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化作为一种全译求化机制,是应原文语用再现和语义传达之需进行的语形移动,遵循“移形不易意不变值”的原则,即移动原文语形,力求不易动其语义,不改变其语用。移化机制符合信息传递的质量守恒定律,分为原形移化、有形移化和无形移化三种主要类型,根据操作单位如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等和具体语言环境进一步分为若干具体类别。
关键词:移化;原形移化;有形移化;无形移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6)02-0061-09
1. 移化机制的内涵
译界学者汲取语言学界有关“移位”的丰硕成果,将“移位”、“语序调整”或“换序”作为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探讨如何处理汉外互译中的语序差异,代表性成果如黄忠廉、李亚舒(2004: 48-49)的语序转换、黄忠廉等(2009: 56-67)的移译、余承法(2014: 129-168)的移译,等等,将研究植根于汉英全译实践,通过译例探讨这种全译策略或方法的原则、类型和技巧。基于此,本文将移化确立为一种全译求化机制,并定义为“译者应原文语用再现和语义传达之需进行语形移动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程序、手段、策略、方法之间相互组合和相互联系的全译行为”。移化机制遵循“移形不易意不变值”的操作原则,即移动原文语形,不易动其语义,不改变语用。
杨承淑(2002)根据乔姆斯基经济性原则中对“移位”的明确规定,提出同传的“顺译”操作,强调“移位”的五个原则:能不移位就不移位,能拖延移位就尽量拖延,能减少移位就尽量减少,移位的数量能少则少,移位的距离能短则短。英汉互译时,需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结构和语序,尽可能地跟原文形成对应,无法对应时才进行少量、省力、短距、必要的语序调整,因此移化机制是迫不得已的强制性操作。根据原语单位在译语中的移动方式,移化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原形移化、有形移化和无形移化。
2. 原形移化
2.1 原形移化的界定
原形移化,指将原文单位的音形原封不动地移入译语,这是最省力、最经济的移位,多用于亲属语言之间。汉外语言之间偶尔借用对方的词汇,多限于专有名词、科技名词和缩略语,因为表意的方块汉字和形态变化丰富的拼音文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像印欧语言之间的移入那样方便、自由。零翻译作为一种全译技巧,是原形移化的具体运用。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中国知网中以“零翻译”为题名的论文124篇,涉及其原因、手段、本质、类型、作用等,但术语不统一,内涵模糊,外延不清,且多限于形而下的操作层面。鉴于此,本文采用“原形移化”这一概念,进一步考察这种求化机制类型。
2.2 原形移化的理据
运用原形移化,是因为原文单位表达的是原语文化特有而译语文化缺失的事物,在译语中无相应的表达形式,意译可能费力不讨好,失去原语新鲜事物的活力,音译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将声音和拼写原封不动地移入译语,既能保留原语的异域特色,又能丰富译语词汇。原形移化在汉外互译中较少运用,这是因为汉字和外语单词在音形上无法匹配,如Google公司在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留原名,尽管采用音译“谷歌”,但还是经常拼写为“Google谷歌”。理论上,原语中的词、短语、小句、复句和句群等语言单位都可直接移入译语;实践中,操作最多的是词,其次是短语,句子及以上语言单位如果原封不动地移入,笔译时可做到文字搬家,读者能勉强接受,但口译时就会让听众不知所云,导致理解障碍。
2.3 原形移化的次类
根据操作的语言单位,可将原形移化细分为词的原形移化和缩略语的原形移化。
2.3.1 词的原形移化
词的原形移化,指将原语中某词的音形直接移入译语,以名词居多。初次引介专有名词时,译语中没有表达该事物的对应词,意译可能让人不知所云,音译可能因发音不同而导致译名混乱(如英格兰足球明星Beckham在中国有几个译名,根据普通话和粤语发音译成的“贝克汉姆”和“壁咸”没有任何关联),译者尤其是口译员难以在短时间内确定恰当译名。在不妨碍交流的前提下可考虑直接原样引进,既省时省力,又保留异国情调,但只有跟一小部分人群相关的文化“物体”或概念才能原形移化(Newmark, 1998: 81-82)。原语中表达新兴发明、物体、器具、方法、工艺等的普通名词,以及由专有名词演变而来的普通名词,有时需要原形移化。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频繁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数量大、范围广、速度快,一些英语单词如hip-hop、PowerPoint、Mac book等直接出现在媒体和网络中,这属于典型的词的原形移化,但方块汉字中夹杂英语单词多少让人刺耳胀目。从汉语发展的趋势来看,原形移化的名词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正如风靡一时的纯音译词“赛恩斯、烟士批里纯”已被“科学、灵感”等意译词替代。另一方面,英语类语言借用汉语词语时,借走的只是拼音而非汉字,如toufu、taiji、dama等,采用的是音译而非零翻译,属于原“音”移化而非原“形”移化,这跟欧洲语言之间的原形移化或借词有所区别。
2.3.2 缩略语的原形移化
缩略语原形移化,指将原语缩略语的音形原封不动地移入译语,理论上遵循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提供足量的、不多不少的信息)和方式准则(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辞达而已”、“言以简为贵”),实践中遵循行业规范,为业内人士喜闻乐见。近年来,汉语在吸收外来缩略语时较多采用原形移化,如GDP、GRE、SUV等作为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虽然省时省事,但太多、太泛就会影响汉语的规范和纯洁,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0年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新闻字幕中不再使用NBA、CPI、APEC之类的英语缩略词,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规定:“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广播电台、电视台……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3. 有形移化
