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工业摄影”,时至今日我对此最直接的视觉印象,仍然是第三套五元人民币上手持钢钎头戴护目镜的炼钢工人形象,与这个面值的纸币在当时的强大购买力挂钩,很有底气。“铁人王进喜”、歌手刘欢“从头再来”MV中的下岗工人、纪录片《铁西区》中火车穿浓雾而过的沈阳老工业区、电影《钢的琴》中底层工人的穷途末路、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中国技术人员与非洲居民友好相处的画面……在叙事或非叙事的视觉媒介中,工业、工人的视觉形象,始终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要求下塑造出来的,国内外莫不如此。说到“工业摄影”,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作为创作者的摄影师介入工业这个题材时,视觉方法、叙述主题、文化视角的参照背景也不同,当地的工业文化和摄影师的个人经历共同组成了他们的影像叙述,多元的工业文化产生多样的摄影表现,探讨这种影像是如何生成的,仍然回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本期专题我们选取在2016沈阳铁西国际工业大展中几位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并请这次大展国际部分的总策展人张国田先生撰文,谈谈国际工业摄影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