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砖木凝固的历史
青海苍茫的大地,宽厚、辽远,更多的是大片的戈壁和荒漠,人迹罕至,寸草不生。所以,地处青海东部的贵德气候温和、草木葱茏,就显得弥足珍贵,被誉为青海的“小江南”。在她含情的目光注视下,黄河流经她的身边时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每年4月中旬,黄河岸边的梨花怒放,香气袭人。铺天盖地雪片似的梨花与碧绿的河水相互映衬,恍若仙境。特别是一句“天下黄河贵德清”,更是唤醒了贵德芬芳的土地,盛夏时节,大批的游客蜂拥而至,黄河岸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玉皇阁古建筑群是贵德梦幻般大自然里人文景观的精粹,坐落于贵德县河阴镇。它在明王朝万历年间始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中国古建筑是木结构建筑,完全不同于西方是以石为主。比较而言,应该是各有千秋。木结构建筑省时省料,方便建造。能工巧匠们可以对建筑物进行精雕细琢,附加种类繁多的装饰,使其具有一种惊艳的东方之美。但木头的生命力没有石头久长,火是它的最大杀手。尽管历代帝王们大兴土木,建造了无数富丽堂皇的宫殿,却很难让后人目睹到它华丽的容颜。玉皇阁在清道光十一年复修后,在同治六年就毁于战火。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在光绪年间又重建的建筑遗存。
古建筑群坐北朝南,三院建筑呈“品”字形排列,前端为文庙,左右并列的分别是玉皇阁和关岳庙。其独特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中庸平和”的传统文化观念。
文庙是一座阔三间的硬山式建筑,南侧建有乡贤祠和名宦祠。正对庙门的是大成殿院。院内青砖铺地,清雅洁净;东西厢房排列两边,画窗上镶嵌有山水,人物画及孔子语录,展示孔子主要生平和言行。12间厢房内还供奉了孔子72弟子牌位。正殿大成殿坐北朝南,内供孔子画像和牌位。画像中的孔子长髯飘逸,儒雅生动。几百年来,历代文人祭祀孔子的香火从未断过。文庙规模不大,但布局有序,自成风格。
文庙的后院,便是道家的万寿观。山门两边“山门无锁白云封,道院不闭清风吹”的对联折射了道家超凡脱俗、清净无为的思想。左右两边彩绘坐狮,好像以威武的形态守护着这份清净。山门内侧存有两块石碑,分别成碑于明万历二十年和清道光十七年,记述了创建玉皇阁的始末和复修玉皇阁概况,碑文今天依然清晰可见。主体建筑玉皇阁高达30米,外包青砖的土筑台基朴实庄重,上建歇山顶三层阁楼。阁内螺旋楼梯扶摇直上,直抵顶阁玉皇大帝神位。阁楼斗拱造型别致,是整个建筑最华丽的乐章。另外,高高翘起的屋檐好似飞鸟展翅,特别是飞翘下悬挂的风铃,微风徐来,金声玉振,诗情画意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假若你登顶俯视全城,清澈的黄河与葱茏的山峦尽收眼底,一定会激动地吟诗作赋不能自已。
当我们的指尖常常触摸冰冷的水泥,木质的古建筑会让我们温暖。作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语言,精巧的斗拱和优美的飞檐无疑开启了我们对古建筑的审美,那是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精神。
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西宁向西50公里的湟源县。600年前,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海藏咽喉”。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它在清中晚期发展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茶马商都”名扬四方。那是丹噶尔最繁华的一段岁月。商贾云集,贸易兴盛。每当夕阳西下,千米长的主街上灯火辉煌,人流如织。乾隆年间,主街上又出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城隍庙。
斗转星移,当岁月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湟源城隍庙也历经兴衰。它在不同的时代被多次修缮,渐渐复原了自己的容貌,成为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城隍庙占地6000平方米,为三进两院布局。山门坐北朝南,立于六层台阶之上,巍峨宏丽。进入山门,头顶上方便是戏楼,东西两侧为钟鼓楼。旧时钟鼓是僧侣报时的工具,晚上打鼓,早晨敲钟,平日我们喜欢说的“暮鼓晨钟”恰好在这里找到了源头。必须从戏楼下穿过的路径突出了戏楼的地位,让我们无法忽略。站在院子的中央,抬头仰视精巧绮丽的戏台,曼妙的乐曲声似乎在耳际萦绕。想到这戏台搭起的年代正逢中国传统戏曲的巅峰,不知那令人心醉的《牡丹亭》里那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一幕可曾在这戏台上演绎?