3.1 有形移化的界定
有形移化,指根据译语句法结构和修辞表达之需对原文单位进行显而易见的位置移动,局部上看是对原文单位的移位,整体上看是对原文句子结构的调序。语序是句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跟语言类型密切相关,是语用借助语义、外化于语形的突出表现,也是言语交际者思维模式的一种反映。汉英的语序既有相同之处,如总体上都采用S-V-O结构,但在具体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全译中有时需要移位。
3.2 有形移化的理据
有形移化,是最典型、最常见的移化类型,表层原因是汉外语言用于再现同一语用、表达同一语义时采用不同的语形和语序,深层原因是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引起语言表达习惯尤其是句式安排的巨大差异。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马克思语)语言作为思维的重要工具,促进其形成和发展,语言单位中的词、短语、小句跟思维单位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形成对应,语言单位的不同排序反映了思维单位的不同组织路径和习惯的差异;另一方面,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和了解文化的桥梁,作为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与汉英表达顺序密切相关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3.2.1 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长期的小农经济让中国人意识到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自然的恩赐和集体的智慧,从天地交合、昼夜更替悟出“道法自然”的规律以及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意识(连淑能,2002)。这种综合思维强调顺其自然、身心合一、形神合一,以及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追求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境界,因此汉语的表达特点是“章法决定句法”、句法决定词法,常态顺序是先因后果、先条件后结论,先叙事后表态。西方自笛卡儿开创近代哲学以来,明确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划分,从事物的本质把握现象,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抽象事物分解为具体细节,逐渐形成分析思维。因此,英语类语言善于利用形合的长处,自由变换时空顺序和因果关系,描写事物时往往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部分到整体。因此,汉英互译时需要适时调整语序。
3.2.2 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
历史上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使得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具有唯圣、唯书、唯上的后馈性特征,善于引经据典、温故知新,注重回顾过去,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和较弱的空间意识(连淑能,2002)。这在遣词、造句、组段、谋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时空”、“世界”的构成本身就反映典型的先时间后地点的思维模式,“古今中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排列带有明显的厚古薄今、排外用中的致思倾向,句式安排多以时间为线索,句子向首部扩展,中间少用插入语,长篇小说采取章回叙事。反观西方,开放、流动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和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政治理想,使西方人的思维视野打破等级秩序,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这种超前意识在布局谋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句中多插入语,向尾部扩展,修饰语可前可后,从句可以出现在主句的前后,有时句子看似混乱无序,语篇看似时空错位,但显性的衔接手段能够表达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汉英互译时必须进行语序调整。
3.2.3 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中国人善于从主体意向出发对实践经验和内心体悟进行归纳、总结,从体到面,由线到点,点与点之间并列安排,彼此相对独立,难以构成一个体系,因而缺乏逻辑严密的演绎推理(连淑能,2002)。这种归纳思维表现在语言上,汉语是语序相对固定、重意合轻形合的分析型语言,语形外散而语义内聚。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形式逻辑对演绎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点与点之间形成派生关系,由点连线,由面结体,从有限走向无限。因此,英语是语序既固定(相对于俄语)又灵活(相对于汉语)、重形合轻意合的综合-分析型语言,句子结构犹如参天大树,同属于一个主干结构。因此,英汉互译时必须理顺句中的主从关系。
