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泽
罗工柳是一位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大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的名师。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展现出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绚丽光彩,成为中国美术在现当代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的艺术观念和美术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培养新型艺术人才富有重要的启示。
在浙江宁波美丽的东钱湖畔,由华茂集团建造的浙江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罗工柳专馆中收藏着他的大量作品,部分精品日前开始展出。
隆重纪念百岁罗工柳
2016年是中国现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罗工柳百年诞辰。为纪念这位为革命美术事业和中国美术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北京鲁迅博物馆协办的“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3月29日至5月3日在京隆重举行。
本次展览包括“在战斗的前线”、“为新中国而创作”、“留学研究在苏联”、“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柳色长青”五个部分。这一大型学术展览全面呈现了艺术大师罗工柳先生的艺术历程、艺术与教育成就。
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徐万茂出席开幕式。他为罗工柳先生创建了罗工柳艺术研究基金会,并把罗工柳精美的作品收藏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的罗工柳的《地道战》《延安整风报告》《毛主席在井冈山》《马本斋的母亲》《李有才板话》等代表作,浙江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出库了近150件精品参加这次学术展览。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罗工柳先生堪称一座艺术的高峰,他的艺术人生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他的艺术思想与人民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连,他在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所作出的贡献影响深远,举办他的百年诞辰纪念展,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更有着现实启发意义。
放下刻刀拿起油画笔,成为一代大家名师
罗工柳1916年1月5日生于广东开平。1936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在新中国的美术家群体中,罗工柳属于来自延安的老一辈艺术家,是他那个时代的前卫艺术家。他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参与者,也是新中国早期现实主义油画的创作者,是油画民族化语言的探索者。
新中国的建立给美术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创作环境,对于大规模的陈列展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现实主义油画更具号召力。放下熟悉的刻刀,拿起油画笔,这对于缺乏油画功底的延安艺术家是一个新的挑战。
罗工柳在已经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学习俄文。在留学前苏联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研究油画艺术的三年,为罗工柳深入掌握印象派与巡回展览画派的油画造型技艺提供了条件,他大量临摹世界艺术大师油画原作。1959年,“罗工柳留苏油画习作展览”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展。
中苏关系生变后,原计划由苏联专家开办的油画训练班转由罗工柳主持。罗工柳概括出了“情、功、胆”的要求,这三个字既是他个人艺术经验的凝结,更是对文艺创作基本原则的提炼,只有从特定历史语境的具体作品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三个字要求的涵盖面与穿透力。
其实,罗工柳对于《地道战》的构思,在他1948年重回太行山根据地“探亲”时已经萌生。接受任务后罗工柳专门带着创作草图去河北碾庄,那里是当年开展地道战最著名的地区,很多民兵和老乡给他讲地道战的经历,为他的画稿提意见、出点子。罗工柳饱满的创作热情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使《地道战》人物的塑造和画面的艺术再现充满了戏剧化的紧张效果,具有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历史厚重感。同样,《延安整风报告》的创作也是因画家亲身的经历和朴素的情感激起了“延安人”的共鸣。这是“情”的体现。
“功夫在诗外”,罗工柳的艺术历程中一直贯穿着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观念。
