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学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6-07-11 00:55史俊鑫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研究生

史俊鑫

摘要:学术创新是学术的源头活水,是学术的魅力所在。学术创新一直是专家学者讨论的话题。本文从简要分析学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出发,选择研究生和高等院校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促进学术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学术创新;研究生;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引言

“互联网+”是最近普遍讨论的词,在各大企业中的应用也特别多。这种“互联网+”的模式就是对旧模式的推陈出新。央视头条2015中也指出:“创新改变世界,创新引领中国”。创新是维持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学术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一、学术创新的定义

关于创新的定义,学者们大多沿用的是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创新下的定义: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创新是一个体制前进的不竭动力,一个体制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融入新鲜的元素,才能够获得新鲜的血液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创新意味着创造出新的东西,意味着旧事物的更新与改变。创新就是要利用现有的信息与资源,根据现阶段所出现或者潜在的矛盾,对现有事物或方法进行更新,或者创造出能够解决这些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

学术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术研究上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东西。正如李醒民所说:“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没有学术创新,学术便是一潭死水,失去了生命力。学术创新正是学术的魅力之所在。

二、学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创新”一词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不易。很多研究生处于学术专业知识的积累期,对专业知识并未深入理解,没有足够的学术渊源,对学术的前沿性要素把握不准,更不知道学术的创新点要如何实现。但研究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急于求成,非常渴望做出点成果。研究生的这种心态与其自身的知识累积不足便形成了矛盾,导致大多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只浮于表面,浅尝辄止。不端正的学术研究态度必然会造成学术上的不规范,学术研究趋于功利化,甚至导致学术造假等不当行为。

研究生学术态度不端正不仅仅只是研究生自身的原因,高校也难辞其咎。在学术创新方面,高校没能起到正确引导、教育与管理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刚刚起步,对学术研究的认识相当模糊,不能正确找准研究的方向与应该正确遵循的价值观。因此,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以及没能有效的发挥其在学术创新中的作用是学术创新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

三、促进学术创新的建议

1.学者角度

(1)研究生应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学术的进步在于学者们的不断创新,而要想实现学术创新,对学者而言,首先应该培养个人的创新思维。从事学术工作的学者,最不可取的就是面对问题思想僵化,学术创新的绊脚石之一就是思想僵化。所以对于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者而言,培养创新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创新性思维首先要求研究生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并勇于提出问题。任何学术研究的开端都始于发现某一问题的存在,如果作为学术研究者的研究生不能创造性的发现问题并提出,便也不存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最终问题的解决。能否在已有理论权威与事实现象面前发现问题,便需要研究生时刻保持着一颗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不要被已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要敢于探索,善于发现。这些也印证了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那句话:“我一贯力求保持思想不受拘束。”也正是这样一位思想不受拘束的、极富创造力的伟人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揭开了人类进化之谜。

(2)研究生应努力扎实基础

一个合格的学术工作者,基本条件就是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现在很多所谓的学术研究者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写论文基本靠凑,写出来的所谓的论文让人不忍卒读,更谈不上学术创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读书太少,学术知识积累不够,没有做学术最基本的概念,一味去追求数量上的满足,却忽略了做学术最为本质的东西。

一种文明只有有了足够的文化底蕴才能在世人面前大放光彩,一个学术工作者只有有了内心的学术底蕴才能够做出学问,推陈出新。学术创新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简单拼凑与辞藻的累积,更不是相关论文的一写再写、数量一增再增。学者们应该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真正见过些什么,了解些什么,知道些什么。就算真的了解了很多,毕竟在学术的海洋里,总有你没见过,不知晓的。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创新,得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与结论,还是需要有足够的学术底蕴的。

总之,作为学术工作者的研究生应该踏踏实实打好基础,静下心来做研究。如若要只浮于表面研究,还宣称自己的研究是学术上的创新,这样只会在学术界闹下笑话。

2.高校角度

(1)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生作为高等院校学术创新的后备力量,是学术创新潜在的主力军。研究生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还要学好科学理论知识。研究生在学习生涯中要努力平衡这两方面,这样也导致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良好的教学质量水平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以及学术创新能力的前提。学术创新不同于其他创新,他需要研究者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消化和理解,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并推陈出新才能真正实现学术上的创新。高等院校的主要学术创新力量来源于教学工作者,而作为教学工作者,他们的又一项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培养学术创新的后备军的主要力量,有责任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素质。高校教师在做好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学术规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中,将自身的学术科研态度与方法转达给学术创新的后备军。与此同时,高校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专业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意识到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组织跨学科学术创新团队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体的不足与短板可以在团队中得到互补。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而言,一个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是促进其进行学术创新良好的智能团。学校应积极鼓励成立以教师为代表的跨学科性学术创新团队。

在科研方面,不同专业的教师及研究生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在学术互动中,团队成员通过相互学习与交流实现专业知识的共享。团队成员在学术研究上达到互补,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实现科研上、学术上的跨学科交叉创新。相对于单一的个人研究,跨学科学术团队的建立不仅仅能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交流与融合,扩展学术研究的知识面,更能通过团队中成员的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实现在学术上的创新。

(3)完善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高校对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激励一直都很重视,其中包括为研究生创建学术知识共享平台、成立研究生学术研究资助系统等。高校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科研创新给予奖学金、科研成果奖励和学术专项创新奖励资助等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是,这样的奖励机制有时太过于关注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而忽略了对学术创新思想的建立以及对学术创新过程的激励。

完善的学术创新激励机制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学习与共享平台,具备完善的研究生学术研究资助系统,更要具备完善的学术创新评价与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以及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学术研究。以不同学科为基准,制定适合于特定学科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只有逐步完善学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促使学术创新得到实现。

(4)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创新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学术研究者的积极性以及创新力与学校的学术氛围好坏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良好的学术氛围不仅仅能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试想,如果一所高校的学术氛围充满着研究的功利性与研究的工具化,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只限于追求太过片面化的知识,所做的科学研究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任务,那么学校中便会充斥着腐化的研究思想。大量低质的论文与毫无意义的研究成果势必会阻碍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构建自身浓郁的学术氛围,一方面,要提供给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平台,鼓励研究生多学习、多思考、多提问。另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制度保障。制定一系列的鼓励学术创新的制度,调动教师及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欧娟萍,李雁锋,陈秋娇,冯运丽.“学术创新”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研究[J].中国外资,2014(12).

[2]于汝霜.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在其学术创新中的作用机制[J].复旦教育论坛,2013(1).

[3]耿元芬.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述要[J].管理观察,2008(12).

[4]张东海,饶明如.高校学术管理与学术创新的逻辑观察[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