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的劳动诗学

2016-07-12 10:30蒋颖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昆明650091
名作欣赏 2016年36期
关键词:梭罗诗学劳动

⊙ 蒋颖[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昆明 650091]

梭罗的劳动诗学

⊙ 蒋颖[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昆明 650091]

梭罗终身是劳动者,他把创作经验概括为一种用“胼胝说”表达的劳动诗学,认为劳动是心理过程、结构发生和建构的动力与源泉;心理结构运行积累的经验是作家掌握和运用语言、反映现实的基础与中介。多样性劳动使梭罗的心理结构和创作个性具有跨界性,即跨越生态学家、劳动者和作家三种不同人格类型心理特质的边界,并将三者整合于一身。这种跨界性创作个性凝结在梭罗作品的主题、思维方式和文体中。

“胼胝说” 劳动 心理结构 创作个性 劳动诗学

诗学(poetics)“在现代文学批判词汇表中的地位显赫,但其含义并不十分确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诠释”。从亚里士多德到结构主义,先后产生过多种形态的诗学,并逐渐形成诗学概念的共核,“即诗学指文学的整个内部原理”①。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梭罗的劳动诗学(labor poetics),是诗学的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但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

梭罗一生都是劳动者,他的全部作品都是以劳动中获得的身体体验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创作的,因此,很自然,他把自己的创作经验总结为一种劳动诗学,而他的全部作品又在实践上印证了劳动诗学并显示了这种诗学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他的劳动诗学是以“胼胝说”的形式提出的。他在早期的《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和后期的《散步》两篇散文中提出“胼胝说”来阐明他的劳动诗学:“胼胝”是劳动在人肢体上留下的老茧,同时隐喻劳动创生的人的心理结构;劳动创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行所积累的经验是作家掌握语言、反映现实的基础和中介,并且凝结为创作个性。劳动诗学所涵盖的就是现实—劳动—心理结构—语言—作品的关系论域。

一、劳动是建构心理结构的动力和源泉

(一)劳动推动心理过程不断进化

1862年,在去世前几个月,梭罗写下著名散文《散步》,用“胼胝说”对他一生的成长进行总结。他说:“长期风吹日晒的户外生活,无疑会生成粗粝的性格,使我们质地纤细的本性(nature)长满厚厚的胼胝,如脸上和手上长胼胝一样。如果少些风吹日晒,我们也许会对一些影响我们智力和道德发育的有价值的东西更加敏感,而且无疑会使皮肤厚薄均匀,但从经验来看,那只是立刻就会脱落的皮屑罢了。按照我们的想法,应该有更多的空气和阳光。劳动者长满胼胝的双手(callous palms)更熟悉自尊和无畏的纤细心灵,它们比游手好闲者软弱无力的手指更能感触心灵的颤动。”②梭罗这段话中的“劳动”,是狭义的劳动,仅指体力劳动。游手好闲者手指软弱无力,智力和道德情感病态敏感,意志脆弱,本性纤细。劳动者双手长满的胼胝,是劳动生成的皮肤组织、人与劳动对象接触的界面(interface)。长胼胝的肢体触觉迟钝了,劳动能力却增强了。肢体上的胼胝的这些特质通过隐喻,映射在本性的“胼胝”中,喻指劳动对人的本性的创生。经创生的人性不再病态地敏感,但智力和道德情感更敏锐,意志更无畏和坚定,性格粗粝坚实。这个有认知、情感和意志功能的“胼胝”,就是劳动创生的人性的核心——知、情、意心理结构。在当时,心理学还未从其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梭罗用知、情、意心理结构来概括人性的核心,其思想渊源是康德的哲学(康德哲学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康德认为,人是认识、审美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心灵的知、情、意心理活动可达到真、善、美。与康德哲学强调先天形式是知识来源的先验论不同,梭罗认为劳动建构人的知、情、意心理结构,并凝结为个性(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劳动诗学的这段“胼胝说”,符合现代心理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和大脑的结合才产生心理,“而这种结合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③梭罗承认客观世界是人心理发生的基础,劳动是心理发生的源泉,他说:“我看、嗅、尝、听、触摸那我们与之同源的永恒之物,它既是我们的创造者、我们的住所,又是我们的命运、我们自己。”④人类的劳动“是大自然工业的一部分”。宇宙和自然是永恒的存在,宇宙创造了人类,给人类生存空间;自然又是人类的劳动对象,人类的劳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相融合,在劳动中,人类通过眼、耳、鼻、舌、口五官看、触、嗅、尝、听,感知自然,产生了心理。劳动是知、情、意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推动心理不断进化,贯穿人的一生。