对于油画中的水墨意境,罗工柳在苏联学习时,就开始自觉思考如何把带有苏联味道的油画语言与中国水墨画的写意传统结合起来。罗工柳所强调的“功”,表达的就是画家对造型基础和表现语言方面修养的重视。
“胆”则是强调要敢于突破,放胆创新。罗工柳在遭遇上世纪六十年代人生磨难时,敢于坚持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原则,在艺术原则上,他不但自己毫不退让,而且鼓励学生放胆创作。
今天看来,罗工柳是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回应时代的诉求。所以他的“情、功、胆”令他的艺术创作不仅在当时是先进前卫的,而且对于当今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深具启发意义。
当人民美术出版社要出版罗工柳画集时,他在序言中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我在画这些画时,常常思索两个问题:一是形、色、神结合问题;二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问题。油画把形、色、神结合起来,画人物画,油画技巧是很有用处的。要做到这一点,素描功夫很重要。”“写实与写意结合问题,我想了多年。当我在国外研究欧洲的油画艺术时,就感到我们的油画只有欧洲的写实技巧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更能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必须把中国传统的写意艺术和欧洲的写实技巧结合起来。”
罗工柳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顾问等职。出版有《罗工柳画集》《巨匠周刊·罗工柳专集》《罗工柳艺术对话录》等著作。许多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
罗工柳艺术馆永驻东钱湖畔
罗工柳艺术馆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主要场馆,同时也是目前国内首家罗工柳作品和实物资料馆藏最丰富的艺术专题博物馆。
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徐万茂在与罗工柳结识并相交中,罗老非常欣赏华茂致力于艺术教育的努力,并表示如有需要必定积极支持。2004年10月,罗老阖然辞世,而罗氏一门并无承袭罗老、专门从事绘画艺术的子女。其夫人杨赟女士与罗老自杭州艺专初识已近七十载,陪伴罗老共同经历了我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与教育历程,她不忍罗老的多年艺术与教育结晶就此佚散。因此家属和罗老生前好友商量后决定为罗老的一大批艺术遗作找一个好归宿。
而当时华茂集团正在酝酿筹建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的计划,其中艺术教育博物馆是核心部分,筹建这一博物馆需要引入几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大家。在全山石教授的牵线搭桥下,罗工柳家属自2009年开始多次来甬,实地考察华茂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项目的建设情况,并于2010年与华茂集团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意罗工柳相关艺术作品落户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到2011年3月,罗工柳艺术教育专馆所要陈列的展品已全部整理完毕,数量编号已达1085号。罗工柳艺术教育专馆的内容、结构处理采取了按时间序列组织的方式,具体划分为“时代的召唤”、“革命历史画”、“在苏联”、“油画研究班”、“如水年华”、“向传统致敬”、“新风景油画”、“设计人民币”、“写意传神韵”、“柳影永存人世间”十大部分,来展示罗工柳“激情燃烧的一生”。在各个具体的专题板块里,使用“纪实照片——作品组合——实物展示台相结合”的方法,将罗工柳大师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呈现给参观者。
罗老早期的艺术历程主要由“时代的召唤”为主题进行组织。这部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罗工柳在木刻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经历轨迹,也交代了《鲁迅像》《国际时事插图》《罗曼·罗兰像》《此路不通》《李有才板话》等罗氏木刻版画作品的创作背景。
罗工柳对新油画创作的探索主要由“革命历史画”这个部分来表现,具体展现了罗工柳自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油画作品、赶赴朝鲜战场深入体验生活等事件。这一部分的最大亮点在于展示了罗工柳的油画处女作《地道战》与《延安整风报告》这两幅成名代表作。罗工柳的创作取材于战争年代与新中国人民群众生活,因而完美地展现了罗工柳的革命家、艺术家特质。
“在苏联”、“油画研究班”、“如水年华”、“向传统致敬”、“新风景油画”、“写意传神韵”这几部分,主要用来展示罗工柳对新中国油画艺术教育及油画艺术本土化的孜孜不倦探索。
罗老在艺术教育生涯后期主持了第二套至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这三套人民币均以完美的设计入选《国际钱币制造者》。
整个罗工柳艺术教育专馆除了陈列展示罗工柳及其学生所创作的油画、版画、速写、素描等各类作品,还有罗工柳收藏的仿古人物造像石刻作品以及文献类资料。这些实物作品、样稿均以小版面的设计并配有“工柳评画”或“工柳心语”展出,让参观者犹如在罗老身旁聆听谆谆教诲的感觉,其间所透露的罗老真实平和的细节,也使参观者真切地感知一代名师大家的艺术人生和创作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