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探析

2016-07-12 08:14:07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40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号子土家山歌

樊 华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400000)

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探析

樊 华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400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精华,为了能够把这些精华都留下来,需要对他们进行传承和发展。土家族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土家族民歌具有独特得艺术特征,这些独特的艺术特征都是支撑土家族民歌发展下去的重要动力,接下来将对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进行探讨。

土家族;土家族民歌;发展;艺术特征

土家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悠久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公路调查显示,土家族人口在我国56个民族中排列第八。土家族在1956年10月被国家民委通过并确认为单一的民族。土家族人民尤其喜爱唱山歌,包括情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等。土家族民歌是同一体民歌,由歌词和乐曲相结合,一种音乐和文化交互的产物。土家族民歌主要作用是表情达意,大多数为了抒发特殊的感情。土家族民歌通过把歌词与乐曲进行完美的融合,塑造了特定的音乐形象,从而使土家族民歌得到丰富,进一步增强了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土家族民歌的长久发展。

一、土家族概述

(一)族称、族源问题

土家族的先人与古代的巴人有直接的深深地联系,但是对于土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他们在古代从贵州迁入了湘西的区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在唐朝末年一直到到五代初期从江西迁移到湘西的,他们还被传说是百艺工匠的后裔。在历史记载中,是将湘西一代的土家族称为“土民”“土人”,“土家”这一称呼是在清朝末年的某些地方开始使用。土家族的源流一直以来是史学家们争议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代。在他们的观点中,巴人的国家巴子国最旺盛的时期是西元前的400至600年,在西元前的316年被灭亡,在这以后,他们从重庆开始往东迁移从西元1300年开始,这一带的人就被称为“土家人”。

(二)历史问题

土家族人民自称为“毕兹卡”或“毕基卡”,土家这一称呼是汉族进去之后形成的与“客家”相对应的一个称呼,土家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发展悠久。土家的族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土家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因为接触汉族比较久,所以受到汉族很多的影响,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唐朝末年发生农民起义之后,溪州的势力得到了壮大,其割据地区一直在不断的扩大,先后管辖的地区超过20个州地,而且多次与楚国进行争霸,这些争霸让彭氏的势力得到了根本上的壮大,为土家族获得了政治上的长期稳定,而且经济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五代时期,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同时还会有捕鱼狩猎,对于商业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的重视。但是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最大的统治阶级是封建领主,在这一时期,客家人受到了封建领主的压迫和剥削。而在唐宋时期,手工业和副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土家族经济的增长。明末清初,农具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快速发展。清朝,土家族实行“改土归流”,土家族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得到稳固。土家族在鸦片战争中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而且在抗日战争中也表现卓越。

(三)民族文化

土家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服装是传统的服装,在盛大节日中,全族人民都会着盛装载歌载舞,是一种非常盛大的场面。土家民歌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衣食住行中的住和食中也有独特的发展,湘西土家族生活在山丘多、平地少的亚热带的山区,土家族人结合地理条件,建筑依山而建,减少对地貌的破坏,房屋底部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形成了错层、附崖的建筑形式,同时也保留了南方建筑的基本形态。土家族在美食方面也有比较突出的特色,在众多的土家美食中,以土家酱香饼为代表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土家酱香饼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全国各地。

二、土家族民歌

(一)土家族民歌的发展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文化中非常出色的一种文化,这一文化的发展,不仅仅使历史发展的推动,更多的是结合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土家族民歌是歌词和乐曲结合的同一体民歌,不仅仅展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展现了土家族文化的魅力。在土家族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民歌的歌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歌的歌词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这些歌词来表达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除了歌词还有乐曲,乐曲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表达,乐曲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然后人们的情感得到了尽情的抒发。通过将歌词与乐曲进行完美的结合,创造性的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抒情内容,同时也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土家民歌的音乐影响,是促使土家族民歌艺术长久生存的重要推动力。

(二)土家族民歌的分类

土家族民歌的种类丰富,按照传统的分类习惯,可以将土家族民歌分为山歌、薅草锣鼓、风俗歌、劳动号子、摇儿歌与儿歌等五种。山歌从语言上分类可以分为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从腔调上分可以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从结构上分可以分为一声子山歌、三声子山歌、四句子山歌,五句子山歌等等;而在内容的分类包括情歌、古歌、礼仪歌、生活歌、苦情歌等。接下来对具体的山歌类型进行分析。薅草锣鼓是土家族山歌的一种,又被称为薅草锣鼓或者是挖土歌。劳动号子是土家族民歌中的重要分类,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作的,所以取名为劳动号子。土家族人世代居住在武陵山区,通常需要托运木材、搬动岩石、行舟驾船,为了增强劳动人民的凝聚力的,通过喊号子将劳动人民的心往一处拧,劲往一处使,不仅能够增强劳动人民的干劲,还能增加娱乐效果。劳动号子以行船号子、拖木号子和岩工号子等为代表流行。风俗歌包括哭嫁歌、孝歌、摆手歌等。摇儿歌与儿歌是由上下句的曲调组成,节奏比较平缓。

