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发生急性外展神经麻痹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的办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眼科所收治的100例患者,100眼,将其中50例患者,50眼在治疗过程当中运用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方式,另外50例患者,50眼运用常规治疗的方式,随后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复视情况,并在之后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的数据处理的帮助下将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结果 在一个月的治疗时间之后实验组患者复视状态出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患者治疗的前后对比可发现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横向对比可发现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急性外展性神经麻痹的患者的群体当中在治疗时运用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可使患者的预后出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非特异性炎症;外展神经损伤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4(a)-0090-02
急性外展性神经麻痹是一种在临床上以由眼球外转程度受到限制而导致的突发性的双眼复视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类疾病在神经内科以及眼科都是急症当中较为高发的一类疾病[1]。由于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特异性炎症因此治疗中常运用激素冲击的疗法。在最近的研究当中有报告表明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外展性神经麻痹的患者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治疗方法是能够取得到一定的效果的并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在治疗过程当中临床医生对患者通过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单一用药的相关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为基础的阶段,因此在该实验当中讲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间在该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外展性神经麻痹的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都为单眼麻痹,患者当中,男性8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5.72±11.44)岁;所有患者就诊时间均在发生症状后的14 d内,经过影像学检查表明患者的颅脑内部不存在占位性病变,脑部组织血流正常没有血管性病变的迹象,同时患者的脑部没有先天的脑病证据,并不存在颅脑外伤的症状,入院后经过OGTT、糖化血红蛋白以及C肽释放实验的证实,患者存在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后存在有头晕、恶心以及呕吐的神经性病变的表现,同时患者的复视为不具有视力下降的水平复视。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所有患者平均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50例,50眼,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5.77±11.21)岁;入院后经过OGTT检验表明患者的空腹血糖为(9.73±1.14)mmol/L餐后2 h的血糖为(16.73±2.44)mmol/L,对患者运用人胰岛素皮下注射的办法以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的措施对患者的血糖波动范围进行控制,并运用一定的以硝酸异梨山酯为主的扩血管药物以及以维生素B族为主的神经营养药物进行一定的支持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的30 μg/d的肌肉注射进行28 d为一个用药周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50眼,其中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3.84±13.51)岁;入院后经过OGTT检验表明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96±0.93)mmol/L餐后2 h的血糖为(15.96±2.63)mmol/L,对患者运用人胰岛素皮下注射的办法以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的措施对患者的血糖波动范围进行控制,并运用一定的以硝酸异梨山酯为主的扩血管药物以及以维生素B族为主的神经营养药物进行一定的支持药物,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 mg/d并以28 d为一个用药周期进行治疗。
1.2.2 检测方法 ①患者症状的判断。运用红玻璃片法对患者的水平复视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通过对患者近距离33 cm处以及远距离5 m处的3个不同眼位进行复像分离的检查看是否出现相应的状态,在患者的治疗开始之前的第一眼位以及第二第三眼位的颞侧均有不同水平的复视,第三眼位的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大部分群体里面有垂直复视的现象,而患者的第二、第三眼位的鼻侧区域没有复视的表现,但检查距离越远的时候,患者的复像分离越明显。②患者的角膜映光法。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对患者的第一眼位的角膜映光电进行确定并对斜视角度进行测量,在该实验的研究调查对象中患者的第二斜视角应大于第一斜视角,因此本实验的开始过程中均以健测眼的状态进行第一斜视角的参数。③眼球运动的检测方法。对患者双眼的9个眼位的注视状态进行检测并进行记录,经过检测可以发现所有患者的患侧的眼部的外直肌的活动范围均受到一定的现实,而其他控制眼球转动的肌肉则运动不受限制。对患者的患侧眼的外直肌赚不到位的距离进行测量,即将患者的健侧眼的进行遮挡,要求患者的患侧眼的注视方向进行集中在颞侧,测量人员通过测量患者角膜缘的3个点与外眦侧的距离点的数值。④患者的同视机的检查。对患者运用同视机对患者的Ⅰ级画片进行检查,实验中将患者的健侧眼设定为注视眼,之后对患者的第一眼位以及第二眼位的水平方向转动范围进行测量,当为15°认为其为自觉斜视角。
1.3 统计方法
通过个运用计算机,将所有数据输入Microsoft Access 2010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随后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将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表达,运用t检验的方法对患者的数据差异进行归纳,当结果显示P<0.05时则认为该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对照组治疗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结语
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急性外展性神经麻痹的患者的群体当中如果在治疗时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的办法,那么患者的预后将出现较好的效果。
4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的消耗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的过程当中会因为营养物质的代谢功能出现一定的障碍,因此该类型疾病会对心、脑、肾等多个器官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其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伤害较大的疾病。研究结果表明,当患者出现了糖尿病之后,其外展神经会因为神经系统遭受到非特异性验证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疾病,而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学者采用了激素冲击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运用一定的血管扩张药物以及营养神经药物,这样患者肾的病变组织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由于激素的影响会对机体的血糖水平起到不良的作用因此这种治疗措施还存在一定的弊病。
mNGF是一种经过小鼠的下颌腺所产生的一类具有神经营养功能的蛋白质[3],这类物质对于中暑神经以及外周神经的存活以及分化的影响都很大,而在神经损伤、神经发育异常以及神经萎缩性疾病的应用当中也证明了该类型药物是有着一定的效果的。由于该药对于神经的存活率以及再生能力和延长功能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该实验中,外展神经因为受到了这种药物的影响而得以保存,而该药不会对血糖水平进行影响,则有效的确保了血糖不会对外展神经继续造成损伤。由于该实验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激素虽然能够对特发性炎症进行一定的控制但是这类方法会导致血糖上升,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本就很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时间降血糖,而中途由于血糖过高也需要停止用药降低血糖,这就使得患者的治疗很不理想,因此该实验中虽然对照组有所好转但是对激素对机体的疗效始终受到基础疾病的限制而不能全部发挥出来,而运用mNGF则没有这种问题的影响,使其用药过程始终连续着。
[参考文献]
[1] 陈志钧, 夏博, 汪泽. 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探讨[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3, 21(1): 25-27.
[2] 李丹丹. 以单侧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12 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7): 1739.
[3] 唐捷.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 8(6): 90-91.
(收稿日期: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