3.3 有形移化的次类
有形移化操作于语素、词、小句成分、小句等语言单位中,包含以下四个次类。
3.3.1 语素的有形移化
语素的有形移化,即语素移位,指在译文中对原文某词的构成语素进行调序,这是因为每种语言中词汇的结构及其构成规则不尽相同,尤其是词中语素的不同位序所决定的。
汉语构词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复合构词,构成语素是自由的,单用时是词,组合成词时是语素,换位后有时意义不变(如:演讲—讲演),有时意义发生改变(如:故事—事故),有时构成短语(如:上海—海上)。因此,语素的顺序在汉语构词中尤为重要。相当一部分汉语复合词从短语压缩而来,通常需要繁化成英语短语,这时可能涉及短语中词的移位,如:亲笔(亲自动笔)—write in ones own hand。另一方面,英语构词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派生构词,语素不是一个自足体,活动空间较小,位序受到规则竞争、词汇重心和词干交替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立于句法的词法体系(Stump, 2001: 1)。语素的位序变化可能导致词和短语的语形区分,但通常不会有较大的语义差别,如:rise up—uprising。英语派生词汉译时的语素移化包括:前缀后移,如:pre-history—史前;后缀前移,如:hostess—女主人。英语复合词尤其是由动词短语演变而来的动词或形容词,汉译时需要将动词性语素进行移位,如:wash ones brain→brainwash(洗脑);break the record→record-breaking(破纪录的)。
3.3.2 词的有形移化
词的有形移化,即词的移位,是指在译文中调整原文短语中词的顺序,这是因为汉语短语中词的排序主要遵循语义和语音原则,英语短语中词的排序主要受到语义和结构的制约。汉英联合短语之间存在顺序像似性(邓云华、储泽祥,2002),总体上存在相同的认知基础和次序(卢卫中,2002),互译时通常不需要调整顺序,但也存在语序不一致的情况,互译时需移位,如:东西南北—north, south, east and west,Barack Obama, the 44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美国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偏正型短语的构成,汉语通常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英语则比较灵活,修饰语为词时大多前置,修饰语为短语时通常后置。语序不同的英汉短语互译时需要移位,如:log in to My Account by pasting in your password from the email—通过粘贴邮箱中(收到的)密码登录到“我的账户”。
3.3.3 小句成分的有形移化
小句成分的有形移化,即小句成分的移位,是指在译文中移动原文小句成分的空间位置。小句包括为独立小句(即<简>单句)和非独立小句(即复<合>句中的分句),为了封闭范围,本文仅以(简)单句为例。在句法结构上,汉英句中主干部分主、谓、宾的常态顺序完全一致,但枝干部分定、状、补的顺序不尽相同,互译时需要移位。例如:
(1)There were a king with a large jaw and a queen with a plain face, on the throne of England. 英格兰宝座上有一个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个面貌平庸的王后。(《双城记》英汉对照版)
(2)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number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Workforce Development, there are now 7,600 more private sector jobs in Wisconsin than there were before the recession. 根据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初步统计,威斯康星州私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比经济萧条时期多7600个。(拙例)
例(1),用作后置定语的介词短语with a large jaw 和 with a plain face、作后置状语的介词短语on the throne of England分别译成前置定语“大下巴的”、“面貌平庸的”、前置状语“英格兰宝座上”。例(2),原文句中的后置定语from the Department of Workforce Development和后置状语 than there were before the recession汉译时都进行了前移。
另外,汉英中表达否定、疑问和倒装等句子成分在语形、语义、语用上存在一定差异,互译时需要根据译语的表达习惯加以调整。。例如:
(3)No plant can grow without sunshine.(英谚)没有阳光,植物无法生长。
(4)王母问道:“你等摘了多少蟠桃?” (《西游记》)“How many peaches did you pick?” the Queen Mother asked. (杨宪益、戴乃迭译)
(5)What fine food we treated ourselves to with our meager allowances! (Amy Tan: The Joy Luck Club)看,以我们菲薄的经济力量,却能吃上这么好的东西! (程乃珊、严映薇译)
例(3),原文中修饰主语的否定词no,在译文中成为修饰谓语的副词“无法”;例(4),原文中修饰宾语的疑问词“多少”,成为译文句首的疑问词how many;例(5),原文中倒装的句首宾语,在译文中回位到句末,成为正常语序,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3.4 小句的有形移化
