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野 (上海戏剧学院 200000;苏州科技大学 215009)
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叙事设计方法
——以舞台美术为例
狄 野 (上海戏剧学院 200000;苏州科技大学 215009)
当代演出艺术生态和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革,舞台美术作为演出叙事的主要叙述者在戏剧体系中扮演了越来越主动的“视觉导演”角色。各种新媒体技术在舞美中大量运用,使当代舞美叙事设计方法呈现出新的特征。
舞美;叙事;新媒体;方法
舞台美术属于综合艺术,其主要是由各类视听媒介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视觉艺术。我们可以从新媒体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难发现这种媒体形态越来越多地渗透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型艺术语言,在舞美中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戏剧叙事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进一步拓展舞美理论研究与创作空间。
在当代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同媒质的交互或者是结合顺利将视觉艺术推动至多媒体互媒以及媒介叙事融合的新世纪。新媒体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就是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当前,基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媒介,它的主要呈现形式是二进制,多用来获取、传播、处理和记录信息,如数字化的动画、视频影像、声音、图像、图形和文化等。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信息传播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受众和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信息传播的渠道、媒体和平台日趋丰富,及时性、互动性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呈现出全面传播、开放传播的特征。
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与特征,而叙事研究主要来自20世纪80年代,新叙事理论研究扩展到了各种文化实践活动中,这其中也包括的了视觉艺术设计领域。新媒体图像传播技术使得叙事表现能力进一步强化,世界设计从追求形式、功能出现了更多具有故事情节的设计策略。叙事设计成为广告、景观、展览、舞美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创作手段和方法,叙事设计策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情感的诉求。作为演出艺术和视觉艺术体系的舞台美术出现了更为主动叙事设计,也在情理之中。作者舞美已经成为世界演出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舞台美术作为一种戏剧演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美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协与技术融合的过程,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应用其中,能充分提升舞台美术的艺术感染力,为演出空间营造一个多彩的氛围。在新媒体技术应用前,传统舞台美术表现技术可选择的手段较少。新媒体VR、AR技术运用,舞台上呈现出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空间。例如,在“春之祭”交响音乐会中,设计师运用了实时动态捕捉VR视频技术,使得舞蹈、交响乐和图像进行了有效互动,这是一个肢体、灯光、影像、声音的综合叙事,这是过去传统舞台技术无法达到的,新媒体技术让声音、肢体语言都转化为视觉语言。
随着这些灯光、投影、动态捕捉技术、实时交互软件、可穿戴设备大量应用于演出领域,新的演出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无人机、手机都可以是舞美家手中的创作利器。新媒体技术不仅能为观众营造一种全新的视觉盛宴,还对听觉、触觉等全感官造成了影响。新媒体技术能充分营造观众心理“空间”提供了技术支持,进一步拉近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将日常生活经验不能感知的视觉想象通过“真实”面貌进行展示,利用蒙太奇声画同步方法进行分割,把有限物理时空变为无限的无法确定的空间。
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语言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大,主要包括:投影、动画、影像方面,能为观众呈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叙事情景。具体表现为:
(一)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互动性,将其应用到舞台形式中能加强人与舞台之间的有效互动,进一步增强了舞台的渲染力。
举个例子:比如,《Leitmotiv》舞台演出中,为了将灵魂的挣扎表现出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经过投影来展开人与形之间的对话。在舞台表现上,几何形会随着演员的肢体动作来发生变化。在舞台表演中,男女演员分别站在舞台两侧,几何体在舞台表演中象征一种残酷现实,男女演员将几何体抛来抛去体现出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舞台上人与影像里面图形之间的相互交流,基于现实层面逐渐发展达到心理层面。
(二)场的关系
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戏剧舞台上,能通过“场”来将不同语境表现出来,其中,视觉场所形成时空具有不可分割性,从而使观众能更好地感知不同时空状态,甚至还能在同一时间里面处于不同空间,也就是能够在两个不同地方,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营造时空环境
新媒体技术能充分摒弃传统镜框式,并营造超时空环境,具有一定灵活性、直接性,体验十分丰富。例如:《共和国不会忘记》舞台表演中,整个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几何结构,使多媒体影像可以与平面有机结合,从而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动作意义变得视觉化
基于新媒体技术下,演员的动作会变得更加视觉化,能更好地感染到观众。举个例子,《牛蛇》表演中,多媒体技术便得到了充分应用,利用舞台空间构建了多个结构,将圣洁的教堂呈现在观众眼前,从而使观众感受到威严肃穆之感。在表演到亚瑟出狱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出监狱的画面,帮观众了解到剧情的进展,当主人公亚瑟出狱时,其形象由远及近,逐渐展现到观众眼前,最后消失到观众视线当中,完美呈现出空间运动。众所周知,戏剧人物描写的性格力度直接关系到戏剧的成功与否,戏剧中人物性格的深度、强度和厚度是戏剧作品人物性格个性化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人物的这种个性化程度是艺术张力的主要来源。而这一特点的体现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高效使用。
对于戏剧创作而言,新媒体技术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为戏剧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意象以及意境等相关内容和舞台形式的表现服务,如果没有这些表现目的,仅仅展现新技术,是不能传递戏剧内涵的。在舞台美术中有效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为传统戏剧注入新的血液,使戏剧演出语言与叙事话语传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狄野.当代舞台美术创意的叙事转向[J].艺术科技,2016(1):117.
[2]狄野. 媒介融合时代的视觉叙事设计——作为跨界艺术的舞台美术叙事[J]. 当代戏剧,2016(1):52-54.
[3]狄野. 舞台美术叙事的新媒介探索[J]. 大众文艺,2016(2):20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体语境下舞台美术叙事理论及其方法研究” (2016SJB76006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