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心理的形成时期,也是社会化时期。“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我们通过和他者的互动,发展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扮演一个社会角色的能力的一种方式。”⑤梭罗认为实现社会化最重要的方式是劳动,孩子们自己去山野中采食野果就是一种寓于游戏的劳动。孩子们第一次去采越橘,“这将他们带入了一个新世界,体会到了新的发展,尽管他们带回家的只是篮子里的一品脱浆果⑥。”幼年时梭罗就开始在故乡康科德山野间采摘野果,享用自己的劳动果实,萌发自我意识和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信念;与伙伴合作,学会与人交往;在跋涉、寻找和采摘中,对自然有新发现。成为作家后,他童心未泯,仍在每天的散步中采摘野果,从中获得无穷乐趣。他留下的《野果》一文手稿,呈现出活色生香的采摘野果的经验。劳动是他的心理不断进化的起点。

青年时代是心理成熟的时期。对当时脱离实际和劳动,“停留在研究生活上”的大学教育,梭罗颇有微词,认为青年人应当“立刻进行生活实践”,通过实践来学习生活的艺术,使心智得到锻炼和发展。“一个孩子用他自己采掘并熔炼的矿砂做成折刀,同时把需要阅读的材料都阅读了;另一个孩子则与此同时在学院里上冶金课,并从他父亲手里收到一把罗杰斯牌折刀,你说到了月底这两个孩子哪个进步更大?”⑦梭罗提倡的是自己动手,同时读书,手脑并用,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实践。青年梭罗确立了认知世界的基本路径。

进入社会选择职业,是心理定型的时期。梭罗崇尚劳动,同时对美国社会的劳动异化现象有着深刻清醒的认识。他指出,独立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少数追求奢侈生活的富人,多数人过着贫穷绝望的生活,“人是在一种错误的笼罩之下劳动的”⑧,劳动者变成了资本和机器的奴隶和囚徒。因此,他不愿意长期受雇于人,从不把自己束缚在一种狭隘的职业里,而是发挥自己的多方面天赋和才干,打零工,靠造小船、筑篱笆、播种、嫁接、土地测量等来谋生,抗拒劳动异化,保持自由独立,去实现田野生态学家和自然文学家的崇高抱负。

(二)多样性劳动建构跨界性心理结构

在多样性劳动推动下,心理过程的发展使梭罗形成了一个融合了劳动者、田野生态学家和作家的异质心理特征的知、情、意心理结构,他的个性和他作为作家的创作个性就体现在这个跨界而兼容的心理结构中。对这种跨越三种不同劳动(职业)的心理结构和个性,现代心理学也提供了科学解释。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属于心理过程。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⑨。”知、情、意心理过程为个性的形成提供源头活水;个性反作用于心理过程,使心理过程具有个性特征。不同种类的劳动(职业)塑造人的不同知、情、意心理过程和结构,从而塑造不同个性;不同个性的人选择不同种类的劳动(职业),二者具有匹配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格(个性)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把人格分为6种类型,并指出,“每一种人格类型都有两种与之相近的人格类型,即一个人也能适应这两种相似类型的工作”。例如,文艺型人格的人,个性上感情丰富,爱想象,富有创造性,多选择作家、艺术家等职业;理智型人格的人,个性上喜欢智力活动和抽象的工作,多选择自然科学工作者等职业;现实型人格的人,个性上喜欢有规律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多选择制图员、修理工和农民等职业。而这三种人格类型及与之相匹配的劳动(职业)是兼容的。⑩梭罗在多样性劳动基础上,跨越文艺型、理智型和现实型三种人格类型的边界,把三种心理特质整合于一身,其心理结构和个性具有跨界而兼容的特点。

身体体验为基础的认知方式。当代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认为“智力天生是体验的”⑪(The mind is inherently embodied)。梭罗的认知方式保持了这种天然本色。田野劳动和生态学家的长期沉浸式体验,“每天与大自然的肉体上的接触,是梭罗的一种新的和更强烈的经验主义基础。这些事实都必然要成为整个人类的经验,而不再是一种脱离肉体的思想的抽象概念⑫。”以此为基础,梭罗把科学家的理智和劳动者的技能(例如他那被爱默生称道的、高超的测量技巧)与作家的想象和虚构融合在一起。

博爱的情感。多面性的劳动和实践使他产生跨界的身份认同。他是一个纯粹的美国人,但“他承认自己有时就像一条猎犬或一头猎豹,如果出生在印第安人中间,他就会成为一个凶悍的猎人⑬。”在跨越族际与种际的身份认同基础上,他的博爱包容了印第安人和黑人,并且扩大到整个大自然,他说:“我能不与大地共其情怀吗?难道我不是那化作泥土的绿叶与青菜的一部分吗?”“我的同情心并不把通常对人类之爱区分出来。”⑭