院落的中间是鉴心殿,殿前的木柱上写有“庙枕丹山千祈百祷万家乐业,宇连湟水万代千秋八方安宁”的楹联,明示了城隍爷的美好心愿。鉴心殿面阔三间,屋顶为芜殿顶,大殿正中间的三级净台上,塑有城隍神的坐像,身穿红色的蟒袍,头戴黑色宰相帽子,面貌慈祥,庄严文静,两手按膝端坐中间,两侍男分立两旁,清秀和蔼,捧奉茶具。台下左右站立判官,头戴红彩乌纱帽,身穿绿色官服,面目狰狞,姿态生动,表现出了他们所具有的神圣威力,给人一种敬而生畏的感觉。
鉴心殿东西设有廊房各九间,外面用格子门窗及门顶装饰得极精美,上面画有民间传奇故事,美观大方。屋内是大型的壁画即冥司十八司,俗称十八层地狱,以十八幅壁画反映种种历史传说中的冥间故事。每幅壁画上半部分绘有十八冥司审判善恶案件图,下半部分绘有惩治恶鬼,受种种酷刑的传说。穿插有岳飞父子在阴间受到礼遇,秦桧夫妻受到惩处,唐王游地狱,刘全进瓜、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等情节。东西屋廊两侧山墙绘有冥府文牍书办官吏、促死鬼卒差役立像各四尊。
城隍庙后院为寝宫,是城隍夫妇休息的地方。院内设有花园假山和花草树木。每逢春夏,清香四溢。寝宫中间是城隍夫妇身着便装的木雕坐像,慈眉善目,悠闲自得。西边为卧室,宫灯字画、绣金被褥、鸳鸯枕头、梳洗用品、餐具器皿样样精美。东边供奉着城隍出巡时神像和乘坐的轿子。
在中国历史上,城隍曾经退出过人们的视野。“文革”结束后,民间信仰重新回到百姓中间。当然,城隍的复活并不重要,他只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守护城池之神。重要的是从城隍庙里所传递出来的敬仰英雄、崇善惩恶的精神得到了延续。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或者城隍诞辰,遍布各地的城隍庙香客络绎不绝,缭绕的烟雾四处弥漫。那一刻,城隍庙看上去深幽神秘,但也更加真实。
没有想到,一个无论从年代和风格上都独占鳌头的建筑奇葩,竟然深藏在大山的怀抱中。如果丈量大地的距离,洪水泉村与西宁市只有三十余公里,对一个大都市里的上班族来说,不过是每日奔波的路程。但因为大山的阻隔,却使洪水泉村和公路两边的村落有了明显差别。老旧的庄廓和朴实的村民验证了这片土地与时代节奏的脱节。也许,正是因为大山这个天然屏障的护佑,古寺才享有了远离尘嚣的清宁。六百多年前,一些回族的先祖远涉千山万水,当他们来到洪水泉村这个被绿树和群山环绕的安详之地,疲惫的身心顿生惊喜。他们留了下来,并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完美的清真寺。
明末清初,洪水泉清真寺始建。此后的岁月里,又多次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寺院占地4500余平方米,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及学房组成。据说,在建寺前后的13年间,这个寂静的山谷云集了八方工匠,最多时达300余人。他们带来了自己精湛的技艺,彼此争奇斗艳,各显风采。而洪水泉村的女人们似乎也不甘落后,同时在锅灶上尽显厨艺。山门前一面宽大的青砖照壁高10米,宽11米,在它的中央井然有序地雕刻着255朵姿态各异的花卉。牡丹、月季、腊梅、芍药……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竞相怒放。还有的更像是回族餐桌上精致的面点。这便是工匠们为了感谢洪水泉村的村妇每日三餐的热情款待,将吃过的菜肴和面食雕刻成花朵的形状,永远地留在了照壁上。这些六角形的花瓣,聚集一堂,恍若百花齐放。在阳光的照射下,美丽的花瓣组合成条条柔和的波纹,令人赏心悦目。如今漫长的岁月流逝后,站在这精美的石雕前,好像仍能听见工匠们那悦耳的锤击声。
