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昊廷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510900)
基于JAVA WEB服务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谢昊廷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510900)
通过对WEB服务的技术研究,并根据现有的数据特点,针对原有的电子政务资源进行整合的需求,在进行数据分析模式的原有基础上新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 WEB服务的技术数据交换中心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并对其实现做出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针对数据交换中心的方案做出详细介绍。
数据交换模式;JAVA WEB服务;设计与实现
目前为止,我国数据的交换以及信息的共享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集成系统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相应的成功,在进行这种类似的系统开发时多数会直接在数据层中进行框架支持的方法进行数据交换,但是此种方法很容易发生一些常见问题,比如业务逻辑同数据耦合度较高以及数据映射难以得到实现等,采用基本的数据交换不能够达到集成新旧系统的目的,因此需要通过屏蔽数据底层的操作从而提高数据访问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
通过对WEB服务和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在不改变系统内部信息的前提之下,实现数据交换系统。异构数据访问接口就是其标准之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①双向中间件方法;②中间件数据库方法。
1.1 双向中间方法
双向中间件方法的基本含义就是在两种各不同的异构数据库之间建立一个联系二者的中间件,虽然提升了联系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开销比较大并且代价是非常高的。
1.2 中间件数据库方法
中间件数据库方法的基本含义是建立一种中间数据库,根据字段以及关系的不同定义在每一个数据库同中间数据库之间建立一种中间件,为二者的数据交换使用提供渠道。这种方式的中间模块少,可扩展性强,但是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也非常长,并且实现的难度比较大。
2.1 WEB服务的具体结构体系
WEB服务体系是基于WEB的分布式产生的计算模型,其结构体系采用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模型,其中具体包括了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等三个不同角色。服务提供者是将它所能够提供的接口用不同方式描述出来,例如WSDL和WSFL等,然后在注册中心使用UDDI进行注册;并且服务代理需要接受服务请求者的查询工作;服务请求者进行查询之后得到所需文件,将文件进行服务绑定最终完成调用。
2.2 WEB服务的较为关键的技术
2.2.1 SOAP
SOAP是基于XML的一种通信协议,其与平台并无关系,SOAP使应用程序可以被应用于被称为SOAP消息的XML文档在互联网上进行通讯,SOAP属于轻量协议,可以在比较松散的分布式环境中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换,并且对WEB服务调用机制进行了相应的规范。
2.2.2 XML
XML是使WEB服务得以实现的一种语言基础,即为“可扩展语言标记”,其优点是能够迅速扩展成为一种与厂商、平台都无关的数据格式标准,XML具有跨平台的特性,所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平台无关性这个问题,并且快速的使数据之间的相互访问成为现实,另外XML具有简单规范的特性,所以查询非常简单,XML通过文本储存方式使得H1TrP的传输更加容易。
系统结构采用扩展B/S/D结构模型,以XML为基础。其中包括表示层、中间服务层以及数据库,各层的主要作用是:
(1)表示层主要负责信息之间交换系统的客户端数据的显示,通过浏览器向各个服务器发出请求。
(2)中间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等。中间服务器进行内容定义和商业逻辑XML模式的同时完成商业规则上的表示等。在不需要进行转换时,其处理过程就会通过解析器对XML文档进行解析和存储。在经过转换与解析后,能够对文档实现动态创建,并且可以对文档内容进行增删和修改,以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
(3)数据层主要是对各种商业信息进行保存,通常来讲可以是XML文件格式、关系数据库形式等进行储存。
信息交换系统的组成分为三部分,主要是客户端对电子商务内容进行定义的XML文件、数据库模式文件以及服务器端信息交换代理程序等三个模块。其中电子商务内容分为三部分:在客户端使用XML描述需要交换的文件,其数字签名包括数字签名法、数字签名转换法、数字签名参考以及数字签名值等。其加密的元素包括定义加密算法、提供加密文件以及提供密钥等。数据库模式文件是针对一些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因用户需要而改变的数据,将其存储于模式库中,在进行数据请求更新时首先用Castor读入数据模式文件然后根据文件形式完成XML文档的处理。信息交换代理程序主要包括监听部分、主体部分以及激活部分。监听部分主要指监听端口进行消息的接收,主体部分主要之对于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转换,激活部分主要指对信息进行逻辑化处理。其中信息交换代理主要充当服务器的角色,接收消息后对消息进行主要的分析处理,包括是否加密以及签名、识别货单来源以及目的地、类型等并将消息发送至目的地进行保存,成为XML格式,再将消息反馈给终端用户,从而实现交易自动化。
信息交换系统集成了比较良好的数据储存模式、高度结构化的特点、可扩展性以及JAVA语言的跨平台性等优点,并且同时具有便于使用、高效性、开放性、灵活程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比较适用于企业之间跨平台计算机应用系统间的商务信息交换,通过对JAVA WEB服务的数据交换的核心技术的研究,建立起数据交换系统,该系统统一为用户提供试图以及数据,并随着不断发展进化,其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是一种值得推广完善的方法。
[1]向昌成,周相兵.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数据交换组件设计实现.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2007(06):427.
[2]李艳春,李新,焦文彬.分布式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平台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07):2640~2645.
[3]王峻松.基于JMS和WEB服务的数据交换系统研究与实现.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11):119~123.
TP311.5
A
1004-7344(2016)17-0226-01
20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