三、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征

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为代表的外部特征和与生活的折射、多神的融合、文字的发展为代表的内部特征,这些特征既是土家族民歌的支撑,又是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接下来两重点分析这些艺术特征。

(一)外部特征--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

土家族民歌艺术特征的外部特征包括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口头性主要是表现在土家族民歌的创作和传承中,不管是创作还是传承,土家族民歌都是以口头的形式表达的,而且口头的创作和传达更能够体现土家族民歌的独特之处。土家族民歌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由一个人进行创作的,而是大家一同创作的山歌,这表现了土家族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土家族民歌中艺术特征中集体性的体现。因为土家民族的民间文化没有书面化的标准,所以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多少会有一些文化的变异,但是这对于整个土家族民歌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传承性是土家族民歌的又一重要外部艺术特征,土家族民歌在传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在书面上进行记载,但是这些都是靠一代一代的人通过口头进行传承,所以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传承性。

(二)内部特征--生活的折射、多神的融合、文字的发展

土家族民歌的内部特征包括生活的折射、多神的融合、文字的统一。生活的折射是土家族民歌的重要艺术特征,因为这些民歌全部是人们根据实际生活中事情进行创作的,比如说生活中人们行船、伐木、搬运石头等的工作产生了劳动号子,这些劳动号子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激情,并且极大的增强他们的劳动动力,极大地发挥了土家族民歌的重要作用。在土家族中,对于宗教信仰没有明确的规定,人们既可以以佛教为信仰,同时还可以把基督教、天主教当做信仰,所以土家族人民各有信仰,在创作的过程中,把不同信仰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从而在内容上形成多神的融合,有利于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和壮大。土家族民歌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土家族文字的发展,在传统的土家族民歌发展的过程中,民歌是劳动人民随意创作的,所以一般没有什么押韵,随着民歌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一声子山歌、三声子山歌、四句子山歌,五句子山歌等结构上比较整死的山歌,从而促进土家族文字的发展。

四、土家族民歌的功能价值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经过不断的发展和传承,土家族民歌在发展的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展现了土家族民歌的功能价值,从而促进土家族的发展。土家族民歌的功能价值包括抒情达意、教化与道德规范、实用和传授知识等的功能。

(一)抒情达意的功能

土家族民歌在结构上包括歌词和乐谱,歌词在内容上大部分是表达劳动人民情感的,例如,《摆手歌》就是土家族妇女描述土家族的历史变迁,还会有一些专门为祭祀、丰收所写的民歌。几乎所有的土家族民歌都能透漏出一种土家族人民的情感,人们通过民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也促进了土家族文化的发展。

(二)教化与道德规范的功能

土家族民歌还有教化与道德规范的功能。在土家族民歌进行创作的时候,会在民歌歌词中加入很多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而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所有人民都在传颂的一种文化,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能刚开始人们注重的是民歌的音调,久而久之,就会对民歌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教化与道德得到一定的规范。

(三)实用功能

土家族民歌有极大实用功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喊劳动号子,增强了工作干劲儿、把劳动人民的力量都仅仅的凝聚在了一起,从而增强他们的工作效率,也给枯燥无味的工作增添了乐趣。情歌有用于男女之间进行恋爱和表情达意的作用。还有哭嫁歌,通过哭嫁歌来衡量媳妇的标准等,这些都是土家族民歌的实用功能。

(四)传授知识的功能

在土家族民歌创作的过程中,把农耕纺织的制作过程加到民歌歌词中,通过唱民歌,把这些耕种技术、陶瓷制作过程、酿酒和捕鱼技巧等知识传授给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民歌得到传承,相应的知识也得到了传授,一举两得。

五、结语

通过对土家族以及土家族民歌的讨论,进而分析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点,最后通过土家族民歌的重要作用结束全文。通过对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了土家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1]田璨,彭修银.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探析.中南民族大学,2009.

[2]张景碧.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保护传承:《音乐大观》,2013(8).

[3]高月霞,曹璐.湖北土家族民歌的语言特色与演唱特点:《音乐大观》,2013(7).

[4]杜茜卢家鑫.黔东北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探究.贵州师范大学,2015.

[5]杨雅君.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桑植民歌音乐艺术特征:《民族论坛》,2015(11).

[6]黄彦熙子.土家族民歌的审美内涵.《中国民族博览》,2016(7).

猜你喜欢
号子土家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黄河之声(2021年7期)2021-06-21 13:59:22
唱起号子走汉江
土家摆起来
民族音乐(2019年4期)2019-09-13 06:26:04
土家摔碗酒
民族音乐(2019年4期)2019-09-13 06:26:00
吴城排工号子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6
三百山山歌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2
时代号子
心声歌刊(2019年2期)2019-05-09 03:06:14
土家摔碗酒
苗山歌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