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立
摘 要:裘毓芳是近代女性先觉者中佼佼者,她既是早期最具影响力白话报主编,又是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主笔。梳理文史资料可知,裘毓芳以启蒙民众、启蒙女性的时代共识为己任,坚持为启迪民智、妇女解放、变法图强而办报。其“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正体现了报人之公器精神。
关键词:裘毓芳;白话报;启民智;妇女解放;公器精神
中图分类号:K82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74-01
19世纪20世纪之交,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加速封建专制统治崩塌,新闻事业和女权运动日益蓬勃,风云变幻时代背景下,一批女报人和妇女报刊开始登上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舞台。
裘毓芳是早期从事报业活动的女杰代表,戈公振1926年在《中国报史学》中称其为报界女子第一人。1898年《无锡白话报》是裘毓芳办报活动的起点,第5-6期后并后,该报更名为《中国官音白话报》,面向全国号召宇内。集主创及主编于一身的女报人裘毓芳以笔为武器,通过报刊推白话启民智、宣传维新变法,将无锡第一张报纸打造成了维新时期最具影响力白话报。
一、倡导变革的舆论先锋
受梁启超、叔父裘廷梁等维新思想影响,裘毓芳主张“演报”时取“西政西艺”,取“足以药石我”的外国论说。怀着以新学救国的志向,这位通晓中外历史现状,文笔极好,又善英语的才女裘毓芳积极演绎外国先进论说。她曾将《万国公报》李提摩太的《俄皇彼得变法记》演绎并刊登,隐喻光绪皇帝受制于慈禧太后的政治现实,意在为光绪独立掌权,推行新政进行舆论造势。她还翻译了《日本变法记》《印度记》,积极介绍他国变法维新史:
日本尊贵的人家 分作三等……百姓也穷极 风俗也陋极 五大洲各国说着日本 没一国不看轻他 到如今 日本国忽然强起来 你道是什么缘故呢 一是改变了国里的政事 一是改变了交涉外国的事务 日本人都说这是维新的治法……
国家危亡之际,裘毓芳力图通过办报唤醒人们变法图强,破封建转风气。她以白话为维新之本,用通俗白话文启发普通大众,为维新变法争取更广泛的支持。百日维新时,她新辟“上谕恭注”一栏,刊登光绪皇帝关于维新变法的谕旨,“通上下之故”阐释改革建议,为变法广宣传造舆论。
二、办白话报,启民智传新知
《无锡白话报·序》道出了裘廷梁与裘毓芳的办报初衷,“谋国大计,当尽天下之民而智之”,而“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
裘毓芳将中西方经典译成白话刊登在报纸上。她演写的《海国妙喻》是《伊索寓言》首个白话版本。用传统章回体改写的标题《献宝石国王供做贼》《挖金蛋苯伯急求财》和《猪寻柿痴心掘地》《狗抢肉见影入河》等工整押韵,降低了读者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麦哲伦探地》、《蒙哥巴克探地》、《富兰克林探北极》是她用白话演写的科学故事,拓展了国人视野。《化学启蒙》中,裘毓芳较早引入科学实验科普化学常识:
第一试验 是拿一根铁丝 梢头屈湾一点 像钩子一样 把蜡烛顶在钩上 放在玻璃瓶里……炭气与各样气 眼睛是分别不出的 只有火遇着了炭气就要灭 蜡油的性子 一烧就变炭气 蜡烛初点时亮 是瓶里只有空气 烛光渐渐缩小 是炭气多空气少了 后来满瓶都是炭气 烛自然灭了 所以知没有空气 火是不会烧着 遇了炭气 火也不会烧着的……
鲁迅赞裘毓芳“将文字交给大众”;裘廷梁在家书中称她“白话高手”,评其忠于译事,逐字逐句不失丝毫真相。《报学季刊》肯定《中国官音白话报》推广白话的意义:按中国白话文字之提倡,并非始于胡适……当推认此报为时代先觉者,亦不为过。在以往,无论诗,词,赋,不少白话,然并未有旗帜鲜明的倡导。此刊内容,为一种明显之通俗文字,其新闻栏内有‘白话大行一篇……”
三、女性解放运动先觉者与宣传者
1898年7月《女学报》开启中国史上女性办报先河,裘毓芳任主笔,与康同薇、李惠仙等知识女性将《女学报》看作“救我二万万人得平权的起点”,宣扬男女平等,提倡女子参政、婚姻与教育自由等,推动解放妇女运动。
她在《女学报》发表的《论女学堂当与男学堂并重》指出国家贫弱与财富“匮于无用之男子者固多,匮于坐食之女子者尤倍之也”密切相关;批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主张“开女子谋生之学,减男子分利之忧,为国家生利之助”,裘毓芳认为有知识的独立女性和男性一样,能从工从商、从医从文。
文人皆迫于政治压力以化名署名时,裘毓芳实名登报,用行动反抗政治压力与旧社会眼光,向封建礼教发起挑战。她亦强调女子在民族危亡中的历史责任,号召妇女觉醒。在裘毓芳等号召下,中国新式女子教育于晚清之际兴起,规模日渐扩大。
参考文献:
[1]裘毓芳.日本变法记[J].中国官音白话报,1898(22).
[2]裘毓芳.化学启蒙[J].中国官音白话报,1898(24).
[3]平在.中国官音白话报[J].报学季刊,1935年(01).
[4]裘毓芳.论女学堂当与男学堂并重[J].女学报,18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