小句的有形移化,即小句移位,指根据原文语用再现和语义传递的需要,结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移动原文小句在译文的位置,这是因为汉英小句的类型、结构、位置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既然小句包括独立小句(即单句)和非独立小句(即复句中的分句),小句移化包括句群中的单句移化和复句中的分句移化。
单句移化往往不是单独操作,通常涉及句群内部的一系列调整,如将原文单句转化为译文短语或词,从而将原文句群合化为译文复句或单句。例如:
(6)在这个年头儿,不愁没有人请你吃饭,只是人不让你用本领来换饭吃。这是一种苦闷。(钱锺书《吃饭》)In times like these I dont have to worry for lack of dinner invitations; I just find it depressing that people dont let one use ones talents to earn a meal. (Christopher Rea译)
例(6),中文句群的单句“这是一种苦闷”是对前面一句陈述内容发表的一种评论。译者将其转化为短语find it depressing并前移,而将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后置,这里单句移化伴随单句的短语化和句群的复句化。
汉语复句通常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英语复句的从句可位于主句前后,以前置居多。汉译英时,通常需要将汉语复句的从句后移;英译汉时,需要将从句前移。跟单句移化类似,分句移化有时需要将原文短语繁化为译文分句,从而将原文复句分化为译文句群;或反之;或将原文分句转化为译文中另外一种类型的从句,根据译语中从句的常态位置加以移位。例如:
(7)It was a circumstance to be noted, on the summer morning when our story begins its course, that the women, of whom there were several in the crowd, appeared to take a peculiar interest in whatever penal infliction might be expected to ensue.就在我们的故事发生的那个夏天的早晨,有一情况颇值一书:挤在人群中的好几位妇女,看来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刑罚那抱有特殊的兴趣。(卢伟: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
例(7),英文的主句为It was a circumstance to be noted,其中的时间状语带有定语从句;在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中,主语the women后带有定语从句,复合谓语后appeared to take a peculiar interest in带有宾语从句。译者将带有定语从句的时间状语前移到句首,the women后的定语从句简化为短语并前移,谓语take a particular interest in…后译为“对……抱有特殊的兴趣”,并将whatever引导的宾语从句迁移到动词“抱有”之前。
4. 无形移化
4.1 无形移化的界定
无形移化,即语义引申,是以往全译实践和教学中提到的引申方法或技巧,指在理解原语单位(主要是词和短语)本义的基础上,挖掘它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新义,摆脱原语形式的束缚,用恰当的译文形式表达出来。换言之,译者运用“化”的无形变化之义,通过原文有形的语言符号,理解其特定、无形的语境意义,外化为不同的译文语形,原语单位从表层的有形到深层语义的无形,再到译语单位的有形,虽经“改头换面”,但无形的语义始终不变,即:“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故我”。(钱锺书,2002: 77)
4.2 无形移化的理据
无形移化的理据主要在于中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不同。中国的农耕民族具有发达的形象思维,广泛借助形象类比来认识主客观世界,体现在汉语的象形造字、中国文化的“观象制器”、中医的“观面察色”、天文历法的“观象授时”、美学中的“意象”等诸多方面。这种具体的形象思维反映在语言运用中,汉语多用形象、具体、实指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少用表达抽象概念和虚指意义的词。另一方面,西方的游牧民族或海洋民族在与自然抗争、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以认知、探究客观世界为目的,以分类为主要方法,试图从物象的类别和个性去认识万物的共相和共性,进而上升为纯粹的抽象概括和理论思辨,注重以概念为核心、以“意”为重点来描述主客观世界。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反映在语言中,出现了众多由形容词或动词派生而来的、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因此,汉英互译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恰当的语义引申,尤其是要注意概念意义的宽与泛、虚与实的变换。
4.3 无形移化的次类
无形移化实际上是量的消失和质的转移,即原语单位在获得语境意义的过程中逐渐远离其本义、丧失其语形,无形移化围绕语形-语义-语用三角之间的循环互动,操作过程包括:从原文语形出发,结合其指称意义考察言内意义和言外意义之间的关系,探究其特定的文化含义、修辞含义和语境含义,再经过语际的思维转换、文化移植和概念替换,最后在译语中寻找恰当的表达形式。根据中西语言表达尤其是词汇运用的不同倾向,结合原语单位的语义变迁流程,可将无形移化细分为四个次类:窄化、宽化、实化、虚化。
4.3.1 窄化
