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苏轼对庄子思想的接受简论
⊙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圆融的集大成者,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几蹈死地。庄子哲学对其人生境界的形成影响深远。本文拟从文学、人格境界、处事思想方面浅谈苏轼对庄子思想的接受与融化。
关键词:庄子思想苏轼接受史处世哲学
(一)诗歌方面
关于苏轼诗歌在文学艺术上受庄子影响,刘熙载在《诗概》里说:“诗以出于《骚》者为正,以出于《庄》者为变……东坡则出于《庄》者十之八九。”可见苏轼诗歌受庄子影响之深。
《庄子·天下》篇中说“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这句是对《庄子》浪漫主义创作精神的总结。庄子散文想象奇特,虚实相生,时有荒诞之辞,超尘脱俗,而其表现就是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思维跳跃式的呈现。
1.比喻庄子在先秦散文之中其比喻无人能敌。对于苏轼的诗,钱钟书先生说“: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种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①如《百步洪》一诗中“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为形容水势迅猛,四句之中连用七个比喻:兔走、鹰落、马驰、弦断、箭脱、飞电过隙、跳珠翻荷。这种博喻手法的运用造成一种跌宕奔放、一泻千里的气势,令人瞠目结舌,望尘莫及。
2.拟人庄子中拟人手法在其故事中也广泛的应用,如《人间世》中栎树可以向匠人发问,《逍遥游》中蜩与学鸠能相互对话等等。苏轼同样也在这方面做了继承。他的诗中也常用拟人,写得鲜明活泼。如他的《新城道中》二首(其一):“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这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作者启程之际,吹着习习清风,久雨初霁。风雨在作者笔下有了情义,连日不断的积雨竟是东风知道了作者“欲山行”才特意吹送的。“知”字一扫淫雨绵绵不断不得外出的烦恼,而为全诗欢乐的情绪定下了基调。
3.思维跳跃《庄子》中用寓言故事讲理多跳跃式的表达,进而敞开想象,从而可以摆脱耳闻目见的局限,丰富作品的意蕴,加强其浪漫色彩。这在苏轼诗歌中常有表现。如《南堂》一诗中:“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坡小荷香。”由雨声联想到雨后荷花盛开时的清香,从听觉跳跃到嗅觉。再如“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首题画诗。首句景物是画中之物,后句使人的思绪飞到画外。“河豚欲上”之景是画中所无,纯是诗人从画中的蒌蒿、芦芽儿生发出的想象,但读起来并不觉得生硬突兀,反而有种天然而成的感觉。
(二)散文方面
1.涤除玄览、虚静忘我的创作观在创作观上,苏轼受庄子“物化”“忘我”思想境界的影响,形成“身与竹化”、物我相融的创作观。庄子在《齐物论》中写南郭子綦“仰天而嘘,嗒然似丧其耦”丧失了自我,达到了体味天籁的境界,是之为“忘我”。庄子在《齐物论》中为我们描述的庄周梦蝶的故事是对“物化”的诗意阐释,在这两个方面,苏轼深得其奥,对万事万物保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正是这种状态引导了自己的散文创作。
2.自然、平淡风格在审美追求上,苏轼受庄子无待、天游和与自然同一的思想的影响,反对雕章琢句、为文造情的浮华文风,而推崇平淡自然、独得神韵的意境。
苏轼主张作文要完全出于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信手写来、随物赋形,这样才能条理通畅、生动活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评价谢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②赞美其文理通畅,如行云流水,天生化成。苏轼以云水风为喻,形象地表现出他对于文章风格的基本美学追求,即摆脱桎梏,以无所拘囿的形式来表现自由的心灵。
苏轼的散文创作多发语清新,淡然天真。如《超然台记》:“夫所以求祸而辞福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可以足吾欲者有尽”“对美、善、祸、福、是非真假的议论,全然出自本心,绝无矫揉造作之意。记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行文从心所欲,自然天成。”③
(一)安之若素,顺其自然
庄子基于对道的相对主义特性的认识,提出了齐万物、齐生死、齐贫富、齐是非,用“变”的眼光看待万物。苏轼面对种种不幸的遭遇和苦难曲折的人生,用庄子相对的眼光看待万物和人生,等量齐观,一切都顺应自然。在《醉白堂记》中云:“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己。”苏轼正以此种认识摆脱忧患得失,超越人生困境,笑对人生。