坚定的意志。他在日记中写道:“即使我腰缠万贯,我的目标还是一样,我追求目标的方式也无差别。”⑮他抵御诱惑,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的意志毫不动摇。劳动者胼手胝足的坚韧精神、生态学家百折不挠的追问和探索精神、浪漫主义作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融汇成他坚定的意志。

知、情、意心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心理结构。

二、心理结构是运用语言反映现实的中介并且凝结为创作个性

(一)心理结构运行积累的经验是掌握和运用语言、反映现实的基础和中介

梭罗说:“学者需要勤奋认真地劳动以给予他的思想一股劲力。”“手工劳动无疑是消除一个人说话和写作风格中的空泛而感伤的最好方法。”“由于他手掌上的胼胝,他写的真理更坚实。胼胝给句子以坚固。”⑯(The scholar may be sure that he writes the tougher truth for the calluses on his palms.They give firmness to the sentence.)⑰从事手工劳动的作家手掌上有胼胝,本性上也有“胼胝”,他之所以能用坚固的句子写出坚实的真理,关键在于本性上的“胼胝”(劳动所创生的心理结构)与语言及现实的关系。

梭罗对语言持经验论观点,认为语言植根于实践和经验,他说:“见诸文字的点滴内容靠大量实践的意义来充实弥补。那些句子似冬青和鲜花一般苍翠和艳丽,因为它们扎根于事实和经验之中,但我们华而不实的句子却只带花朵的色泽,没有树液和根须。”⑱实践和经验是语义(语言内容)的基础和来源,经验的深浅决定作家能对语义做哪些“充实弥补”,亦即带有个性特征的语感和语言运用,从而决定语言风格。劳动和实践使梭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心理过程和结构的运行成果以经验形式存在),使他写出的句子具有坚固的风格。

至于梭罗能用坚固的句子写出坚实的真理,并且积句成章,用坚固的篇章写出坚实的真理,则显示了跨界性心理结构运行积累的经验是反映现实的中介。这个结构作为已经形成的主观世界,不仅是作家掌握语言的中介,也是反映现实的中介。“人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能不受已经形成的主观世界的影响或‘折射’。”⑲新英格兰的自然、生态、历史和现实经过梭罗“胼胝”(劳动创生的心理结构)的折射,由语言媒介固化在作品中,传达出梭罗所认知的坚实的历史真理,并且彰显出梭罗跨界性的创作个性。

(二)跨界性的创作个性通过语言凝结在作品的主题、思维方式和文体中

梭罗的特异处在于,他的劳动经验是多样性的,个性是跨界性的,因此,通过语言固化在作品中的创作个性也是跨界性的。我们以梭罗的后期杰作《种子的信仰》为例,从主题、思维方式和文体三方面来分析梭罗的跨界性创作个性。

首先,《种子的信仰》整合了跨越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和文学的三重主题。

1854年《瓦尔登湖》出版后,梭罗用生命中的最后八年,倾情研究故乡康科德的森林生态,写下大量研究手稿,后来,布莱德利·皮·狄恩将这些手稿精心编辑整理成《种子的信仰》一书,于1993年出版。生态学家纳班在为《种子的信仰》一书所写的“前言”中指出:“尽管对当地的地形了解详尽,梭罗最终仍然被田间探索所富有的未知性吸引:‘我不相信没有种子植物也能发芽,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我等待着奇迹。’”⑳纳班所引用的是《种子的信仰》的卷前小诗。诗中植物“种子”“种子的信仰”和“你有一颗种子”分别提示这部长篇自然散文的三重主题。

植物“种子”提示种子生态学主题,探索和发现植物种子传播和繁衍的生态学规律。为了应对新英格兰森林资源枯竭危机,梭罗呼吁重视对植物种子的研究和保护。他首先发现了种子传播的生态学规律:种子是森林生命之源,它的传播“主要以风、水和动物为媒介”㉑。种子和媒介动物形成互惠共生,协同进化的关系。他这些发现的重要性,在进化生态学领域保持了一个半世纪。㉒梭罗又发现了种子繁衍的生态规律:不同植物的种子由自然媒介传播到同一环境中,由于发芽、生长所需的条件不同,在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的种子会生长成为优势树种,占领环境,完成森林演替(succession),开始新一轮种子的传播与繁衍,使森林生生不息。梭罗对森林演替规律的发现至今仍被写入生态学教科书。

“种子的信仰”提示种子生态伦理学主题,建构和倡导一种尊重种子和森林生命价值的生态伦理。种子和媒介动物的互惠共生、协同进化,表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态智慧,使梭罗意识到种子和整个生物界“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尊重的。我们对它们承担了责任,应当承认它们的生存权利”㉓。梭罗把这种新的生态伦理提升到了信仰高度。

