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客时代

2016-07-11 19:27
南风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南风窗痛点贵阳

2015年南风窗第一期封面的主题是“草根创业大时代”,对当时已经如火如荼的“双创”热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透视。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南风窗的封面再次聚焦“双创”,这次报道选择了一个具体的案例:贵阳痛客计划。

为什么贵阳痛客计划值得关注?这里是不是反映出中国“双创”事业的一些阶段性特征,更进一步说,是不是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迹象和端倪,虽然远谈不上定论,但已经可以拿出来和读者朋友们分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观察,也对应于“贵阳”、“痛客”和“计划”这三个概念。

第一,一提到贵阳,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部、美食、旅游、少数民族等这些元素,而这几年贵阳在大数据发展方面的表现却非常突出,是国家大数据先行先试区。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经济新旧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地区之间的分化已经和过去那种,与地理区隔高度重叠的地区分化(比如沿海和内地)有所不同,过去看上去属于后发的地区(比如西部)可能在新旧经济动力转换中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这对原来属于发达地区的沿海同样是一个警醒)。

这是因为,由于知识的扩散、现代物流的成熟、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等,原来地理意义上的天然优势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或者说致命,新经济的成长更多的取决于是否能够为智力等资源的集聚提供良好的制度性条件,比如政府能否将掌握的数据向市场充分开放等。有了良好的制度性条件,一个原来的后发地区,也可能实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战略寻源”,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标杆“对标”。

第二,一提到痛点(pain point),大家都不陌生。而痛客(PP seekers),是提出痛点的人。他们从需求端出发,发掘那些尚未被满足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形成具有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痛点。创业需要激情,但作为“双创”这样一项重大的全国性公共政策,则必须高度理性——创业创新是一件失败概率很高的事情,要让创新创业热潮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持久性动力,必须先有一套支持创新创业的条件,这自然就包括“有效需求”的挖掘。贵阳痛客计划是为中国“双创”事业在需求端提供的一种解决方案。痛客之所以必要,也就在于和一般只是深受痛点之苦的人们不同,他们掌握着相关痛点的关键性信息。所以,毫不奇怪的是,贵阳鼓励公务员尤其是中层干部成为痛客,鼓励公职人员不要成为创新的阻力,而是参与者。

第三,贵阳痛客计划分为中国痛客大赛和“痛客梦工厂”两块。举办个大赛当然必要,但关键的还是后续的“痛客梦工厂”的打造。实际上就是将需求端的解决方案平台化,能够进行商业运作,可持续的运转下去。这本身也是一个创新创业活动。尤其是,在痛客大赛征集到的近3000个痛点中,我们发现有大量的是中国社会经济存在了很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如果借助于“双创”,将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变成创业者们的一门“生意”,对问题的解决哪怕是打开一个缺口,也是对社会进步很大的推动。这样,社会的发展就可能不再是一个发展和问题的积累同步的过程,而是发展与问题的消化可以基本同步的过程。“双创”本身也变成各行各业进行社会共治的一个舞台。

事实上,对于痛客计划和改革的关系,贵阳本地的主政者给出了这样的期许:以互联网改变社会规则的切入点,以痛客的形式实现“提问者”和“改革者”的分离,对破除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的束缚、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要提一句,所有这一切想法,都还没有到水落石出的时候,贵阳痛客计划未来到底会怎样,最终还是要看实践。只要真诚地出发了,我们就不吝惜给出掌声。

猜你喜欢
南风窗痛点贵阳
《南风窗》新媒体营收激增原因分析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