绕过照壁,单檐歇山式的山门向南而立。其精巧在于山门无大梁,顶棚全用短横木交错搭成,支撑起山门顶的巨大负荷。这仿佛鬼斧神工的建筑工艺,被人们称为“二鬼挑担不架梁”。山门东西两侧,是砖砌的八扇屏,刻有“老鼠偷葡萄”“奇兽伴老松”砖雕图案,而唤醒楼东门和西门两侧的墙壁上也均有大块砖雕,图案分别为“猫跃蝶舞”“兔观白菜”和“菊竹”“梅兰”,栩栩如生,极具特色。砖雕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装饰,最早兴起于北宋,当时以人物故事和装饰性图案为主,具有浓郁的图像意味。明清建筑使用砖雕装饰已经蔚然成风,雕刻手法也有了更多花样,主要有平雕、浮雕、透雕等。今天在江南和北方的一些民居的照壁和花墙上,我们仍能领略到砖雕艺术的遗韵。
穿过山门,一座三层阁楼式高塔格外醒目。此塔穆斯林称作穆纳楼,塔高20余米,塔基面积20平方米。共三层,一层为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石条地基,墙壁用水磨青砖砌成,外围有12根巨柱。二、三层为木质结构,层层缩进,最后由两根特别粗大的通天柱和底层外围十二根巨柱共同撑起塔身及六角盔形攒尖顶,好似将穆斯林的信仰高高托起。又因楼内有“五福”“八卦”等建筑形式和装饰,因此被人们誉为“二郎担山十二牛,五福捧寿八卦阵。”
木质的“穆纳埃”无疑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在清真寺的后院,宫殿式的礼拜殿脊顶上镶嵌的彩色琉璃瓦熠熠闪光,这是穆斯林礼拜的地方,高大宽敞,雄伟壮观。大殿东西长20米,南北进深15米。殿柱有明柱8根,恰似八大金刚立于殿前,殿两侧有八字扇屏与雕刻,殿顶有黄、绿、蓝三色琉璃瓦花雕塑横贯殿脊,两头“凤凰展翅”高高翘起,与垂脊、戗脊上的“二龙戏珠”雕塑相互辉映。
正殿大门为扇屏式木质门,古香古色。殿内南、西、北三面墙壁全由木板装饰,上面刻着春、夏、秋、冬四季图案以及山水、亭阁、花草、树木等木雕图案。殿内东西面是一个方形二层阁楼。与大殿浑然一体,构思巧妙。
大殿顶棚建筑工艺为“三角踩空”,天棚镶嵌如伞状,用细木条镶嵌而成,四周有嵌有多层次的各种木雕花卉,悬空下垂,犹如一把张开的花伞从天而落,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天落伞”,真是巧夺天工。殿门楹联道出了此殿的特点:“八大金刚抬伞寺,凤凰展翅明武间。”
寺内墙壁包括围墙都是用手工水磨砖砌成,墙面光滑如镜,瓦缝匀细似线,砖与砖之间是由糯米、冰糖水等调剂黏合,砌法工艺高超,被当地群众美称为“一柱香”。两百多年来,墙缝未出现过腐蚀和裂缝现象。
洪水泉清真寺以其建筑艺术的玄、妙、奇,砖雕艺术的细、真、美而著称,特别是砖雕装饰比比皆是,花样繁多,雕刻细腻,立体感强,造型生动,使人叹为观止。据传有人想仿造该寺的建筑艺术,但未能成功,可见它在建筑上的特别之处。1913年至1914年,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麟挑选能工巧匠,在西宁想模仿建造同样一座清真寺,但因该寺设计特殊,建筑结构复杂,工艺高超,致使摹仿者束手无策而罢休。
除了精美的石雕,木雕也是洪水泉清真寺难得的艺术珍品。由于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木雕也因此成了最重要的装饰手段。明清两代,是建筑木雕大发展时期,并且做工更为精细,也更加注重木雕的寓意。像穆纳埃六角形网状窗棂,大殿的格门雕刻,后窑殿内墙壁所镶木板上雕刻的山水、屋亭、花草、树木等图案,雕工细致,清雅脱俗。
在遍布中国大地的众多清真寺中,密集着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将伊斯兰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完美融合,成为中国清真寺鲜明的特点。很多著名的清真寺,都以其精美的彩绘艺术见长。精美绝伦,富丽堂皇。但与汉族建筑不同的是,清真寺的彩画不用动物图文,全用花卉、几何图案或阿拉伯文字为饰。洪水泉清真寺却是个例外。整个建筑装修保持了自然美,绝不使用一丝一毫的油彩,均露出淡黄褐色的木面,朴素淡雅,表现了伊斯兰教特有的纯净之美。