“你有一颗种子”提示文学主题,把种子升华为诗意意象,用以象征美国早期民族精神,即开发北美大陆的开拓精神与独立战争“不自由,毋宁死”的战斗精神。这是在托物言志,有其现实基础。首先,新大陆的开发伴有跨越大洋两岸的植物种子的传播和交流。其次,种子弱小的外形中包孕着极强的传播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与北美人民开发新大陆,争取独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梭罗由种子的传播繁衍联想到美国早期民族精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用拟人、移情和隐喻手法,将种子升华为意象,以象征美国早期民族精神。梭罗指出,北美人民心中有民族精神的种子,最终创造了人间奇迹。㉔

其次,梭罗用特有的隐喻思维方式实现跨学科概念整合。整合跨学科的三重主题,需要对异质的概念域(知识结构)进行跨域整合,梭罗借用隐喻的跨域映射(mapping)功能来完成这个任务。《种子的信仰》是用种子隐喻编织而成的一个关于种子传播的寓言。种子作

为喻体将源域(种子生态学)固有的内在特征(弱小而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极强),投射到两个目的域(生态伦理信仰和民族精神)的内在特征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借助植物种子意象与精神领域“种子”意象的相似性联想进行推理的过程:从描述种子传播繁衍的事实,探索其规律开始,通过阐释种子生态规律对人的价值,得出人必须尊重种子的生命,并从种子中受到启发教育的结论。这就把三个主题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再次,梭罗通过《种子的信仰》,把自然散文这种文体塑造成一种研究自然与认识人类相统一、科学性与文学性相交融,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的跨学科复杂文体。源于17世纪的美国自然文学采用的是非虚构散文文体。马歇尔和泰勒认为,自然文学作家具有“集自然学家、道德学家及语言风格学家于一身”的特征。㉕但是,早期自然散文主要是旅行家和移民采用日记、旅行笔记和书信描述新大陆的自然影像,透露出的生态观仍然是旧大陆带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停留在表面和零碎中。而梭罗则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自然中心主义,从对自然的片段记述转向生态学研究,把生态学、伦理学和文学整合在一个有机文本中,奠定自然散文跨学科复杂文体特征的基础。

梭罗的其他重要作品也同样显示了跨界性创作个性。《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中,梭罗倾听河流的生命脉动,揭示河流的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的良性互动,提出萌芽状态的早期河流伦理思想。㉖《瓦尔登湖》把研究湖泊生态环境、构建以博爱为核心的生态伦理与探索人的诗意栖居相融合。《梭罗》一书的作者哈恩说:“当我们读梭罗的自然史著作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他在同一篇作品中不断转换角色,从诗人到道德家、自然主义观察者,再到科学家,从而具有某种流动性。这些角色的转换使得梭罗在现代的各种学科实际出现以前,就设想了一种跨学科的探究方式。”㉗哈恩敏锐地觉察到,梭罗跨界性的独特创作个性,使他能用坚固的句子写出坚实的真理,这是他在思想上大幅度超越其时代的重要原因。

总之,梭罗以“胼胝说”形式阐释的劳动诗学,是他创作经验的总结,揭示了现实、劳动、心理、语言和作品的关系的某些本质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①[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Thoreau,H.D..Walking,In Thoreau,H.D.Excursions [M].General Books LLC.,2009:73-93.

③⑨⑩⑲李传银:《普通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④⑯⑱㉔[美]梭罗:《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载罗伯特·塞尔编:《梭罗集》,陈凯、许崇信、林本椿、姜瑞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⑤Adler,P.,Adler P..Sociological Odyssey: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Sociology,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404.

⑥㉑[美]梭罗:《种子的信仰》,王海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185页,第30页。

⑦⑧⑭[美]梭罗:《瓦尔登湖》,载罗伯特·塞尔编:《梭罗集》,陈凯、许崇信、林本椿、姜瑞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7-660页。

⑪Lakoff,G.&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1999:3.

⑫[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4页。

⑬⑮[美]爱默生:《梭罗生平》,载梭罗:《一个人的远行》,董晓娣译,自由之丘文创事业2012年版。

⑰Thoreau,H.D..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In Sayre,F.(eds)Henry David Thoreau,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Inc.,1985:1-319.

⑳㉒[美]纳班:《前言:学习田野和森林的语言》,载梭罗:《种子的信仰》,王海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㉓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㉔蒋颖:《〈种子的信仰〉的生态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第137-140页。

㉕程虹:《美国自然文学三十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㉖蒋颖:《〈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的河流伦理》,《海外英语》2015年第17期,第140-141页。

㉗[美]哈恩:《梭罗》,王艳芳译,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10-111页。

作者:蒋颖,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与生态批评。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梭罗诗学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背诗学写话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卷土重来
梭罗的账单
热爱劳动
200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