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葳蕤 (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 350108)
创新视觉下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研究
林葳蕤 (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 350108)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加大,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长久以来,我国一直使用陈旧的钢琴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学,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益的提高。针对这些缺点或不足,本文在创新视觉下这个角度,对当前钢琴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较深探究,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在提高钢琴教学效益上的表现:熟能生巧,注重技能培养;兼收并蓄,突出欣赏能力;深思慎密,强调教法教学;科学合理,构建全新课程体系。每个方面都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在后期的教学中,在创新视觉下还应该继续改进,不断完善钢琴教学课程体系。
钢琴教学;创新;课程体系;研究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课题(JBS10148)《综合性大学音乐系钢琴方向课程体系探究》
由于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信息交流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新事物层出不穷,学习新知识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现实的发展推动了当前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原来的钢琴课程体系不断暴露出一些弊端。该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现实的需求,无法满足不断接触新事物的学生的愿望。在当前发展大环境、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建设一套完整的钢琴课程教学体系,是现阶段钢琴教学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原有钢琴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在当前环境下建设科学合理的钢琴课程教学体系应该采取的一些有力措施,为当前的钢琴教学者提供有意义从参考。
(一)钢琴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传统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的指导思想,仅仅限制于钢琴教学方法,思想较为狭隘,几乎将钢琴学习与现实生活脱离开来,缺乏生活气息。课堂上仅仅采用一种固定模式:“手把手”“师徒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简化了钢琴教学中原本的丰富内涵,将生活学习变为钢琴授课服务性质,使钢琴教学远离丰富多彩的生活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当前的教学工具得到利用,可是多媒体也仅仅时改变了部分教学方式,钢琴集体教学课堂得到大面积推广。但是,这种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钢琴教学体系中的指导思想,其中教育观念的陈旧,数量的改变并没有实现大课堂的质量的提升,大课形式变为小课堂讲授,教学效果病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由于人数众多,课堂组织纪律有所放松,学习者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单一的钢琴课程,授课内容缺乏完整性
由于我国现行的钢琴课教学课堂体系构建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接受信息渠道有限,眼界不开扩,看不到世界发达国家的生活状态,无法体验到现在的生活感受。由此环境下构建的体系,必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最鲜明的缺点就是将钢琴教学简单理解为会弹奏几首“车尔尼”练习曲,在引申弹奏几只生活中较为流行的乐曲,便达到了“最终目的”。这样的学习者永远弹奏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困守于自我得意的玩弄技巧的囚笼之中。这是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的表现,没有设置必要的钢琴艺术文化修养课程,没有对学习者进行实践知识传授,具体说来,就是课程体系中缺少对受教育者进行钢琴艺术理论教育,没有对其进行钢琴教学法指导,更没有讲授漫长曲折的钢琴艺术史。课程体系中缺乏钢琴配弹实践指导,缺少钢琴作品赏析的讲述。由于缺少以上几个部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培养,导致钢琴学习者弹奏水平难以提高,就算能够熟练演奏大型乐曲,也无法承当个人演出节目,无法准确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尤其时是世界著名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难以贴切的表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个性的作品风格,演奏不出歌曲的独特个性,节奏感不强烈,情感把握不到位,甚至出现篡位。音色调整不好,会导致演出变味。由此看来,突破原有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单一难题,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三)钢琴课程教材缺乏特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原有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钢琴伴奏课程教材内容,一直沿用几首陈旧歌曲,未能根据时代的特点。现实生活的需求而添加新鲜血液,而钢琴学习者的生活状态每天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就造成了课程教材内容与现实的脱节问题,难以贴切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也导致学习者的实用能力大大下降。在原有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中培养的学习者,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钢琴方向”学生绝大部分不能进行钢琴配弹,几乎没有交稿修养的学习者,大都处于低级水准。“非钢琴方向”的学习者将原本属于自己专长的技能,退化成为业余等级,严格说来,基本上没有掌握好弹奏技巧,随意性太强,表现力度不深,分析原因,表面上是学习者个人能力偏低,根本上是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出现机械化和单一化的严重问题,钢琴教学变成玩弄技巧的行为,缺乏深厚的钢琴文化熏陶。
(一)满足时代需求,构建全新课程体系
