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中积极心理因素的微扰

2016-07-10 09:03何晋中
师道·教研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外书班长信任

何晋中

微扰论认为,在假想中或实际操作中给人或物一个微小的扰动能使其略微偏离原状态,从而获得原状态信息。同理,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能否理性分析问题,对教师的教育措施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在学生管理中保持最佳精神状态,理性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以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行微扰,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教育细节,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充满正能量,才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促进作用。

一、用爱温暖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充满爱心是成为“好老师”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爱可以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快乐,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这对教师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重要的正面促进作用。

案例1:校运会入场式要求步调一致,在训练中会有一些同学蹭破皮而受伤。如果教师多一些对学生关心,则会赢得学生的信任,训练中学生也自然会全力以赴,训练效果也会得到保证。在一次入场式训练中,有同学脚破皮或红肿,我知道后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来云南白药气雾剂,并向体育教师请教训练技巧后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要在训练中保护好自己。细心的我还发现有一个叫宝的学生伤得最重,脚踝关节处有一大块淤青。两天后大部分队员都好得差不多了,但宝的腿却肿得更厉害了。我找骨科医生给她开了两贴消肿药膏。我的关爱感动了学生,后来学生积极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师生关系也进一步拉近。学习也不算认真也不算听话的宝,自此以后,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无论什么学科,都比以前认真。

二、对学生多一点包容,给学生不断成长的机会

未成年的学生犯错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只有对学生有包容才能够对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够获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有包容心的教师,面对违纪学生时,不会轻易拿起惩罚的大棒,而是俯下身来倾听。

案例2:好几个科任老师最近都经常抱怨华经常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且屡教不改。最经不少科任老师已经没收了她的不少课外书,谈话也谈了好几次了,但是几乎没有效果。

一天晚自习,地理老师值班,华又看课外书。地理老师没有直接没收课外书,而是叫她做完作业再看。她说心情不好,没有心情做作业。地理老师问:“看课外书能平复你的心情,能让你好受点吗?”她说:“能。”地理老师说:“既然这样你就看吧。”等到下晚自习时,地理老师来到她身边,问她心情好点没有。她说:“好多了,谢谢老师!”后来在地理老师的课堂上,她就再也没有看过课外书,听课认真了许多。

在中学,学生课堂上看课外书往往被教师看成是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的表现,教师一旦发现会马上制止,尤其考试前更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难题”。面对学生在自习课、晚自修看书,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教育的效果也大相径庭。读书和教书的经验都表明,仅简单没收学生的书和简单的批评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没收书籍,会引起学生反感,甚至让学生产生“报复”心理,对课堂学习更没有兴趣。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阅读对于他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知识的积累、文化底蕴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应该鼓励中学生多读课外书。此时,也许不用过多在意学生看课外书的行为,而应留意学生为什么看课外书,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采取“迂回”策略,并适时引导学生选好书、选好时间,更有效。

三、对学生多一点信任,让学生产生改变的动力

学生只有获得教师的信任,才会有改变现状的动力。教师如果选择信任学生,则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更多有效的交流,能够增进师生的情感。有了感情基础,学生才会跟着教师走,才会不断进步。

案例3:欣不算是一个好学生,甚至有点“坏”,课上她小动作不断,隔三差五还缺交作业,偶尔还迟到。对她进行过几次教育但效果不佳。一天上晚修,欣来办公室找到班主任:“老师,我想和你谈谈,我想做班长!老师,你相信我,我可以做好的!”其实欣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只是个人习惯不太好。如果愿意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做班长是没有问题的。班主任觉得,就直接这样给他做班长,未免太容易,一个人对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会珍惜。

于是班主任反问道:“我信任你!但是老师也要问你:你最近表现怎样?现在让你做班长,原来的班长呢?如果现在让你做班长,我们班有多少学生会信任你、会服你?”欣沉默不语。班主任接着问:“班长,是班上的一面旗帜,在学习、纪律、劳动等各个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说实在,虽然你的组织能力较强,和同学的关系也不错,但总的来讲,你和班长的标准还有一点差距。”欣点了点头:“老师,我可以做好的,我会改的。”

为了稳妥起见,班主任让她补缺语文科代。这样可以给她留够“升职”空间,还可以给她足够的时间慢慢改变自己,赢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与信任,为后续的工作做好铺垫。此后,在班主任鼓励和指导下,她的行为习惯有了非常大的转变,成绩进步明显,能力得到很好锻炼,最终如愿当上了班长,为班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帮班主任减轻了不少负担。

四、一个肯定的回答,让学生心中充满希望

教师的肯定对学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的建立至关重要。只有得到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认同,学生才能获得更多同伴的认同,才会对今后的学习充满希望。

案例4:恒是一个偏科的学生,虽然数学很优秀,但物理一般。一次期中考成绩公布后,他找到物理老师,有点失落地说:“老师,我物理学不好,觉得自己好笨。”物理老师说:“怎么会呢,你的数学学得那么好,数学是物理的工具,很多思维方式都相同,难度也不比物理小,你只要能克服畏难情绪,振作起来,以后学习中有问题不要堆积,及时找老师解决,等到期末考试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后来,恒经常在课间找物理老师请教问题。慢慢地,他进步了,期末考试及格了。一学期后,他每次考试物理单科都在班级前5名。

微扰关注的是教育中的一个个细节,其干预的行为看似微小,没有大道理,却因为它的自然和真实,反而透析出教育者行为背后内隐却自觉的教育思考、教育智慧和教育观念。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课外书班长信任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班长的烦恼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