窄化,即专业化引申,指基于原语单位抽象、宽泛的含义,结合涉及的学科专业和具体语境,理解其经过压缩的概念外延和丰富的学科内涵,外化为译语中明确、具体的表达形式。有些科技词语本来属于共核词汇,但在某一学科领域,尤其是在上下文语境中获得了特定的专业性含义,全译时必须借助语形-语义层面的多次考察和验证,挖掘其本质、核心的概念含义,在译语中选择或创造恰当的表达形式。如:名词subject的本义是指谈话涉及的“主题、话题、题目”(例8A),某人作为一本传记的“话题”就是“传主”(例8B),用于指称知识领域成为“学科、科目”(例8C),用于文艺引申为“表现对象或题材”(例8D),用于科学试验成为“实验对象”(例8E),用于语法学概念则专业化为“主语”(例8F)。
(8A) Climate change is still very much a subject for debate.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8B) Nelson Mandela is the subject of a new biography.纳尔逊曼德拉是一本新传记的传主。
(8C) Biology and English are my favorite subjects.生物学和英语是我最喜欢的两门课。
(8D) Classical landscapes were a popular subject with many 18-century painters.古典风景是18世纪多画家所喜欢的表现题材。
(8E) We need male subjects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25 for the experiment.我们需要18至25岁之间的男性来接受试验。
(8F)“The tree”is the subject in the sentence “The tree was blown in the storm”.The tree是句子The tree was blown in the storm中的主语。(所有译例源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第1760页)
4.3.2 宽化
宽化,即普通化引申,跟窄化相反,指基于原语单位(多为专有名词)具体、明确的所指,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其扩大的概念外延和缩小的内涵,用译语中抽象、概括的词语加以表达。每种语言都积淀了相当一部分由专有名词演变而来的普通名词,最初指称独一无二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特称意义逐渐泛化为普通意义。如果只译出其本义并保留其形,译语受众一时难以理解或接受,就必须摆脱语形的束缚,用通俗易懂的译语词汇表达其宽泛的含义,确保译文简明可读。例如:
(9)She has written a huge and compelling family saga.她写出一部篇幅宏大、扣人心弦的家族小说。(《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533页)
(10)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It is for the peasants themselves to cast aside the idols, pull down the temples to the martyred virgins and the arches to the chaste and faithful widows; it is wrong for anybody else to do it for them. (卢伟: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
例9,Saga音译为“萨迦”,普通化的名词saga泛指古代挪威或冰岛讲述冒险经历和英雄业绩的长篇小说,引申为“长篇故事或小说”,a huge saga译成“一部篇幅宏大的小说”即可,加上“长篇”则为赘余;例10,“菩萨”原为佛教术语,本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后来泛指佛和某些神,比喻心肠慈善的人。例中的“菩萨”实际上是旧中国农民供奉的一尊偶像,因而需要泛化为idols。
4.3.3 实化
实化,即具体化引申,指结合具体语境将原语单位笼统、抽象的含义,用译语中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出来。由无形移化的理据可知,实化多用于英汉全译,可以通行文、添文采。英语拥有大量由形容词、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或者由介词、副词转化而来的名词,这种名词化导致表达的抽象化,指称笼统,含义模糊。跟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明确,大多数名词都可表达五官感触的概念意义。因此,英译汉时,通常需要将原文词语表达的笼统、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形象的语义引申,即化虚为实,包括:1)增加范畴名词,明确英语抽象名词表达的动作、行为、情态、现象、属性等范畴,如:the backwardness of rural areas—农村地区的落后状况;2)发挥汉语的动词优势,用动词替换抽象名词,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3)运用生动形象的四字成语,表达英语词语的抽象意义,如:make secret overtures to sb.—暗送秋波。
4.3.4 虚化
虚化,即抽象化引申,跟实化相反,指原语单位在具体语境中失去其形象可感、具体可知的含义,需要译者进行模糊理解和抽象概括,并用译语中正确、恰当的形式再现出来。由无形移化的理据可知,虚化多用于汉译英,可以去梗除结,确保译文通畅、可读。汉语中有时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人或事的属性、特征、状态,这些词语带有很强的民族色彩或特定的文化涵义,直译可能牵强附会,导致译语受众无法明白其含义、无法领会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必须透过这些词语的字面意义引申出抽象的概念,挖掘它们表达的本质含义,以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满足译文修辞达意的需要。例如:
(11)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译文A:No ivory issues from the mouth of a dog.
