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有梦洋
【摘 要】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美术课也是中学阶段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和绘画操作的专业性在中小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美育;素质教育;农村
根据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而是透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格完善、心理健康能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但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由于在应试教育整个大环境下又受到经济困难、文化环境闭塞、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使初中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仍存在着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我国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世界都把美术教育办,各国皆把美育美名传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美育的价值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
(二)国家社会创新靠少年,文化艺术素质定未来
中国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竞争日趋激烈时代,要想在激烈的世界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中国制造上升为中国创造,必须要加大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创新力度。纵观世界,美术学科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在农村,现在的农村乡镇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来源之一,他们的艺术素养决定着我国社会未来的创新能力。
二、我国农村乡镇初中美术教育存在问题
(一)经济困难限发展,交通不便“路”难行
许多农村学校地处偏远,经济困难,交通不便,学生只能买到铅笔、橡皮这样的普通绘画工具,一些美术专业画材在当地很难买到。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学习美术是无用的教育因而为了省钱便忽视了对学生这部分的教育投资,使得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二)应试教育炒得“热”,美术教育不受“捧”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升学率作为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使得素质教育也在考试和分数被当作第一追求的前提下畸形的发展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关心文化课而忽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部分农村乡镇初中学校至今未开齐、开足美术课,有些农村学校不开设美术课程。
(三)画具画材凑不齐,师资配备不给力
有些学校虽开设美术课,大部分都是由其它科的教师兼代,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引导。就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虽有专门的美术教室齐全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缺乏,学校并没有开设美术课程,以至于画室画材白白闲置。部分中学虽开设美术课,也有专职人员,但由于教学硬件设施的匮乏,美术课依然形同虚设。据笔者调查统计,像NZ这样一个60万人口的县城,县城共22所中学里开设了美术课程并有专业专职老师的只有2所,而其他20所学校中,近50%没有画室,教材不齐,幻灯、图片、光盘、仪器设备更是鲜见。这些现象在农村中学比较普遍,也使美术教育形成恶性循环。
三、当前环境下我国农村乡镇初中开展美术教育的方向
为了实现均衡教育再发展,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如何破解美术教育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眼:
(一)开放教学环境应抓紧,开展艺术活动提能力
要构建创新型美术教学体系,就必须得到学校各方单位领导和教师的支持。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环境氛围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构建创新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橱窗、宣传栏、教室展览园等有限的空间,让学生施展他们的绘画才能;开展校园艺术文化节,师生齐动手创作优秀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发明作品等并展览,也可开展班徽征集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阵地,培养学生探究、创造、创新的精神,激发出学生的崭新思想和对美的感悟。
(二)教师专业素质需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应加强
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稳步发展,使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方面综合发展。在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方面,发挥模范引领示范作用,培养教师们爱岗敬业的好品质,让教师们力争做到艺德健康、品德高尚。例如:国家每年的国培计划以及每年的湖北省举办的中小学黄鹤美育节都能促使老师们的再学习。
(三)开发民间艺术为教材,因地制宜教学方可行
俗话说:世上从来不缺少美的事物,只是少了双发现美的眼睛。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田野风光、自然景观,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例如:在七年级的美术课本里《远古的呼唤》的一课中,我是分两课进行的,先启发学生然后带学生在校园找可用到的素材,比如树叶、树杈、草绳之类的,然后再把学生带回课堂教他们怎么样制作道具,最后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角色扮演。)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领略了大自然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受乡俗之趣,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课堂中创造美。也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有特殊兴趣的内容,淡化说教痕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如:野外写生、农作物手工艺术制作、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还也可以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自己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灵活运用各种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手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具体情况,将美术课程的内涵加以拓展,科学的形成崭新的美术教育模式,给当前的农村美术教育工作注入一种活力,对促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实际功能,也使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得到落实,也对地区民族文化的拓展和创新产生积极的价值。
作者简介:郭静,女,28岁,二级教师,单位: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龙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