苏轼是一博学之士,他对人生苦难的体验和对历史的深邃反思,对自我生命的渺小、短暂、人生无常而大发感慨,虚无之感倍增,“梦”成为其文学反复咏叹的主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感时嗟事变。”(《和杂诗十一首》)这些都是作者对人生虚无、世事茫茫所发出的深沉悲吟。政治斗争、宦海沉浮,使苏轼厌倦了功名的追求,转而关注人生命运和价值。他用相对的、变的眼光看待和超脱俗事万物,旷达地对待人生。
(二)追求无用,闲适自在
苏轼深受庄子“无用”哲学的启发,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发出同样的感叹。苏轼少年时期抱着“致君尧舜”的志向积极用世、造福人民。但宋王朝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佞臣当道,苏轼一生四次外调,虽为官造福一方,仍不免于祸。“乌台诗案”后,苏轼悟到“自己终生为文字所累”,于元丰六年,他作了一首《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从此,他领悟了庄子思想,超越“有用”,再不多言针砭时弊、干涉朝政,而是追求庄子诗化的人生,与朋友、僧人和诗吟唱,饮酒作乐,游弋于自然山水之间,闲适自得,享受大自然中的乐趣。
(三)修身养性,旷达不惊
庄子追求恬淡无为的人生,守养淳朴天真之性,超越世俗杂念,保养虚静之心,宠辱不惊,得失不患,一切顺其自然。
庄子在《刻意》篇中云:“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不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④宗白华曾说:“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⑤苏轼正是受庄子这种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自我的修养,培养虚静的心胸,虚己待物,以明事理,追求适意人生。
(四)至真神圣,诗化人生
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的“真人”,就指体道的“至人”,这批人都是庄子所仰慕和赞许的“体道”之人,他们的修养都达到一定的高度,超凡脱俗,冷眼看世间,超越生死和人世间的忧患得失,一切都顺其自然,优游自在,达到一种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人生境界。这正是苏轼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及人生境界。
苏轼在其作品中,大量描述了至人神人圣人的价值观念、人生境界,传达给世人的是一批绝世弃俗的高洁之士。这成为他化解心中块垒、消除自我与外在世界矛盾、体悟自然的利器。与庄子思想契合的莫过于《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能从庄子中汲取精神力量,解脱于悲哀,站在宇宙、“道”的高度审视一切,弃小智求大智,从小我走向大我,以一个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来超然物外。
苏轼在追求真人境界的过程中,静心养性,不仅达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审美心胸,而且把这种审美心胸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认和实践,从而形成艺术化的人生、诗化的人生。他谪居惠州期间,作了一首《纵笔》:“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为极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种闲适为新党所不容,在垂老之年又将他贬到岭南,但这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老人依然旷达、乐观,面对忧患,一笑置之,去寻求平凡的生活和艰苦的环境中的无穷乐趣。善待自己,善待生活,苏轼打造了庄子式的诗化人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境界。
苏轼诗词歌赋丹青烹饪俱佳,然而历经宦海浮沉之后,沉淀出了智者的处世哲学,是庄子的“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处世之风影响了他。而且在后世的庄学思想接受史中,无论是在士人思想的自我完善还是在华夏思想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庄子哲学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其言论逆流而行的背后,使我们可以更为深刻地进行反思,让我们回归于最真实、最自然的本性。这种处世态度,在执着与不屈、尊严与高贵中,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生存空间,使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不竭动力。
①钱锺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②崔承运.苏轼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③李志强.苏轼散文的禅道思想与审美追求[J].经济人学报,2005(3):134—137.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