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取得了很好的融资效果;我国清河林业单位将资源管理工作和政府职能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建立了林业生态管理特区,严禁开展采伐工作,走生态化发展的道路。这些新型的管理模式都推动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展开。

3.5 促进林业管理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我国各地林业部门要积极和林业科研单位展开合作,研究天然林的资源保育技术,加强实践应用。我国政府应该在该方面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研究的项目应该主要包括林业资源的保育研究,林业生态恢复研究,维持林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等[3]。林业单位要积极帮助科研单位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主动提供相关的研究标本。同时科研机构也要通过研究来对林业单位进行适当支持,推动林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4 结束语

我国国有林区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方面遇到了较大的矛盾,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有效的解决了林业发展中的矛盾,推动了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林业部门要深刻认识国有林区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林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为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效展开做出贡献。

[1]屈红军,朱颖,张忠林,孟庆彬.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实施效果概述[J].林业科技开发,2012,06:5~8.

[2]陈丽荣,曹玉昆,朱震锋,苏蕾.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06:622~629.

[3]周心田.内蒙古重点林区天然林停伐政策对森工企业及当地经济的影响调查[J].北方金融,2015,07:36~39.

F326.2

A

1004-7344(2016)17-0168-02

2016-5-21

陈晏珍(1979-),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森工林业部门天然林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28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财会学习(2020年12期)2020-05-03 13:45:04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6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6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新农民(2019年25期)2019-02-19 15:33:43
沙巴大会魅力分享 森工健维盛装起航
家人相约年度庆典 2018与森工同行
森工健维年终庆典盛大召开 全国各地新老家人激情绽放——暨感恩一路有你,森工健维年终盛典表彰大会
森工健维招商会 不怕新人考察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