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芳
【摘要】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尤其在应用高渗溶液时,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渗出等发生,重者有局部皮肤变色或坏死等类似情况,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为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病痛,我们对79例老年患者的外周静脉输液进行观察护理,针对观察出的问题,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减少了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护理措施;临床治疗;重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202-01
1 临床资料
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对79例内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其中男44例,女35例,年龄60~80岁,均患有两种以上疾病,其中糖尿病患者47例,占60%,高血压脑梗死患者32例,占40%。患病均在2年以上,输液时间均在2周以上。
2 观察与护理
2.1对老年输液患者的护理评估: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伴有神经血管病变,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欠佳,皮肤完整性受损。长期卧床老人有失用性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有下肢疼痛、感觉异常、严重供血不足,糖尿病足者伴有皮肤坏死现象。患者认知程度不同,常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烦躁、悲观、情绪紧张、恐惧,有的存在意识与精神障碍。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都存在营养失调、反应迟钝、语言沟通障碍,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和感染的危险。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末梢循环差,输液过程中疼痛、痉挛、渗出、输液不畅等发生率较高。
2.2心理护理: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认真做好入院宣教,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问题。适当运用触摸技巧使老人放松,或用肢体语言促进沟通,采取请家属共同参与的方法,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心理问题及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不断提高认知功能,使其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尽早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悲观情绪。
2.3认真观察和选择血管:认真观察血管条件,严格判定静脉炎和血管损伤征象,根据应用的药物种类、时间,对选择血管、穿刺位置、进针角度、次数进行全面的计划、评估,再进行输液治疗。穿刺时观察外周静脉弹性的程度,及有无硬结、肿胀。血管选择,原则上由远到近,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感染的静脉,下肢静脉不作为常规穿刺的血管选择,对糖尿病患者不采用下肢远端浅静脉穿刺,对每条血管在一个位置最多穿刺不超过3次。避免反复回针,保证一次穿刺成功率。输入高渗药物时不采用直径≤3.0mm血管。对老年患者,尽量使用留置针。
2.4输液过程中的护理观察:输液前护士要熟悉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有关输液的适应证、药理作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监测指标的知识,了解药物用量的换算、剂量和对老年患者用药剂量的限制,严格掌握滴速,合理排序。对穿刺部位在穿刺前局部按摩,输液前30min用热水袋热敷局部血管,或用50%硫酸镁或2%山莨菪碱湿热敷,以利血管充盈,减少血管痉挛。在输液过程中随时巡视,及时发现输液不畅或不通,沿静脉走向有无条索状改变或血管变粗、硬结现象,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发白、发红、发麻、疼痛、肿胀等症状,按不同程度分为轻度刺激征、中度刺激征、重度刺激征。
静脉炎判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指标。做到重点巡视,严密观察,认真、准确填写输液卡。特别注意病情危重者在下肢输液时,因皮肤松弛,外渗时往往滴速正常,不易发现,且有增加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稍有不慎,后果严重。注意拔针后按压时间要足够,抬高肢体40~60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减轻因输液时间过长引起的不适。避免药液在小血管内存留时间过长,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另外也防止慢性渗出。对应用留置针者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要严格判定血管条件,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快、准。留置针周围每天用50%酒精湿敷4~6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炎症发生。使用留置针天数不超过3d,临床观察有无静脉炎和渗出现象。针对血管痉挛或肿胀者应用0.25%奴夫卡因局部封闭。输入高渗溶液时给予适当加温。另外每日早晚温水泡手脚2~3次,能减轻水肿疼痛,有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和血管的修复。
2.5护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家庭状况评估,采用护、患、家属共同参与的形式效果最佳。对可能有危险的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多观察、多评价。记录要及时、准确、详实、系统。本组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12例,占15%,中度刺激征4例,占5%,重度刺激征0例。未发生静脉炎和局部坏死。外周静脉损伤有轻度刺激征者多为脑梗死患者,有中度刺激征者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对危重患者采用预防护理措施,能防止静脉炎和局部坏死的发生,同时能减轻局部疼痛、血管痉挛、损伤、水肿、渗出等症状。
3 体会
老年患者因患病时间长,,活动量减少,血流速度慢,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导致外周血管病变以至血管缺血,感觉、运动神经病变以至感觉障碍,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坏死、静脉炎、血栓形成。如反复静脉穿刺可导致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变性,末梢循环欠佳者药液在局部血管内血药浓度相对较高或存留时间长,导致血管损伤的机会增多,当输入高渗溶液和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或使用留置针血管直径≤3.0mm时,管腔越小,留置针与血管壁机械磨擦机会就越多,会加重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此外,老年患者血管受生理病理改变的内因影响及外因作用,血管越细,管壁越薄,受损伤时自我修复能力也越差,静脉炎发生率也越高。总之,对老年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到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对机械性损伤和抗化学性能力下降,产生静脉损伤的并发症较多。因此一定要严密观察全身状况、血管条件、心理特征,并根据病情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认真做好血管保护。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爱心和过硬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和护理,防止各种输液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辛燕飞,王丽萍,辛秀娥等:《山莨菪碱减轻甘露醇对外周静脉损伤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0.
[2]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至静脉炎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136(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