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动画的审美性研究

2016-07-12 08:14:07罗楷洋黄淮学院动画学院46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动画

罗楷洋 (黄淮学院动画学院 463000 )

交互式动画的审美性研究

罗楷洋 (黄淮学院动画学院 463000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整体物质文化与国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休闲娱乐需求,传统动画作品开始向多元化方向改革,其中交互式动画是当前动画制作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正基于此,本文特从交互式动画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形式出发,在对交互式动画模式审美理论与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审美性质及体验予以探讨分析,并对未来交互式动画设计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以期有所收获。

交互式动画;审美理论;互动交流;审美性质

在当前数字信息全球化时代,随着各类新型媒体技术的涌现,尤其以多维度运动感官程序、互动平台软件为代表互动科技的出现,为未来动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就目前而言,传统动画模式虽然在整体画质水平、故事编排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着叙事结构较为单一,信息传递方式死板,严重缺乏与观众互动等诸多问题,为满足人们对于动画影视日益“苛刻”的需求,也为从本质上实现传统动画全面化改革,“交互式动画”改良已成为当前动画影视发展必然选择。

一、交互式动画概述

1.交互式动画的概念

所谓“交互式动画”,简单而言,是指在传统动画影视作品基础上,以计算机软件、网络互动技术为依托,以实现动画传播与用户感官实时互动为目标的一种新兴数字化动画制作模式。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与思想评价体系,为此单一线性或循环性动画故事情节的设计与发展往往难以满足每一个观众的实际需求,而交互式动画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与传统动画相比,交互式动画作品多采用多线式故事情节发展模式,即随着动画故事情节的逐渐发展,在某些关键性转折点处,观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通过点击鼠标与键盘,直接决定动画下一步剧情走向。在此技术的帮助下,观众开始从传统“被动性”故事接受者逐渐转变动画情节发展的实际参与者,其思想意愿与思维模式将直接影响着整部动画的整体走向。在此模式影响下,观众不但会被动画故事所吸引,还能在个人主观选择下,看到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结局”,这不论是对动画影视制作公司还是对观众都起到了“皆大欢喜”的双赢效果。至此我们不难看出,交互式动画不论是从影视结构还是故事编排上,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观众对于动画作品实时参与、反馈控制,其颠覆了传统影视作品单纯线性叙事的固定模式,实现了观众对于信息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地位的完美转变,其是动画影视制作改革阶段性胜利的里程丰碑。

2.交互式动画应用形式

随着当前国内外动画制作水平与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交互式动画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应用形式,具体而言目前常见的互动式动画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线下互动参与型动画,这种交互式动画主要用以早教及儿童娱乐与智力开发,央视少儿频道《大风车》、中央7台《智慧树》及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小神龙俱乐部》都是此类动画的杰出代表,这些动画运行至今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之所以长盛不衰,不单单在于其动画片故事精彩,更多的是这些动画作品在节目内容设置上更为贴近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其中很多互动问答、简单易学的手工艺教学极好培养了孩子们自主参与、乐于学习、乐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2)线上观光博览类动画,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成功开办,由于观光人数众多,为免除游客排队与来往奔波的麻烦,上海世博会科研小组开发了一款叫做“未来世界”的互动动画程序,该程序将世博会大大小小各类展馆内容做成形象逼真、可爱有趣的虚拟动画,用户可以免费从网上下载这款程序并根据个人喜好创建一个人物,以此在虚拟互动动画场景中自由浏览,并借用该角色的观赏视角,足不出去却“身临其境”感受世博会每个场馆每个作品。同时,软件还加载了即时语言系统,闲暇时分用户还可以和旁边的“游客”进行互动交流。这种高端、科技感十足的互动式动画,不但满足游客观光欲望、宣传了世博会文化精神,还大大节约了游客资金投入,同时为未来旅游观光及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成功借鉴。

(3)线上动态讲解动画,小孩子一直对新闻报道、报刊杂志类信息不感兴趣,认为此类信息内容枯燥乏味。为此,南京省一家报社特别推出一款叫做《南京新闻动漫汇》的动画版新闻软件,此类软件将近日内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都以卡通动画的形式编排起来。在动画中,孩子只需要点开每个故事头像,都能观看到一部以卡通人物故事演绎为主体的“另类”新闻报道,并且针对孩子可能存在听不懂专业性词汇的问题,这块动画软件还特别对故事中出现的关键性、复杂性词汇进行了特殊列出,孩子如果遇到不懂内容,只需点开左上角“帮我解释”的星形按钮,马上又会有一段新的动画故事对此进行解释。这种互动动画,不但有助于孩子提早了解社会实事与新闻,拓展其知识面与见闻,还为孩子了解掌握新的词汇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交互式动画审美理论

众所周知,动画作为一种观赏类艺术作品,其与其他影视作品一样,是通过动画场景、人物及故事情节发展来传递思想与情绪的,可以说动画传播(播放)本质上属于思想交流沟通的一种,从认知学角度来讲,观看动画作品过程其实就是观众对动画角色与剧情进行审美与认知的过程。其实人类的审美认知也分为很多种,光从认知形式上来分,就包括语言认知、肢体动作认知、表情形象认知与实物运动轨迹认知等几大类,对于交互式动画而言,要想提高其动画作品感染力,不但要重视观众对于动画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的审美认知感受,对于剧情转换、观众反应感受、互动效果也要应予以特别关注。毕竟,交互式动画制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对动画作品特殊设计与编排,实现观众思想与感官双重满足。也只有真正符合观众实际审美需要的交互式动画,其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更好被观众所接受。

