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岸[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23]
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浅论音乐形式发展
⊙宋岸[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23]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创作苛求于大规模曲式的完美控制,功能性倾向的和声,清晰可辨的节奏,并在原则上注重展开主题和动机。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对位技巧保持着高度热情。形式结构更加成熟的器乐音乐形式从纯粹的、限制较多的复调形式中得到解放,思想观念也在更替当中,而随之后来的民族主义更是为音乐形式的变迁带来了一股不小的助力。
巴洛克 古典 浪漫 曲式 演变
从巴洛克时期的复调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本文试以音乐形式为线索,对音乐形式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并总结出与音乐形式发展相关的重要因素,以此对音乐的形式与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虽然在这一时期声乐艺术占主导,但是器乐艺术形式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歌剧。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在意大利由来已久,赋予情节元素的歌舞表演早早出现在了民间,包括神秘剧、古典剧或喜剧、幕间剧等歌剧,其中的间隙使用复调的音乐形式尽兴穿插。此时,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提出一个崭新的思想观点——音乐必须加强词的感染力。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者把音乐和诗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逐渐出现了在以简单和声为辅,负荷诗音韵的朗诵和歌唱为主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使得演绎者能够传达作品情感的内涵与歌词的意义。
由于所属机构,例如宫廷、歌剧院等的限制,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们没有办法遵循自我意志和思想去创作,但是由于音乐的实际使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场合以及功能需求,他们还是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和创作手法,将诸如变奏、舞曲、即兴演奏等内容进行重组,确立了奏鸣曲、协奏曲、组曲和赋格曲等重要体裁。
2.奏鸣曲、协奏曲。巴洛克音乐的重要特征在器乐种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奏鸣曲的名称最初来源于坎佐纳而来的器乐合奏作品中,历经浪漫奏鸣和近代奏鸣,逐渐演变成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器乐演奏的一种形式。由三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一件乐器独奏或一件乐器与钢琴合奏。协奏曲在17世纪初用于器乐,有时也用于声乐,是建立在两组不同音响的对比基础之上的协奏曲,体现了对比的原则和统一的原则。这一切都表现出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戏剧表现力。
虽然巴洛克时期音乐形式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但是作品当中没有多少思想的存在,形式上创作的中心还是以韵律以及听觉上的优美为主,作曲家们的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创作的技法上。
繁复的复调音乐逐渐被创作者和听者所厌弃,对新形势的探究已然开始。
1.意大利喜剧。这一时期的主要变革发生在歌剧院。与传统正剧的声乐形式相对,意大利喜剧采用了正歌剧的某些特点,使用平民生活经历作为素材,用通俗流行的曲调和感人的情节吸引了大多数的市民们。因此,喜歌剧这种立足于普通人生活的抒情歌剧形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风靡欧洲。除此以外,以弦乐、木管、铜管、定音鼓四组乐器组成的交响乐队也在这个时候被古典主义的音乐大师们创造出来,在这个时期,音色清晰的钢琴渐渐取代了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
2.风格转变。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因复调音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的风格,它开始对音乐结构的各部分工进行要求、细化。经过巴洛克时期的洗礼,创作者已经可以脱离歌词直接进行纯音乐创作,清晰对称的音乐旋律句法和段落结构取代了巴洛克音乐动机加变奏的装饰性旋律方法,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式不再是以往那样单纯追求韵律,更多的是带有思辨性质的形式。此外,技法的成熟使得人们开始寻求复调形式的更替品。形式上,主调音乐——一种明确旋律和和声两大分工的音乐形式被提出,小夜曲和嬉游曲开始兴盛。内容上,被明确分工出来的织体(即前文所述和声)大幅度自由化,变得生动多变,交响乐则由于走下宫廷的高台而面向更多的音乐会听众,器乐音乐融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
不难看出,此时的音乐创作苛求于大规模曲式的完美控制、功能性倾向的和声和清晰可辨的节奏,并在原则上注重主题和动机。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对位技巧保持着高度热情。形式结构更加成熟的器乐音乐形式从纯粹的、限制较多的复调形式中得到解放,思想观念也在更替当中,而随之后来的民族主义更是为音乐形式的变迁带来了一股不小的助力。
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们更加强调“艺术的自由”作为他们自己的新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
1.抒情性。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在社会地位上有所变更,这一点从创作动机上不难看出。17世纪的作曲家是为了回应贵族保护人的委托而进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面向的是更为广大的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因此,他们开始对感情表现进行关注,非常重视抒情性主题与旋律的创作。
一般认为,卡尔·马利亚·冯·韦伯的《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的开端,也是一部以民俗文化为基石的典型作品。贝多芬、弗朗茨·舒伯特、舒曼、肖邦、门德尔松分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一开始脑中一闪的乐思到旋律的最后形成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一如lamentoso(悲伤的)、cantabile(如歌的)、mesto(悲哀的)、conamor(温柔可爱的),等等,这些比起机械式的速度标记更为细腻的描写感情的特征术语,在一定程度上规划出了音乐的喜怒哀乐,更有利于作曲家表现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有助于演奏者理解这些创作。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把声乐作品的诸多要素,例如风格、曲调等加以吸收结合到器乐作品里面去,一般认为是受到了歌曲之王舒伯特的影响。
2.自由性。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曲式结构的同时,也对古典奏鸣曲式做了更加自由的处理。受到民族主义的影响,作品的创作动机更加的个人化,不再是以往的为场所或机构所创作,更多的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技法上比古典主义时期更加的成熟自由,大胆地运用各种别开生面的手法,一如钢琴上出现了双手交叉、大跨度弹奏等手法。内容上,许多作品都采用了童话故事、诗歌等创作中获得的灵感,更多是为情感宣泄服务,即兴创作的兴起也可看作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横跨两个时期的贝多芬树立了一个高傲的艺术家形象,许多创新者都开山立派,在某一特定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包括贝多芬、舒伯特在内的音乐家在这一时期的作品里都更多地包含了大胆、自由的元素。
综上所述,尽管本文讨论的是重要时期的音乐形式,但是不论是着重于演奏方式上发展的巴洛克时期,还是着重于作品本身感情表达的浪漫主义时期,形式与内容都密不可分。王宁一的《简论》一文,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内容与形式”二元论的思维模式,从唯物的逻辑辩证角度清晰地论证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同一个东西”的观点,认为两者并非像以往理论中陈述的那样具有主次、先后等关系,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同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此观点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理论缺陷,同时也引起了费邓洪、茅原等人的反驳,但仍然不能忽视它对音乐“内容与形式”问题研究做出的贡献:将“对象”与“手段”的概念带入“音乐内容与形式”问题的研究当中,重新界定了“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两个概念,扩展了此问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另一方面,不难发现,音乐形式的变革与摒弃旧的形式束缚是分不开的,无论是技法上,还是观念上,一如当下的电子音乐的创作。很多时候创作者们并没有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也并不一定来自学院派。形式上包括人声、电声或者混合出现,由于在家就可以进行创作与发布,极大地扩大了创作人员的数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呈现出创作数量的井喷状态。内容上,电子音乐包含了更多的空想情节,有时也是真实情感的抒发,但正是由于低门槛使得音乐作品鱼目混珠,如何正确引导还是值得思索的。
[1]甘露.浪漫主义器乐音乐形式结构与风格形态的美学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5(4).
[2]董建华.谈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征[J].大连大学学报,2011(4).
[3]孙志鸿.巴洛克音乐形式的新发展——以布里顿第二弦乐四重奏恰空的创作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马丽.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演奏风格探究——以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为中心[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4).
作者:宋岸,暨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音乐美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