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年来国产养老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征

2016-07-12 10:19:15刘云帆南京师范大学2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扮演者典型人物人物形象

刘云帆 (南京师范大学 210000)

浅析近年来国产养老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征

刘云帆(南京师范大学21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的社会问题愈发明显,老年人也逐渐成为电视剧的主力观众。而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几部养老题材电视剧,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显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的审美风格。本文将从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的设置两方面来解析近年来国产养老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征,从而认识到当下养老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趋势及不足。

养老剧;人物形象;审美特征

养老剧就是以表现老年人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其核心在于以老年人的视角来展现老年生活的境遇,主要矛盾冲突也是围绕着养老等问题展开。自2013年的《老有所依》开始,国产电视剧领域相继出现了几部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试图反映老年人生活的真相和本质,通过生活真实的概况,展现精彩且打动人心的作品。总体表现出的是现实主义的审美风格。是要强调的是“通过艺术手段直接获得的并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经过创作者包装的‘真实’。”且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

一、生活场景的真实还原

“我们认为,细节是电视剧作品的‘零件’。细节的真实才是整部剧作真实感人的基础。如果细节不真实,作品就会给人虚假失真之感,其求真、求善、求美的艺术理想就会在人们心目中‘倒塌’。”近年来的养老剧善于在场景的设置等方面还原生活的原生态。

比如《嘿!老头》为我们营造出了非常真实和现代化的北京,让整部剧充满了生活的质感。现代化进程把北京曾经的青砖绿瓦变成了高楼大厦,把曾经的有味道的胡同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而刘海皮家居住的是北京的犄角旮旯里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老房子。然而曾经的胡同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那种老北京的味道和老北京的情怀还依然存在。这种真实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设置还原了生活的原貌。这就是现代的北京,是真实的北京。在表现主人公刘二铁初犯阿尔茨海默症的情节中,多次出现了其在熙攘的大街上找不到回家的路的情景。一方面是老人的病症,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北京的变化之大。他迷失在了这个大都市里,迷失在了现代化的建筑中。这也许是很多生活在这里的“老北京”都有过的感受吧。传达出一个现代生活的隐喻,即关于“迷失与回归”和一种没有离乡人的“乡愁”。《老有所依》故事的一开场,超市特价高峰,大爷大妈们疯抢的场景。这些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也是对当下生活在都市的老年人生活的真实还原。

二、人物形象的逼真呈现

(一)人物语言的口语化

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和体现作品风格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国产养老剧在人物形象的真实呈现上,人物语言的口语化体现出这些人物都是来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嘿!老头》中人物的语言用的很精彩。因为故事发生在北京,所以剧中人物的语言充满了地道的京味。机智的对白有时甚至达到了相声的水准,把北京人生活中的逗贫体现的淋漓尽致。刘海皮的扮演者黄磊本来是一个文艺小生,然而导演杨亚洲力主绝对生活化的行动和绝对口语化的台词的表达风格。通过他的指导,演员内在的平民气质被充分挖掘。所以,剧中黄磊的台词很多都是即兴的,说到激动时偶尔还会结巴。这些口语化的台词充满了生活气息。《老有所依》有多场方琼母女吵架的情节。雷颂华经常气愤的说“妈,你就作吧,看你能作到什么时候!”这里的“作”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口语,使两人的吵架变得真实而生动。《我家的春夏秋冬》中,张小磊扮演的秦有天的前妻张招娣是一个没有文化但时髦的妇女。剧中张招娣每次出场时滑稽而生动的语言,将一个计较、自私的老年妇女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人物表演的本色化

顾名思义,养老剧在角色的选择上,老人的人物形象是最重要的。如果采用当下人气极高的大牌明星来参演,但年龄与角色不相符的话,通过化妆出的形象会给观众带来“演”的结果。先入为主的不真实感使观众没有代入感,同时也影响故事的表达。所以,近年来的养老剧在主要角色的选择上,都启用同样步入老年且有实力的著名演员。比如《有你才幸福》和《嘿!老头》的主角都是由进入花甲之年的李雪健来扮演。除此之外,《老有所依》中的余淼母亲的扮演者奚美娟、雷颂华母亲的扮演者吕中以及《空巢姥爷》中周开启的扮演者李立群,这些演员在生活中本身已经进入老年,所以他们对老年生活也深有体会,对于角色来说也是本色性出演。这种表演真实可信,给观众一种自然而不失亲近的观感。

除此之外,尤其对于一些非主角的角色,剧中没有采用年轻的演员来扮演,而是启用不为人知但有实力的非著名演员。比如,《老有所依》中江木兰的父亲江父的扮演者,虽然面孔比较陌生,但却非常符合角色的气质,把一个慈父的角色塑造的淋漓尽致。

(三)人物塑造的典型化

恩格斯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谓典型人物,他(她)既能够代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社会阶级、阶层中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又有其心理或生理方面鲜明的辨识度。”在生活真实中,或许我们不会遭遇养老问题中的全部苦难与无奈,但是,在艺术真实中,会竭力让人物的遭遇、经历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具有广泛性、典型性和概括性。《老有所依》就塑造了这样几类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比如江木兰就是一个充满孝道和亲情的典型人物。温柔知性、善解人意,在面对亲人离世和养老重任、高房价、高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典型情况下,依然执着的孝顺着老人。余淼这一形象的设置代表的是被溺爱着长大,不思进取却只知道“啃老”的一类典型的人。而《空巢姥爷》中的周开启也是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他早年丧偶,寡居多年,找不到心灵的归属,并渴望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嘿!老头》中的“老头儿”更是一个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一类老人的典型代表。而剧中的另一个极富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则是刘海皮。从他身上可以看出阿尔茨海默症对年青一代的影响,以及作为独生子女面对老人的病应该怎样应对的问题。这些典型人物都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总之,近年来,养老剧通过典型环境下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完成了艺术真实,并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三、结语

总之,养老剧的出现,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丰富了电视剧的创作题材,为被宫斗剧、谍战剧霸屏的电视银屏带来一股新的清风。虽然目前从数量上看,养老剧还不足以形成一种类型,但却已经形成了表现生活原生态的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的固定风格。尽管养老剧还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还有些许的不足,但相信未来的前景是广阔的。我们期待养老题材电视剧的出现,不仅是为了对内心孝道和亲情的呼唤,也是为了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更多元发展。因为在追求市场化的今天,也应该鼓励多元姿态的共生。

[1]魏南江.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6).

[2]杨洪涛.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精神攀登——兼谈电视剧《老有所依》[J].中国电视,2014(04).

[3][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刘云帆(1991-),女,河南人,南京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硕士。

猜你喜欢
扮演者典型人物人物形象
全屋智能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新闻传播(2022年17期)2022-11-22 09:45:56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32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 06:29:38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传媒评论(2019年6期)2019-10-14 00:59:20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18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传媒评论(2018年1期)2018-03-22 01:24:29
一草一木皆匠心 一人一心皆真诚——访中国影视十大优秀制片主任、著名影视剧制片人、特型演员青年毛泽东扮演者 梁润生
金色年华(2017年13期)2017-04-04 02:55:32
如何成为NBA吉祥物的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