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2016-07-09 21:25雷莉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

雷莉

【摘要】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应用,而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必将纵贯整个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两种语言的差异与碰撞不可避免,不同文化之间又有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必将在跨文化交际的传承和发展功不可没。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跨文化交际

纵观历史,萨姆瓦等学者总结出七个被大多数人认同的特点:文化是习得的;文化是世代传承的;文化是以文字符号为基础的;文化是变化的;文化具有整体性;文化具有民族中心主义倾向;文化具有适应性。文化学研究者还指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即文化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

文化,就其内涵,宏观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观念文化—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等;2.制度文化—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3.物质文化—服装、饮食、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际首先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当双方语言不同,文化障碍尤为明显。即便是相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也会带来各个层面的语言障碍。即便是互相具有共同的语言,双方文化不同,语言障碍仍然会在词汇、发音、语义概念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问题的各个层面产生。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门外语课程,如何将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责无旁贷。Kramsch认为,文化不是游离于语言学习之外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它附属于听、说、读、写的教学。文化与语言学习是血脉相融的,须臾不离地对学习者认识世界的能力提出挑战,使其幡然醒悟自身交际能力的局限性。

文化是世界财富的源泉,人类发展的动力。1998年联合国组织召开了以“文化政策促进发展”为议题的各国政府会议,并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世界经济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纽约联邦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雷·罗森也明确指出,“我们的经济将向何处发展?——那就是文化。”美国着名的经济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也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

文化全球化是客观且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全球化并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或“文化霸权主义”。在整个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哪个民族,只有积极并与时俱进地融入全球化文化,才能在文化全球化整体进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和现代性,才能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一起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再创新,正面临着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把握好这一点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有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认识与接受,甚至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也来自于中国文化元素,充分证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不断发展壮大的事实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顽强生命力与竞争力。

语言,信息传播的工具、载体和符号,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尺。美国之所以能够将各种文化产品连同价值理念与生活方式推向世界的各个角落,除了国力的支撑,语言上的绝对优势不容置疑。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核心所在,更是彼此理解和认同的关键,语言所到之处,它所负载的文化价值观如影随形,“语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以微小到不可见的方式达到最神奇的效果。

文化,作为总多人文学科的研究范畴之一,其内容应该作为教学内容渗透于语言教学之中,实现以培养语言应用技能为目的,以跨文化交际知识为内容的教学要求。

最初的外语教学,旨在满足少数精英人士阅读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需要,涵盖一些宗教书籍。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外语教学的主要材料即文学作品,因其丰富的内容最大程度上反映现实。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即为了解文化的过程。随着外语教学的普及和听说能力的要求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翻译逐渐不再成为学习外国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对目的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的探索使得英美概况等课程应运而生。

一百多年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经历了从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再到现在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主要阶段。

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在外语教育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它拓展了外语教学法的思路,丰富了外语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效果,对国际文化交流、政治沟通、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一体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当跨文化交际学揭示了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关系以后,语言教学专家们认识到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因素,外语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因此外语教学具有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巨大潜力。

世界各地的众多学者集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之大成,构建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反之,跨文化交际学影响、丰富和发展传统学科,新生代的跨文化经济学、跨文化语用、跨文化传播学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藉此,其学术领价值得以证明。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许国璋先生1982年在《现代外语》发表的题目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的论文开创先河。

外语教学与文化水乳交融。各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和语言环境不尽相同,其外语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化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发展轨迹大体相同,反映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