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森彬
人类学会制造使用玻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自觉意识到玻璃是另一种建筑材料和艺术媒介的时间并不长,在设计中发现并实践玻璃艺术工程的更少。当然这不妨碍玻璃日益成为人类生态、生活环境空间中的“宠儿”。
玻璃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材料。玻璃的基本成分并不复杂,大部分是由碳酸钠、石灰石和二氧化硅制作而的。但玻璃材料是一个接纳性很强的物质,纳光、纳色、可塑、可逆……同时又是个性很强,拒腐、拒蚀;很脆,很硬……;一定温度下很柔软;经过高温后外表冷峻;纯净透明又可朦胧浑钝。玻璃和光的结合,更是可以成为绝响,厚薄深浅的玻璃上光像音符弹奏着富有节奏的乐曲。
玻璃的造型语言,如同诗那样,可以表现节奏和韵律,可以塑造意境和抒发情感。通过形态构成和空间组构,或直接表现物象的形象,或是抽象含蓄的肌理表情。在现代科技技术条件下,完全有可能利用玻璃透明、折射特性营建光影塑造艺术效果,在建筑与环境渗透交互、室内外空间分割和融合方面,满足设计师或艺术家个人风格的意趣和韵味,丰富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空间。只要真正掌握玻璃特性,综合文化、环境、材料、工艺、设计等复合性要素,就能使玻璃成为一种可以非常诗化的建筑语言。
16世纪以前,玻璃已用于门窗中,当时主要是用圆盘玻璃切割成小玻璃块相拼而成。典型的如教堂的镶嵌玻璃窗。16世纪到19世纪初,玻璃工艺不断改进,玻璃板块的面积增大。1848年,英国的Sir Henry Bessemer发明了制造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Sir Alastair Pilkington兄弟创造了“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商业化的现代玻璃生产进入了新阶段,促进了玻璃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1989年,贝聿铭结合现代和古典建筑风格,创造性地运用玻璃语言设计了卢浮宫博物馆金字塔。该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却仅有95吨。玻璃的卢浮宫入口既可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令人印象深刻。
玻璃的光学特性形成玻璃最迷人最具有诗意的语言。其主要特征是玻璃所造成的轻盈、通透的建筑形式和透明、不透明、半透明,及反射、交融、混合形成真实虚幻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空间意象。
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Willis Tower)是一座运用玻璃的著名建筑,美丽和超凡的设计技术无可争议。它的103层有一个玻璃建造的观望台可以眺望全城,天气晴朗时可看到美国的4个州。人站在这个观望台中,仿佛融化在湛蓝天空和飘动的云朵里,其感觉动人心魄又令人心颤,挑战极限的同时,也扩大着人类的想象空间。
半透明的玻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它表面呈现出的既不使人看透它的内部,又不足以漠然得拒人于千里之外,产生与周围环境有选择的融合,其朦胧虚幻的美学效果确如诗一般。
2014年初落成的位于大英博物馆西北角的“世界自然保护和展览中心”,耗资1.35亿英镑,是博物馆260年历史上最大的重建项目之一。该中心修建有特别展览馆、应用世界顶尖科技的保存修复工作室和实验室、学术收藏品库房,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对设计者的挑战是该设计既要彰显大英博物馆的当代角色和世界顶级地位,又要与博物馆周边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建筑遗产相呼应,要构建与周边区域互为补充的建筑风格。设计师选择用玻璃表现“时间之河”的创作元素。在近3000平方米的幕墙上采用玻璃形成水平条纹,给人视觉上的连贯性,使新建筑与周围18世纪的英式建筑和谐过渡。工程最后采用了中国玻璃艺术家提出的施工工艺方案,以中国独特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玻璃砂雕工艺进行制作。历时3年,终于建成标志性的外墙。与普通玻璃幕墙不同,新馆覆盖的玻璃幕墙,采用大面积的砂雕、磨刻等多种玻璃工艺,每一块都有图案不相同并有不规则似木似石的肌理造型。远观玻璃幕墙是个整体,近看每一块都如同一幅画。独特的艺术创意,斑驳的表面既有历史的沧桑感,也使这幢现代建筑充满人文色彩。在移动的光线变化下,呈现不同线条和表象以及诗意般的艺术效果。
玻璃独特的通透效果,使建筑空间围护功能如诗般充满变化和多义性。薄薄的玻璃片既分隔了空间,又扩大了空间的视野。玻璃墙的出现使建筑的立面变得开放,又使空间可以在视觉上连续。消解墙的屏障,将可触知的自然环境纳入人的生话环境,在全方位视觉上让人重返自然。
德国国会大厦的改建中,设计师通过与历史式样相似的骨架体系,把透明玻璃界面与原有建筑融合,表达了对建筑文脉的呼应,也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实现了建筑的形态更新。