三、交互式动画审美性质及体验

1.交互式审美对象视觉转换

与传统动画作品相比,交互式动画融合了数字技术与虚拟网络互动交流技术,其动画中建构的艺术环境与人物形象早已不再是单一虚拟作品,而是对现实的直观反映。尤其在虚拟数字的影响下,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互动式动画的审美,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美学一般“物”的概念,而逐渐转化为一种全新的流动式、交互式行为认知过程。以美国创作家Luc Courchesne所创作的《风景一号》互动动画为例,在动画中,观众不单单是看客,同时也是故事的主人公,观众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控制动画中的虚拟人物自由走动,并随时都可以与周边人群交流沟通,正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直接拉近了观众与作者及作品间的距离。《风景一号》成功之处在于其充分体现交互动画“参与性”、“互动性”的独特魅力,在《风景一号》中,观众可以凭借着主观意愿直接影响着整个动画影响与情节走向,它打破传统动画以“再现”为原则的审美特性,其审美对象有原有写实性审美表现转变为一种体验式、直观化的审美幻象,这是对于现代美学审美对象视觉的根本性转换。

2.交互式审美虚拟情感互动

VR技术、WEB技术及各类模拟技术的快速与应用,不但搭建起了广阔的虚拟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身为审美主体的受众,能够在观看、感受虚拟世界的同时,自身不自觉中发生着虚拟化的效果。在高度仿真化的动画场景与环境下,动画体验用户更容易将自我情感融入到虚拟互动动画情节中来。同时也正是由于环境的虚拟性,观众可以自由放松自我,展现出自身更为真实的情绪变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动画平台早已不单单承担着单纯故事叙述与传递作用,而是在为观众搭建一个真真切切、开放式、积极性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审美主体可以将自己生活中人生价值、生活状态、理想信念带入到虚拟的故事中去,可以说,交互式动画在本质上更偏向于一个精神世界重新架构,单纯情感的交流让审美主体对于动画二次元环境与人物距离感逐渐降低,在此环境下,审美主体更容易获得精神的洗礼与感动,感受到作者与作品最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3.交互式历史感创新与融合

人类审美与感官除了主观感受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审美积淀历史性的感悟,其中历史感与时间感是人类审美积淀的两大重要因素。与传统动画模式相比,交互式动画非线性结构的设置是对传统动画时间秩序的重新编排,其视觉元素的设定既具备即时性,同时通过不同空间与环境的重叠,同样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历史沉淀,其不但是对过去事实的陈诉,同时也是对整个故事发展与形成过程的审美认知。与传统动画直接定型、略显强硬的播放方式相比,交互式动画的观众可以方便的以访客形式闯入到作者创作过程中,整个动画的制作编排在观众参与下,其情节发展走向也更为接近观众日常生活,这无疑会给予观众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

四、交互式动画审美性设计与规律

为了真正做出一部良好交互式动画作品,其在动画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说,其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坚持“交互动画设计满足性”规律。我们必须明白交互式动画审美活动主要产生于动画传播与观众主观接受并体验过程中,为此交互式动画在角色形象设计与剧情编排上,要充分考虑观众实际交互审美体验,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观众角度出发,亲自感受不同剧情与动画场景下,观众的直观感觉,并将这些情感进一步加强转化于动画设计中,这样才能更好带动观众的情绪。

其次,应时刻保持“交互性设计审美与交互活动体验全面兼顾”规律。交互式动画要获取观众审美好感,要保障其设计主题与成品美观,贴合基本大众审美观念,尤其在一些程序软件类交互动画的设计上,要简单易用操作,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受众参与到交互动画体验中来。

最后,还应重视“交互设计审美的欣赏与创作辩证”规律。交互式动画最为注重观众体验,所以,在其设计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具有欣赏及创新性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让用户的体验更为简单便利,如何才能让用户在观看、体验交互动画过程中,感受到交互动画所带来的审美愉悦。除此之外,交互式动画设计还应抓住大数据时代特征,充分调研了解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需求及交互体验过程中用户的情感体验与行为模式表现。这样才能真正将用户置身于交互活动中,让其既能欣赏动画美好也能成为交互动画“隐藏”的创造者。

综合全文论述,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现代互联网络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传统动画艺术模式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获得了很大的丰富与完善,作为新时代传媒交流与数字技术杰出代表的交互式动画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对于审美艺术的感受与体验。毋庸置疑,交互式动画打破了传统动画固定叙事结构,其以动态、开放、积极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模式,为人们诠释着一种新型媒体传播方式,在其引导下,相信我国动画影视及相关媒体传播行业都将会有很大的改革与发展,也会为广大受众带来更好、更直观的审美感受。

[1]黄奋鸣.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黄本亮.交互动画的审美新变[J]. 电影文学,2011(5) .

猜你喜欢
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作品
食品工业(2020年12期)2021-01-18 09:08:34
动画发展史
Mg动画在慕课中的应用及其制作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好莱坞动画与中国动画对比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28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39
暖心动画:最好的礼物
我是动画迷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