洪水泉清真寺还大量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应用了“二龙戏珠”“吉祥八宝”“凤麟呈祥”“五蝠捧寿”等吉祥图案,能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不同宗教信仰同时出现在清真寺中,这在我国伊斯兰寺院中实属罕见。
洪水泉清真寺以沉稳和安静的美打动了我们,如果站在它身后的山顶上细细端详,你还会发现它与大自然的和谐是如此的天衣无缝,就好像是大地上生长出的建筑。深藏不露,淡泊高雅,这正是洪水泉清真寺的本质。
1938年的农历正月初三,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据说这天从清晨开始,美丽的祥云就缭绕在麻日村的上空,在古公才旦家门前那棵枝叶茂密的老杨树上,布谷鸟清脆的叫声不绝于耳。午后,明灿的太阳周围挂起了彩虹,浓重的松柏檀香味顿时弥漫了整个村庄。很快,一个健壮的男孩降生了,七天后取名叫贡布才旦,他就是后来杰出的藏传佛教领袖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从此,这个位于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的麻日村,在以后的岁月里,变得不再寻常。
在这座藏式的四合院里,十世班禅度过了幼年时光。他3岁时被指认为班禅转世灵童。走出小院的他从此离家乡越来越远,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而故居后来也成为无数旅游者敬仰和佛教徒的朝拜之地。
远离省城和县城的麻日村风景气候都十分宜人。草木在一年的多数日子里都茂盛葱茏,一条小河从村边蜿蜒流过伸向远方。十世班禅的祖先来自于西藏萨迦,元代初年迁至循化。明代开始成为世袭百户,清末升为千户。所以在整个文都乡,这栋风格独特的院落非常醒目。
十世班禅故居建筑面积有两千余平方米,内外两院呈“品”字形分布。和多数藏族千户的院落相似,十世班禅故居同样具备了宗教祭祀和日常起居的全部结构。外院为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内院的主体建筑是两层藏式楼房,有经堂、会客室和大师卧室,雕梁画栋,古朴庄重。北侧小院是家人居住的老宅,老宅的厨房不同寻常,一根红色的圆柱上挂满了哈达,在光线迷离的小屋里熠熠生辉,照耀着旁边当年降生班禅大师的老火炕。
十世班禅故居是典型的藏式建筑,虽然在结构上吸纳了汉族四合院形式,但它外部的装饰彩绘,无不飘逸着藏民族宗教文化的意蕴。壮观华丽,气势非凡。作为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不但反映了过去的历史文化,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藏族的建筑文化,表现了藏族建造民居的高超工艺,记录了藏族先民的建筑智慧。”和汉式建筑相比,它性格外向,动感强烈,鲜明的色彩对比令人领略到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2010年,循化县政府还投资了160万元建成了一座占地2500多平方米的班禅大师故居广场。透过空旷的广场,远远就能望见守护着故居的参天古树,在青藏高原湛蓝的天空衬托下,神秘超凡,宁静安详。
“史诗肖像”栏目主持人语:
本期《史诗肖像》栏目刊登的文章是《昂亲多杰:人生的多重身份》。文章从已故著名《格萨尔》史诗书写艺人、研究者昂亲多杰在人生旅程中历经的不同身份入手,通过展演主人公曲折、神奇的人生故事,描绘出了一个多才多艺、博学、勤奋的老一代《格萨尔》艺人形象,对他在《格萨尔》史诗的研究、撰写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了追忆和怀念。
本栏目责任编辑措吉多杰
作者简介:唐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散文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已出版文学作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