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克强 (苏州市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 215200)
浅谈吴江地区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柳克强 (苏州市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 2152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和声誉也不断提高,精神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在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上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关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以吴江地区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切入点,针对吴江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保护措施,以期对促进吴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吴江;戏曲文化;传承保护
人类的文化遗产分为两大类——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种传承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些观念观念表述等等方面。吴江地区的戏曲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其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当地在一味地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戏曲文化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很多戏曲文化因此而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去更好地保护和发扬戏曲文化,这是本文在接下来着重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目的之所在。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其基本的身份标识来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保持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民族文化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消失,在当今社会,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这也导致了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侵蚀下,一些相对弱势的民族以及一些边缘的文化正在消失,取而代之是世界主流的文化潮流,世界人民都在“享受”着同一种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平等性,因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对于吴江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来说同样如此。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吴江许多戏曲文化遗产也正在大量地流失甚至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同时,政府在戏曲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分级保护、全民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显然还不够全面,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戏曲文化,其传承人都已年逾古稀,在传承方面又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状,这些尚存的老人是戏曲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者,对这些传承人进行录音录像、访谈是我们保护和抢救这些戏曲文化遗产的最后机会,因此,加强对吴江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吴江戏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当地的文化馆和高等院校应发挥自身在戏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一)为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充分发挥文化馆及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对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充实戏曲文化的理论基础,为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同时,可以在高等院校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业对戏曲文化进行研究,这样既可促进高校文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又可促进高校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学科的转变。另外,要对相关专业的教师和从业者进行培训,充实其对戏曲文化历史的了解,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传递戏曲的文化特征和独特魅力,主动将戏曲文化遗产融入到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戏曲文化素养,尽量做到师资培训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二)开展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工作
戏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性,因而在其保护工作上要根据其特殊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不能像有形的文化遗产那样,只是简单地利用一些资金去保护其外观结构的完整性即可,而是要充分做好调查工作,通过实地的走访,了解那些民间特有的戏曲文化以及目前的保存状况,并对这些文化的生存空间进行全面性的调查分析,要运用到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文化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另外,在这项工作的实施上,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和高校的优势作用。另外,要重视民间戏曲艺术的形式,对一些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戏曲艺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扶持。
(三)加强对戏曲文化的改革和创新
要振兴戏曲文化事业的发展,就要全面树立运动的、变革的、系统的戏曲文化发展观,摒除过去的小市场、小文化、小生产社会形态下形成的狭隘的观念,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戏曲文化的改革创新之路上创造出伟大的胜利。戏曲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一个人、一个单位的事情,必须广泛发动戏曲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并按照正确的方针路线把戏曲文化发展下去,在戏曲文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首先,必须保持和维戏曲文化的根本属性,在改革创新的思路上要适当和慎重,要做到像侯宝林老师说的:“恰到好处,留有余地,宁可不够,不可过头”。同时,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其次,要尽量防止假借名义、喧宾夺主、哗众取宠、肆意包装炒作、制造形象工程、盲目追求奢华等种种不良现象。第三,必须坚持开放的态度,追求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效果,使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能够自由地进行探讨,坚持多实践,在实践中求生存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这是历史给我们的责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不让古人的辛勤创造的精神文化失传。吴江地区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社会各阶层、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吴江地区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献计献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当地的文化馆和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传承和研究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优势,对戏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培养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相关人才,为提高吴江戏曲文化的保护贡献力量,以保证这项工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1]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的实践与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张迪.试论现存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办法[J].青年文学家,2010(7).
[3]王娜.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