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观察

2016-07-10 10:27金兰珍童丽琴施波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氮平羟色胺精神科

金兰珍,童丽琴,施波

(金华市第二医院 精神科四病区,浙江 金华 321017)

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观察

金兰珍Δ,童丽琴,施波

(金华市第二医院 精神科四病区,浙江 金华 321017)

目的 观察研究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四病区自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共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随访并记录2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治疗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χ2=6.222,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米氮平;心理干预;抑郁症;联合用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1]。以情绪低落、兴趣或乐趣缺乏、持续性疲劳、生活原动力低下为主要特征,常伴随紧张不安、失眠、早醒、体质量下降,周身不适等身心症状,因不能对身体造成直接危害而常常被忽视[2]。抑郁症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给患者极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还会导致患者自杀倾向明显增加。目前医学界对抑郁的具体发病机制仍然未完全了解,推测可能与遗传、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有关[3]。其治疗一般集中在抗焦虑治疗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多种,米氮平为临床常用一线抗抑郁药物,该药物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已在临床广泛应用[4]。目前的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在抑郁治疗中能发挥一定治疗效果,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比较确切[5]。本研究采用药物米氮平与心里干预联合方案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以期观察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四病区自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共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55~75岁,平均(64.5±4.8)岁,病程3月~57月,平均(24.5±9.8)月。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57~76岁,平均(64.9±4.5)岁,病程4月~56月,平均(25.1±9.5)月。2组纳入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考第3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6]中有关抑郁症的诊断要点,具体包括:①患者集中注意及注意的能力降低;②睡眠障碍;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④自感前途暗淡悲观;⑤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自我评价降低;⑦食欲下降。纳入标准:①符合抑郁症诊断;②年龄大于55岁,小于80岁的老年患者;③病程发作呈慢性进展;④无精神病性质的抑郁或焦虑病史,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且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急抑郁或焦虑急性发作期的患者;②2周内有抗抑郁或抗焦虑治疗史的患者;③不能配合治疗或遵医嘱差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治疗:对照组给予米氮平(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01,15 mg*10 s)治疗,口服,1次/天,首次服药剂量为每次15 mg,后逐步加大剂量以达最佳疗效,每天最高剂量不超过45 mg,疗程8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从4个方面给予心理干预治疗:①心理治疗;②认知行为治疗;③人际治疗及家庭治疗;④精神动力学治疗。治疗过程中随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对患者抑郁进行评估。

1.2.2 指标检测:①血清HCY、hs-CRP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酶联免疫试剂盒由南京德铁公司提供。HAMD评分:严重抑郁≥35分;轻或中等度的抑郁≥20;没有抑郁症状<8分。

1.2.3 疗效评定:根据治疗8周后 HAMD减分率来判断疗效。①治愈:减分率≥75%;②显效:50%≤减分率<75%;③好转:25% ≤减分率<50%;④无效:减分率<2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分析 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HAMD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225 91±3 2417 16±2 35 观察组4226 01±3 279 25±1 79∗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2组患者治疗前HCY、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s)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2.3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分析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χ2=6.222,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疗效比较[n(%)]

*P<0.05,与对照组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过程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主要包括嗜睡、头晕、恶性呕吐、口干、乏力等,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

3 讨论

我国每年新发抑郁患者众多,如何有效治疗抑郁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研究发现[7],抑郁的产生与体内五羟色胺及肾上腺素等的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五羟色胺本质上是一种蛋白子活性分子即吲哚衍生物,该活性分子由大脑细胞组织分泌,广泛存在于但脑皮质或神经细胞内[8]。该物质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可作为神经细胞间神经递质传递神经信号,也可作为体内奖赏系统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9]。抑郁患者体内五羟色胺的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这表明五羟色胺的减少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焦虑发生的一个重要病因之一。

米氮平为临床抗抑郁一线药,临床应用广泛,其作用机理为选择性作用于体内活性物质五羟色胺[10]。该药物可结合神经细胞突触前膜运载五羟色胺的相关通道蛋白,拮抗五羟色胺的再摄取,导致非分泌性增加的突触间质五羟色胺浓度增加[11]。五羟色胺浓度增加导致该物质介导的神经信号得到加强和放大,因此产生强大的抗抑郁能力。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在抑郁治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侯凤莲等[12]采用早期心理干预方式对抑郁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缩短治疗疗程,促进患者康复。朱萍等[13]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抑郁发现,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用药8周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观察组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后抑郁症状明显缓解,且患者程度优于单独应用米氮平的对照组。本文采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为治疗效果评价的客观指标,钱志平等[14]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抑郁症患者的关系中指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抑郁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安振国等[15]在研究血清HCY和hs-CRP与抑郁关系中也指出抑郁的发生与血清高CRP与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明显相关。本文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2种治疗方案均取得了明显治疗效果,但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则提示在米氮平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抑郁症治疗。治疗2组患者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例,包括主要为嗜睡、头晕、恶性呕吐、口干、乏力等,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提示2种治疗方案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抗抑郁治疗为长时程、系统治疗,本文仅研究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的近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未进行长周期的随访观察,因此未观察联合用药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1] 王向群.关注抑郁症的临床治愈[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9):1361-1362.

[2]毕秀华,宋云,秦竹.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64-66.

[3]卢恬,屠洁,王立平.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先进技术研究通报,2009,30(1):57-59.

[4]蒋陆平.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92-793.

[5]王春雁,张琳,魏安.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18(6):830-833.

[6]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侯彩兰,贾福军,陈佐明,等.重性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P物质、神经肽Y、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9(4):198-201.

[8]张国芳,侯钢.五羟色胺与抑郁症自杀的分子遗传学[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11(2):92-94.

[9]汪洋,王大勇.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调控机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11(9):956-960.

[10]刘晓东,朱兴义.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13,15(3):176.

[11]司天梅.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46(2):116-117.

[12]侯凤莲,梁翠娥.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19(2):124-126.

[13]朱萍,姜苏华,崔红梅,等.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的作用[J].青岛医药卫生,2007,39(4):244-246.

[14]钱志平,程容,何玉琪.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与抑郁症患者的关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2):3510.

[15]安振国,李召芳,杨文东.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检测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1-12.

(编校:王俨俨)

Observation on mirtazapin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reating depression

JIN Lan-zhenΔ, TONG Li-qin, SHI Bo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nhua, Jinhua 321017,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mirtazapin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Methods84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epression from March 2012 to May 2015 in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nhu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mirtazapine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homocysteine (HCY) and hs-CRP were followed up and efficacy was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HAMD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the HCY, hs-CRP levels in obserc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total efficac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95.24% vs.76.19%;χ2=6.222,P<0.05).There were 6 case with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but not severe.ConclusionMirtazapin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as the exact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depression with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mirtazapin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drug combination

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2015KYB406)

金兰珍,通信作者,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及精神科临床护理,E-mail: 3069721268@qq.com。

R749.41

A

1005-1678(2016)01-0111-03

猜你喜欢
氮平羟色胺精神科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缓解抑郁 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