Selgas Cano建筑师事务所坐落在西班牙森林里。这个玻璃胶囊似的建筑,墙壁和天花板全部由玻璃做成,能让员工体验大自然,一年四季保持与周围环境合拍。由罗杰斯设计的悉尼澳大利亚房地产公司34层高大楼,在其纵横交错的红色钢梁支架和结构框架底层,以玻璃围护出一个公共空间,延伸到建筑物的外部,与周围的都市环境形成若即若离的形状。
由米兰 Santambrogio 设计的海崖边的野外全透明玻璃别墅,房间内的一举一动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也无阻碍地感受外面世界的存在,饱览四周海浪的波涛,春夏秋冬的景色,随着时间的节奏感受与自然共存的诗意。
南京中华门外遗址公园内的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塔翼,根据文物保护可识别原则,采用先进的钢结构和超白玻璃等轻质材料。塔翼内侧的超白玻璃经过图案蚀刻、手工上釉、高温烧制、夹胶合片等多道工艺,将当代艺术玻璃工艺与建筑幕墙技术相结合,琉光塔影,夜夜呈现古人“乍看火树凌霄汉,忽讶繁星散碧台”的奇妙效果。
丰富的工艺手段为玻璃界面的形态塑造提供无限的意象表达。写实、抽象、象征、隐喻、对比、借代等表现手法与热铸、吹制、槽沉、喷砂、蚀刻、雕镌、水切等技术手段结合,使建筑表现手法极大丰富,而意境表达无穷无尽。
任何一种艺术效果的背后都有技术支撑。玻璃的诗化语言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同样如此。上海中心大厦是位于黄浦江畔的一座HYPERLINK超高层地标式建筑。大堂空间设计颇具海派风情和东方艺术神韵,这种氛围源于大堂的一侧墙壁由一卷名为《心相山水》的玻璃壁画所装饰。设计者构思上海中心大厦高耸如山,环绕山脚应是温柔之水,建筑整体就是一种“山水”。“心相山水”的构思是通过“以竹简为形,将玻璃工艺化为抽象水墨山水”,用玻璃装饰语言将幽深的山谷、缭绕的云气、弥漫在万仞深涧的淋漓水汽,清潭一泓水边漪涟的诗情画意跃然于整幅作品上。将“山色空?雨亦奇”的画意,借不同部位高低不一的琉璃厚度,在光线作用下,成为黎明时若明若暗的山,暮霭中有形无迹的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壁画。作品以中国传统竹简形式陈列,以千变万化充满诗一般江南山水意境的表象,融合玻璃的晶莹剔透,塑造了一幅玻璃材质的立体现代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和苏东坡“水光潋滟”西湖诗意图。
《心相山水》长132米,欲向每一位观者提供不同的视觉体验,步移景换,契合不同心境。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赏者都会随着视觉游移,发现曾经的山水名川,找到心灵深处难忘的景象,或是故居的溪畔桥旁,或是家乡的湖色海塘。巧妙地将工艺上玻璃块间的间隔化为韵律的节奏,在重复中通过纹理的变化产生韵律般的效果。整幅作品在光线的配合下,朦胧恬静,欲言又止,最大程度发挥了玻璃的诗化语言特征,与中国古典美学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色无彩的境界不谋而合。博大与精深,雄浑与清润,富丽与散淡,典雅与野逸,彼此交融、相得益彰。《心相山水》琉璃艺术竹简长卷以玻璃语言探索诗意空间,展现的是玻璃形态塑造的传统工艺拓展与现代环境装饰艺术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当然,在玻璃诗化语言的实现上,大型玻璃艺术创作的工程性要求是关键,其中重要的突破是安装方式和工艺结构的创新。对于大型的作品,如果采用小段玻璃拼接,会影响效果。完美的建筑玻璃作品要求整体性强。玻璃的比重达2.5左右,整块玻璃体积越大,就会重量很重,同时带来烧制的炉窑要大,退火的时间要大幅延长,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根据鲁伯特王子的液滴实验原理(Prince Ruperts drop),玻璃的整体铸造,将最大限度地保持玻璃铸件内部应力的平衡,加强牢度。“心相山水”为国内最长的巨型琉璃艺术品,烧制成品率很低。为此“心相山水”设计制作了长度达100米的专业琉璃隧道窑及先进的大型玻璃槽沉炉进行烧制。最后的作品纵向高度达到4.2米,一次烧成,使作品所追求的肌理光透性和折光的流畅度达到理想的效果,保证了作品的整体质量和氛围塑造。哈尔滨音乐厅内幕墙装饰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即在传统外玻璃幕墙内加装一层内饰工艺雕刻玻璃内幕墙,以解决声音传递以玻璃为介质而产生的反射过快问题,利用工艺雕刻玻璃凸凹不平的表面,达到声音的反射效果。这种工艺雕刻玻璃在音乐厅用于声音反射在国内也尚属首次。因此,只有技术化的设计才能使艺术构思呈现。
诗意是一种发现。玻璃诗化语言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也是一种创新。当今,人们更关注建筑、城市与生活之间的相互关联,通过空间营造丰富城市生活,为人类的多样需求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可能,建筑理念以“建筑是最有社会性的艺术”(理查德·罗杰斯语)而更新。“玻璃的诗化语言”能通过丰富的空间变化和艺术表现应对功能需求的设计,应对表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有机结合、历史传统与当代建筑结合的需求,为建筑创造更具人文意念的空间,满足现代人对生活空间和建筑环境越来越多的精神和审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