译文B: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dog but bark?
译文C:No decent words come from the mouth of a bad person.
译文D: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
例11,“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是典型的比喻用法。译文A是直译,若不提供特定的上下文背景,普通英语读者很难理解其真实含义;译文B保留“狗”的形象,用bark替换“象牙”,开始虚化;译文C将“狗”和“象牙”分别替换为a bad person和decent words,虚化程度加深;译文D将“狗嘴”和“象牙”进一步抽象、虚化为filthy mouth和decent language。
5. 结论
运用移化机制时,“移”不是简单地将原语移入译语,而是改变原语单位的空间位置或进行语义引申,“移”是手段和过程,“化”是目的和结果。原形移化是对原文语形原封不动的移动,操作单位多为名词,包括专有名词、表达新生事物的普通名词以及缩略语,虽然省时省力,但在汉外互译中不宜过多采用,否则这种“移”而未“译”的偷懒作法无法实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有形移化是是典型的、显见的位置移动,操作单位是语素、词、短语、小句和复句,包括移动单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干部分以及复句中的从句,有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尽可能遵循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同时符合译语的表达规范和习惯。无形移化从形式变动深入到语义引申,操作单位主要是词和短语(包括部分成语、谚语),在理解原语时开始变通其语形、引申其语义,在语际转化时需要考虑准确的概念转换或语义再现,最后外化为易于接受的译语形式。就语形变化而言,原形移化属于典型的“原封不动”,以原文语形的不变应对其在译语中语义的再生;有形移化是显而易见、变动幅度最大的移化类型;无形移化是最隐蔽、最间接的移化类型,以语形的变动应对语义的不变。就运用频率而言,有形移化运用得最多、最常见;无形移化次之,多用于原文中发生语义变迁的词语;原形移化运用最少,多限于表达新生事物的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或缩略语。
参 考 文 献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Stump, G. T.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A Theory of Paradigm Structur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邓云华、储泽祥.英汉联合短语的共性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25-29.
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黄忠廉 等.翻译方法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0-46、封三、封四.
卢 伟.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DB/OL]. http://tell.f3322.net/oechw/hanyu/data/ec-corpus/logon1.asp. (accessed 12/10/2015)
卢卫中.语序的认知基础[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5): 5-9.
钱锺书.七缀集[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杨承淑. 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 中国翻译,2002,(6): 29-34.
余承法.全译方法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Abstract: As a sublimation mechanism of complete translation, transposition is the movement of the source text (ST) language form in the target text (TT) aiming at reproducing the ST pragmatic value and conveying its semantic meaning. Transposition observes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moving the ST form without distorting its meaning and damaging its value”. It is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transposition of original forms, tangible transposition and intangible transposition, each falling into more-sub-types in terms of specific operational units and concrete contexts.
Key words: transposition; transposition of original forms; tangible transposition; intangible transposition
作者简介:余承法,男,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普拉特维尔校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430074
E-mail: victoryu2006@126.com
(责任编辑:胡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