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勇
“六一”前夕,接到采访全国劳模、中建电力公司总工程师李政的任务后,记者即刻从北京飞往深圳。
来接机的中建电力团委书记张远景抱歉地说:“原本约好李总工今天赶回深圳的,但我们公司在广西刚中标一个新的核电项目,事情太多,一两天赶不回来,我们明天飞南宁吧。”早得知李政是个忙人,没想到会这么忙!
劳模走进校园庆“六一”
5月20日下午三点半左右,终于到达目的地——广西防城港市。我们没有去工地,而是直接去了港口区阳光试验学校。张远景告诉记者,李总工下午要到这个学校办“联谊活动”,“这是我们公司的老传统,每到一个项目属地,都要和当地的部分学校搞‘雷锋学堂属地教育活动,今天我们正好赶上了。”
在二年级(一)班,记者见到了正在给学生们学生们讲课的李政。他个头不高,带着一副眼镜,说话时嘴角噙着笑,声音温和,没有一点架子,甚至还有点羞涩。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围着他、拥着他。
做游戏、讲雷锋故事、赠送《雷锋》杂志,李政勉励孩子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向雷锋叔叔学习,长大以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好人”。孩子们认真地听李政讲课,并不时地致以热烈的掌声。
一节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为表示对李政的喜欢和感谢,孩子们还亲手为他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40分钟的会议
5月21日上午八点二十五分,李政抱着一摞图纸和生产经理走进防城港核电站项目经理室。
项目部的办公室是临时借友邻公司的,一排有13间屋子的平房,小的有十几平方米,大的有二十多平方米,已经到岗的近70名管理人员都在这一排房间里办公。
李政和公司党委书记程惠敏、80后项目经理李光远开会研究临建房和仓库用地的选址及道路的整修事项。
他们用专业术语讨论了好久,似乎还有不同意见。看上去温文尔雅的李政,这时的语气完全不同于和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那样温和,他声音不大,但斩钉截铁。
一时间,会议的气氛有些紧张,大家时而沉默,时而各抒己见。
“这样好!这样好!就按总工说的吧。”随着程书记一阵轻松的笑声,会议讨论的内容有了最后结果,李政的意见最终被大家接纳了。
这时是九点零五分。
100分钟的泥泞勘查
九点十分,李政和生产经理带着一名技术员要去现场勘查地形。记者要求前往。在安保经理的允许下,记者换上了专用鞋子,穿上工作服和反光背心,带上安全帽。一走路才感到鞋子的沉重,比平时穿的鞋子要重一倍还多。
顺着项目部侧面的一条小道拐出去,进入相邻的一个空旷的像是旧工地的院子,里面杂草纵生,有的甚至没过膝盖。一台打孔机正在作业,一台挖掘机和一台铲车在旁边待命,几十名工人在不停地忙碌着。
李政三人在前面边走边测量着,技术员在图纸上不停地做着记录。考察完这个院子,他们又到邻近的山坡勘查。由于头一天刚刚下过一场暴雨,地上的黄泥巴直粘鞋子,山坡上的石块横七竖八挡着前行的步伐,随时都有被绊倒的风险。他们走走停停,不停地讨论着。他们走过的地方就是将来项目部的临建房和材料的仓库用地。据介绍,在建设的高峰期,将有两万多名工人齐上阵,光管理人员就有五六百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记者深知李政作为总工,肩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
十点五十分,勘查结束回到项目部。李政又把考察的情况向程书记做了简要汇报。
离开之前看看“核岛”
十一点零五分,李政要到“核岛”工地去看看,程书记和李经理一同前往。中建电力公司这次中的标段是核电土建工程部分,说白了,就是给核反应堆盖房子,盖成的房子就叫“核岛”,因为房子是给“核”住的,所以技术要求非常高。
李政后背的衣服上已经湿透了一片,但他似乎丝毫没有察觉。走路也是“核电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天天在工地上走,时间长了就成习惯了。李经理说,从项目部办公室到工地,一天几个来回都是正常的,有时一天要走二三十公里。
“核岛”负挖部分已经形成,一个大大的四方口子,有十几米深,看上去像一个深深的在建水库。李政对着图纸,不停地和同行人员商量着、讨论着。
这是李政上午的最后一项工作,但他依然一丝不苟,丝毫没有放松。
十一点五十分返回项目部。一个简单的盒饭后,李政立马要回深圳总部参加第二天的会议。因为深圳当天还有暴雨,怕飞机的时间不能确定,为了不耽搁会议,他要乘下午的高铁先到广州,再转车回深圳。
这半天的工作只是李政繁忙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总工程师,李政常年的工作特点就是“白加黑”“二加五”,一年到头,不是在工地上工作,就是在全国各个项目地之间来回奔跑,对他来说开会和出差的时间就算休息了。
责任编辑 马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