对于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技能与理念的培养,更应该从全方位着手,彻底摆脱旧体系中存在的单一而机械的局限性,紧跟时代步伐,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技能、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第一部分基本技能,是指钢琴弹奏技能,包含了一套完整的教材、钢琴基础教材、训练能力的钢琴曲目等,重在培养学生的手指弹奏能力;第二部分是综合素质,突出了学习者音乐欣赏能力,必须掌握钢琴艺术史,能够欣赏优秀作品,还要能够懂得维护钢琴有关知识,根据需要可以对音质音色改变而调整琴键等;第三部分是教学能力强调了钢琴教师必须掌握深厚的钢琴艺术理论,具备娴熟的教学法;第四部分时综合运用,要求钢琴学习这能够将钢琴谈配理论跟实践生活有机结合,能够弹奏大量的钢琴曲目,用实践提高自己的弹奏能力。
(二)不断创新,树立时代新理念
1.重视技能培养,扎实练习基础。在整个钢琴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基础技能训练,能够高质量弹奏钢琴基础教程规定内容,熟练演示车尔尼系列教材中出现的技能。这些基本技能课程,首先要求学生学会简谱首调音阶弹奏练习方法,然后要能够灵活运用基本技能弹奏中国民歌,弹奏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品欣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钢琴抒发内心感受,将音乐变成书法个人独特感受的一种符号,体现乐曲蕴藏的深刻内涵。
2.认真指导钢琴教学法,切实提高弹奏技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随着不断提高,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不仅仅需要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还需要适合校外业余钢琴基础教学。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师徒式”教学方式,在钢琴弹奏技能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掌握大量钢琴曲目的演奏,还应该在教学始终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育人思想。这样,有利于提高演奏者在演奏中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当前校内外音乐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钢琴教学中应该较强教学法指导,突出教育理论,常见的方法时“微格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教学活动引导学习者联系。
3.学习钢琴艺术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分析钢琴艺术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文化说话的艺术,钢琴教学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钢琴演绎才能获得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失去文化的根基,钢琴艺术必将散失生命力。文化水平不高的钢琴教育者,不可能对受教育者传授正确的审美观。音乐鉴赏能力不高的教学者,根本抓不住一篇曲目的“火候”,弹奏中无法发挥钢琴的音色特点,对一首钢琴曲目的结构不能进行准确额分析,难以体现出该歌曲的音乐表现风格,至于作曲家掩藏在旋律中发展特点,精神内涵,根本不可能触及,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在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中,应该在课程体系中“钢琴艺术”章节中,科学合理融入钢琴艺术史知识,钢琴艺术鉴赏知识,还有对钢琴的维护以及保养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演奏者根据钢琴音色和曲目精神,自由发挥,尽情抒发感情。
4.从现实出发,改进钢琴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当前现行钢琴教学体系,发现钢琴配弹课教材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存在两个十分明显的缺点:第一点,所选教材内容很多陈旧,脱离现实生活,不能很好的与生活融洽,没有时代特点,缺乏生活气息,学习者难以找到使用价值,而我们的学习者每天都在接受新事物,思维敏捷,习惯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无法体验古老的歌曲中的情景,学习兴趣教淡薄。 第二点,原有钢琴课程内容过多讲解繁杂的伴奏理论,用大量篇幅说教高难度的和声编配,这就加大了学习者的学习难度,阻碍了学习者的自由发挥,不能较好的为学习者服务,脱离了当前的生活环境,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实用性。所以,钢琴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不应该是为了“钢琴而练习”,应该确定为提高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和伴奏能力,选择体现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的内容,尽量简化枯燥的伴奏理论讲解,降低和声难度,减少技能难点,突出时代性与实用性,选择符合教材内容和体现时代气息的歌曲,务必让钢琴配弹课调整为一门实用性很强、专业性较高的学科。
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其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必须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钢琴教学在技能训练方面也是一样的,必须具备自我科学性和创新性。我国传统的钢琴课程中的训练方法,虽然能够满足钢琴学习者的人文要求,但是难以培养出高水准的演奏者。出色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演奏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想要仅仅依靠原有钢琴教学课程中规定的几首名人乐曲,比如常见的哈农作品、肖邦作品、车尔尼作品等,肯定无法达到提高学习者技能与审美能力的目的。教材的单一化,无法适应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需求。
综上所述,从创新角度分析,当前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科学性。破除原有教学系统的局限性,构建全新的完善的课程体系,时当前钢琴教学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务必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实践,才能达到创新目标。
[1]常薇.关于高师钢琴必修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艺术研究,2014(3).
[2]窦青.对高师音乐系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6).
[3]翁鲜丽.谈师范钢琴伴奏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J].中国音乐教育,2012(8).
林葳蕤,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