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秋香
[摘 要]本文以地表水水质监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的分析,以近年来河流水质和湖泊(水库)水质现状为依据,深入分析地表水水质监测的现状,提出科学有效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对策,为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地表水;水质监测;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1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意义
水是自然界重要的资源物质,在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或缺,良好的水质能够保障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效应和新陈代谢作用。若水体中一旦发生污染状况,直接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由于我国存在水资源南北、东西分布不均的情况,极易出现三大水资源问题,即干旱、水质恶化与洪涝灾害。在这三大水资源问题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水质恶化和水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产生的工业废水量逐年增大,使得城镇污水处理厂承担的污水处理负荷加大,废水处理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的量也随之增大,给地表水体自净带来严重负担。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地表水水资源监测在指标、技术、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完善。水质监测主要是对水体环境中污染因素与污染物进行的一种监测行为,以对水体的污染方式和污染物产生的原因为监测目标,为进一步防止地表水体污染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水质监测能保障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只有通过对地表水体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才可为水污染的防止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为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的良好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借鉴意义。因此,对地表水水质进行有效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
根据2015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可知,该月共监测了全国847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其中河流375条,断面685个;重点湖库51个(座),点位162个。该月未上报水质监测数据的断面(点位)共有125个,主要因为化冰期、河流断流和监测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数据监测不到位。
该月共监测了847个断面,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6%,Ⅳ、Ⅴ类占23%,劣Ⅴ类占11%。粪大肠菌群单独评价时水质类别为:Ⅰ~Ⅲ类水质占80%,Ⅳ、Ⅴ类占15%,劣Ⅴ类占5%。如图1所示,江河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水质中上述污染指标存在严重超标现象,主要是因为河流沿线多数工厂直排废水在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下存在偷排、漏排现象,使得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无法满足较大的水体污染负荷量,导致水质污染严重。
该月监测的51个重点湖泊和水库中,滇池、白洋淀和程海等3个湖泊为重度污染;洞庭湖和武昌湖等2个湖泊为中度污染;太湖、巢湖、淀山湖、洪泽湖、阳宗海、鄱阳湖和磨盘山水库等7个湖库为轻度污染,其余39个湖库水质均为优良。如图2所示,重点湖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不难看出存在水质污染指标严重超标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等现象。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我国地表水水质现状并不乐观。环保监测人员在对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中若能做到及时与全面的反映我国地表水水质质量情况,则有利于我们对地表水水质进行科学化管理,为及时有效地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3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概述
3.1 缺乏针对性的指标细化
通常,在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中主要有两方面监测内容:一则为针对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监测;二则为针对地表水断面的水质监测。二者在常规监测指标数量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以具体监测污染指标为例。通常以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作为污染项目的主要监测内容,以铜、铁、锰、pH值及温度等作为化学指标,以汞、铅、氰化物、氟化物等作为毒理指标,在这些监测项目中,将重金属指标和综合型指标作为主要考察项目。但是,对于目前我国水体环境水质污染而言,有毒有机物的污染为主要考察项目,与上述监测项目中的主要考察项目重金属指标和综合型指标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缺乏针对性的指标细化问题。
3.2 水质监测缺乏统一的管理
对于我国环境监测而言,有效完成了由点源、区域监测向流域监测管理方向的转变,重点布控于全流域的统一监测,主要在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等进行有效布控,以其重要性作用于水质现状分析与水污染防治过程中。但是,面对现今如此复杂和繁重的水质监测工作,在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于省界断面方面的问题,大多数流域受到跨省市的影响,地表水水质监测管理缺乏统一性,各省市之间相互协作性较差,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治理得不到长效合作,以致交界断面时常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3.3 水质监测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理化监测是我国水质监测技术的主体,而对于水质自动监测与生物监测而言,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监测水平来看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为明显。例如,在生物监测技术方面我国应用较少,对于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监测水平,与发达国家全覆盖的监测模式和监测水平存在差距。由此可知,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立还尚未完成,导致水环境监测数据得不到有效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对有效水质监测数据的极大浪费。
4 地表水水质监测对策分析
4.1 监测制度采取优先的方式
对于地表水水质监测必须采取监测制度优先的方式,做到适当调节指标的监测频率。对于水环境必须加强优先监测分析,其分析依据主要为区域内污染种类、水功能区的划分以及污染数量的动态变化,做到实时调节监测方案,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化选取,强化水质监测的统一管理,发挥流域监测管理的实质性作用,将地表水水质监测制度逐渐完善和强化。对于水质监测而言,必须加强科学性与合理性操作与分析,强化水质中污染物形态的研究分析。与此同时,可以适当对有机污染的监测指标进行增添调节处理,而在长时间未监测出问题或标准指标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次数的适当减少,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的高效运行,避免因技术失误等因素而造成的繁重工作影响。
4.2 监测方式采用多方位模式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科学有效的技术推动作用下,常规水质监测的方法不断增加,水质监测设备的使用越发普遍,自动监测技术发展趋势也越发明显。对于地表水水质监测,有效的进行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将各种监测方式的优势充分发挥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如地表水水质监测中,可采用自动监测、人工监测与污染源监控之间的有效结合,将水质监测效果充分发挥,达到最大化地实现水质监测方式的资源整合,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的高效率运行。当进行有机碳、溶解氧等综合类项目的监测时,需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充分利用自动监测方式完成科学有效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实现多方位的监测方式运用。
4.3 监测方法采用传统与非传统结合
理化监测作为传统的监测方法,在物理指标获取方面较为容易,随着原子荧光法、原子吸收法、离子发射光谱及质谱法等方法的不断出现,我国已逐渐具备国际化的监测水平。加之近年来研发的便携式简易监测装置,该装置的出现对于挥发酚、NH3-N、氟化物、Cr6+、CODCr及硫化物的现场快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极大程度地将现场测量装置应用于实际,实现了传统与非传统监测方法的有效结合。笔者认为,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水流域跨省市交界断面监测管理不统一的问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做到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治理有效结合,真正实现全国性地表水环境监测跨省市网络化管理。与此同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生物监测、理化监测三者间综合应用,引进国外先进水质监测技术,并与我国地表水监测现状相结合,提高水质监测技术水平,可有效保障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长效有序发展。
5 结语
众所周知,在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我国虽在技术与方法上取得较大成果,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笔者认为,在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可将我国的水质监测与水文监测进行有效结合,可充分考虑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从而进行流域水质的正确评价。与此同时,将传统与非传统监测方法相结合,可有效发挥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法的最大限度,充分做好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在全国性监测网络系统的构建方面,必须加强监测制度的实施,以及有效监测管理的落实,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代表性,保障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清,顾俊强,徐诗琴等.水纹预警溯源技术在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15(1).
[2] 莫莉,陈丽华.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体系现状综述[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