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望
“工”和“匠”是两个字
4月25日,北京车展开幕的当天晚上,祁玉民参加了一场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工匠精神,强盛中国”。作为颁奖嘉宾之一,主持人问祁玉民什么是工匠精神?
“我认为‘工匠精神有两个层面,个人层面是‘工,是精益求精:企业家层面是‘匠,是品质为本。”祁玉民说:“不要以为工匠精神就是工人把活干好,其实‘匠的精神更重要——企业家要不注重质量,工人怎能给你把东西做好呢?”
祁玉民最崇尚德系技术。十年前他到华晨当老总时,华晨的发动机是外配套的,技术是日系的,而日系技术比德系技术落后了起码15年20年。
祁玉民做了两件事:一是发动机由外配套变成自己做,二是从日系技术调整成德系技术,并且成功地使宝马百年来第一次把发动机给它体系以外的企业,就是华晨。
祁玉民说:“宝马给了我们4款发动机技术:1.2T.1.6T、1.8T.2.0T,都是非常先进的。我们已经把2.0T发动机装在华颂7车上,这是中国最好的。”
“我跟宝马说,第一、我们有合同,合同上写着你得帮助我,这是你的义务和责任。”祁玉民说,“第二、你帮助我对你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你是做豪华车的,我是做大众车的。第三、一个健康发展的华晨,更符合你在中国的根本利益。宝马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
德国是个很讲究工匠精神的国家。一旦签订合同,宝马就全力支持华晨。每年宝马董事会通过的财政预算里,都会拿出钱来支持华晨发展自主品牌。
祁玉民还挖来在宝马干了37年的质量大师弗朗兹·高尔曼,来华晨做首席质量官,这是除食品行业外,唯一设此官职的国内企业。
“这位老兄爱跟人干仗,跟我也干仗。”祁玉民说,“我喜欢爱干仗的人,因为爱干仗的人说真话。高尔曼老兄说,我们德国的质量是保障出来的,中国的质量是检查出来的。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以前,国内汽车界没有“产品经理制度”。产品都是有寿命周期的,在整个寿命周期里面,谁对产品负总责?没有。华晨率先建立这项制度,应用到中华V3的制造、销售过程中,收获多多。
品牌就是烙印
众所周知的是,现在自主品牌汽车不赚钱,生存困难。祁玉民认为,我们的消费文比是个大问题。
在大连当副市长时,祁玉民专门研究过品牌问题。品牌的英文brand,他认为就是“烙印”。
“品牌要深入人心,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祁玉民说,“咱们自主品牌的服务不比洋品牌差,技术和质量有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品牌差距并没有缩小。没有品牌就没有溢价功能,全在那儿卖成本。未来5年,一定要通过我们的技术、品质,逐步地把自主品牌树立起来。”
中华v3和华颂7,就像祁玉民最疼爱的两个孩子,但它们的命运遭际并不相同:一个堪称人人喜爱,另一个则是备受冷淡,这让他颇不好受。
“华颂7是中国唯一敢和洋品牌竞争的产品,水平、质量绝对没得说,可是大家宁愿多花钱买洋品牌,也不愿意买中国品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如果没有宝马,华晨将会怎样?
2016年3月7日,宝马成立一百周年,奔驰发来贺电:“感谢宝马一百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三十年好孤单……”奔驰挺幽默,它祝贺宝马,还不忘强调自己的老大地位,其实奔驰的销量早被宝马超越了,华晨发给宝马的贺词里,就提到了这一点:
“百年宝马,一骑绝尘!”
祁玉民应邀参加宝马百年庆典,德国佬看不懂贺词意思,祁玉民就解释给他们听。
这份贺词还有一句:“登峰造极,不忘初心。”意思是你已登峰造极了,但还得把发动机做好,并在新能源、社会责任等方面有所贡献。宝马的朋友听了,连说“不错不错”。
其实,祁玉民给宝马准备的贺词不止一份,还有一份颇具“中国式幽默”的备用稿: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百年宝马,一骑绝尘。骏马呀,你慢点跑,否则你的左邻右舍心脏受不了!”
“我现在不管做什么,都会引起新媒体的质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祁玉民苦恼地对记者说,“没拿到宝马发动机技术的时候,他们说,你们这些人搞了三十年‘市场换技术,把国内市场全割让了,换来什么技术了?等我拿到了宝马发动机技术,又有人说:‘离了宝马你能死呀?你就不能自己搞吗?”
“这是国际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大师学习、与巨人同行,非得低水平地自己去闭门研究呢?我也反对简单地拿钱买技术。我崇尚深度合资、合作——既能把技术引进来,又能消化吸收。宝马支持我们发动机技术后,我说光发动机支持不行啊?整车集成也要支持啊。他们就支持我生产华颂7这么高档的车。包括麦肯锡在我们这里四年了,给我们做整个的流程再造,一年要花多少钱?就那么几个人,一年要花800万欧元-1000万欧元,都是宝马支付!”
让所有的汽车都智能起来!
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是祁玉民念兹在兹的两件大事。汽车界的技术革命必须解决两个课题,一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二是新能源技术。国家去年发布的2020年能源排放标准,现在的国产汽车发动机都达不到。这个技术也必须突破,不突破就生存不了。
“汽车界思维保守,互联网企业就说:‘你不干我干!我不懂汽车,我找懂汽车的人合作!这是一种颠覆式的变化,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特斯拉把车造出来了,乐视也造车了,董明珠也要开始造车了。”
以前汽车只是个交通工具,以后可能变成个大玩具,变成个咖啡厅,变成个小型游乐场,你可以在车里开Party、开电话会议。开车累了,你可以让它自动驾驶;把车开到家门口了,你可以让它自动泊车,或者自动去洗车行给自己洗个澡……这些东西你必须适应,不然你生存不了。
今年北京车展,华晨的创意部门拟了N多个口号,都被祁玉民否定了,觉得它们过于空洞。最后他只定了八个字:“因需而行,创新而生!”祁玉民认为是历届车展提出的最好的口号。
中华V3的巨大成功给了祁玉民好多启发。“中华V3的定位是85后和90后的年轻人,锁定这个群体后,我们就研究这个群体喜欢什么、需求是什么?我让研发团队要赶快招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不能让40多岁的大叔给20多岁的孩子造车,对不对?只有同龄人才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想买什么样的车?我们要让孩子给孩子造车。”
顺应着这种变化,华晨做出了“十三五”期间“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服务”的方案,通过这三个智能,把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上去。辽宁省政府已将华晨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领头羊,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让他们带个好头。
“过去的竞争是产品和企业的竞争,以后一定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祁玉民说,“比如我们规划的M8X平台,要在这个平台上搞智能设计、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将来也会建一条生产线。那这个平台建了以后,我一定是找宝马、找互联网企业(东软惠普等),定下来以后,再研究这几家怎么在平台上赚钱?商业模式就出来了。这就是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