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杰贤
单志广:智慧城市再思考
文|本刊记者 孙杰贤
马云说过,“不是科技改变了世界,而是科技背后的梦想”。然而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有太多、太重的信息化烙印,
“我国有接近600个智慧城市的相关试点,但如果你问我哪个城市建设的比较好,我的答案是——找不出来。” 这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说的一句话。
什么是智慧城市?这个问题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也许都能说上两句。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数据,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在内的各种城市活动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从最初引入智慧城市的理念,到今天遍布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试点,前后不过6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为什么国内智慧城市都差强人意呢?
先看看我们之前是怎么理解和建设智慧城市的。
目标是实现五化: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精细化。
基础是推进城市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相融合以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
主线是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核心是最大限度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体系。
“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实际的效果如何呢?空气污染毫无改善,交通拥堵依旧不堪,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等等。” 单志广说,“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智慧城市的本质。”
“智慧”的本源在于数据的便捷流通、充分共享、深度加工与高效利用,因此,智慧城市就是数据驱动的城市:按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城市范围内相关部门、行业、群体、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而其核心应当是解决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硬骨头、老大难问题,构建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全响应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
更重要的是,智慧城市的主体在“城市”而不是“智慧”。而城市的本质是人的城市,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核心。
“新经济基金”组织对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做了“幸福指数”大排名,经济落后、信息化水平很低的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当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以及公共安全事件等问题依然困扰和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马云说过,“不是科技改变了世界,而是科技背后的梦想”。然而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有太多、太重的信息化烙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在理念、范围、路径、模式等方面的区别,从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是新瓶装旧酒。
单志广指出,不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智慧城市,而是这些技术背后“让城市更美好”的梦想以及广大市民对幸福感和存在感的追求。他说:“在智慧城市上,我们摒弃ICT思维,重回问题的本质。”
智慧城市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存在感为核心而开展的改革创新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建设实效,本质是改革创新。智慧城市的本质源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固有秩序和利益的博弈,一方面要求数据资源的畅通流动,另一方面要求城市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更加透明高效。
基于这一概念定位,污染工厂变迁、落后产能淘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都应纳入智慧城市的规划范畴。
的确,近年来,一些地方或主管部门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以技术为导向、以项目来驱动,过度追求“高、大、快、上”,对于花大钱购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软硬件设施具有过高的积极性,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业务目标和实际效果往往缺乏重视,一些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时常常自成体系、独立运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不足,统筹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欠缺,投入产出率较低,缺乏应用实效,建设空心化风险较大。
单志广认为,避免智慧城市建设的空心化,关键是回归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需求,坚持战略引领、问题导向、需求驱动,避免技术导向、项目驱动。具体到“十三五”,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根本上是要服务于“以人为本、以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服务于解决“三个一亿人”的综合承载问题: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