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校园服务入口的分析与选择
吴建明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如何选择校园服务入口是移动互联网校园环境建设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文章从移动互联网校园环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用户、内容和终端方面分析了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特点,然后对三种典型的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进行了比较,最后对一种选择基于微信的校园应用入口思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校园;入口
“互联网+”点燃了各行各业拥抱互联网的热情,也推动了全国进行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建设。与全国大多数校园一样,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创新创意正在不断出现在我们的校园中,其中最多的是对各种移动端应用软件的需求。从招生宣传到学生管理、从教学服务到生活保障,各种各样的移动端校园应用的研发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虽然众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方便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也紧密了学校与校友等的联系,但是,独立设计与开发的应用,难免在逻辑上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数据孤岛,造成数据共享和使用的障碍,甚至导致新生在一入校就要在手机上新增十数个应用,才能够充分享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校园生活便利。缺乏统一的入口协调规划[1],不仅出现了少有人问津的僵尸应用,给学校的开发推广维护带来很大的压力,也容易给校园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向校园用户提供一个怎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将成为每一个学校在决定建设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初期就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除了具有移动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使用等特性之外,还有着其自身的特点[2]。这些特点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在建设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时对应用入口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我们的用户体验。
1.1 用户的特点
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用户是学生和教师,是一群在一定时间段内相对固定的人群。他们通常都使用学号或工号来标识在他们在线下的活动。也就是说,只要关联学生的学号或教师的工号,不仅可以辨识一个具体的校园用户在线上的活动,也可以决定线上校园用户的线下真实性。这些校园用户中的青年,已经习惯了使用扫码、各种自动识别,而越来越远离早前的互联网用户常用的登录框,使得他们更能接受智能化的应用。
1.2 内容的特点
校园移动应用的内容主要来自学校、老师和学生,即内容的来源都非常具体。因此,对学校而言,在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提供的内容都需要目标明确,能够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同时,对于来自校园用户的信息和反馈,也应该能够悄无声息地将其对应到具体的对象,以便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向校园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3 终端的特点
使用校园移动应用的终端主要是手机,各种品牌、各种操作系统、各种屏幕尺寸、各种存储容量,几乎涵盖了市场上能够见到的所有型号。年轻人的好动和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使得我们主要的校园用户往往不会错过系统的升级、热门应用的安装,甚至不乏刷机的爱好者。因此,校园移动互联应用的开发需要能够适配几乎市场上所有的机型,并能够在以后的各种升级换代以后还能够使用,还不能过分占用我们最大量的校园青年用户折腾手机的空间。
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有别于普通移动互联网领域争得热火朝天的市场入口,也不同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门户网站,也不是以前的校园网站主页,而是能够在移动终端上帮助校园用户打开各种相关应用的端口,是手机上的校园一站式服务的智能大门。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现在常见的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2.1 包平台式入口
我们称之为包平台,是因为这种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类似一个文件夹,或是一个托盘,其中放置了我们的各种独立的移动应用,应用与包平台本身没有内在的联系。典型的如手机浏览器和轻应用(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将常用的Web App或手机网站添加其中。
图1 典型的包平台如手机浏览器和轻应用
这种入口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与原有校园互联网系统对接容易,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因为使用的是别人的应用,而且这个应用与校园应用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实际上包平台对提升校园用户的用户体验没有太多的帮助。又因为现成的包平台并不具有独占性,因此校园应用在包平台中缺乏整体感,很容易被其他移动应用干扰而减弱了被关注度。总之,包平台难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校园内的作用。
2.2 原生的App式入口
原生的App式入口是需要专门开发一个原生的校园应用,是度身定做的一个专门入口。通过此入口可以打开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各种校园相关的Native App,Hybrid App,Web App和手机网站。
原生的App式入口交互效果好,能够将所有的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组合成一个整体,也紧密了与各个校园应用之间的联系,可以将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入口必须要能够在每一个校园用户和潜在校园用户的手机上都能够顺畅地安装和运行。因此,除了需要相对较高的开发成本,可能保持与所有校园用户的手机软硬件的完美适配是这种入口需要面对的最大障碍。因此,如果学校没有较强的稳定开发维护团队和一定的资金实力,就需要慎重选择使用原生的App式入口了。
2.3 依托成熟的商业App做入口
成熟的商业App是指已经有着众多用户的商业移动互联应用。这一类的移动应用往往经过市场的检验,不仅被多数人所接受,而且,完全不存在持续更新解决App适配问题的担忧。依托成熟的商业App做入口,可以将校园移动应用的建设重点放在内容和服务上,能够充分体现移动互联网时代分工合作的特点。因此,借助成熟的商业App做入口,不仅成本低、速度快,维护使用方便,虽然存在一定的过度依赖风险,还是可以算得上是建设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的最佳选择了。
3.1 依托微信的理由
成熟的商业App很多,适合做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的一般需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要被广泛地用户接纳。广泛的用户基础,不仅代表这款商业App的成熟度,还能显示出支撑团队的实力,从而减少因技术问题影响校园入口的可能性。其次是技术开放的实力。入口不仅可以被定制,更为关键的是入口需要允许与后端各种可能的技术成果进行整合,这就需要有足够大的技术包容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较好的生命预期。App的业务模式是否具有生命活力,较高的用户留存率能持续多久,都将是我们选择最需要关心的因素。
微信作为一款成熟的商业App,不仅具有以上所有特点,还因为是一款成功的社交应用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校园用户每天的关注,更加适合成为校园应用入口的依托。
3.2 依托微信开发校园入口
3.2.1 微信号的准备
基于微信开发校园入口,需要注册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主要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三种,其中订阅号不支持高级接口权限,企业号最大只支持200名用户关注,因此选择服务号将更适合进行校园入口的开发。为了将微信公众号开发成与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一体的入口,我们一般还需要启用开发者模式,再向其中添加校园服务功能。
3.2.2 校园入口的结构
基于微信的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入口的结构包括微信公众号、入口服务器和入口数据库(如图2所示)。其中,微信公众号运行在微信App中,其界面菜单通过入口服务器定制,入口数据库中保存校园用户的OpenID以及关联的学号或工号。各种不同阶段不同技术开发的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都可以通过入口服务器添加进来,还能够在少量更新之后全面兼容以前的校园网络服务平台的数据。
图2 基于微信的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
3.2.3 校园入口的使用
基于微信建立了校园入口以后,校园用户只需要查找或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找到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入口。有了新的校园应用不需要下载安装,不需要额外的使用说明,即使校园应用更新升级也不需要在手机端重新下载。一旦绑定学号或工号,以后使用时,只要打开手机微信即可直接使用校园服务而无须再次的身份认证[3]。通过这样的校园入口,不仅可以在校园互联网环境中方便地传递文字,还可以在应用中使用图片、声音、视频甚至用户的地理位置等,使得校园应用的使用习惯完全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合理选择校园入口是进行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建设的重要工作。从用户体验出发,充分考虑校园的实际情况,顺应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经过比较和分析,再进行合理的选择。依据选择,才可能胸有成竹地全面展开校园应用的开发。这不仅是面子工程,也是关系到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
参与文献
[1] 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15-19.
[2] 张维昊,程海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校园信息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2):53-56.
[3] 郑兆华,彭金莲,邱锡光,程杰仁.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5):80-83.
Analysis and Selection of the Campus Service Entrance in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Wu Jianming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Suzhou, 215021, China
Abstract:How to choose the service entrance is a problem that must be face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user, content and terminal, and compares three kinds of typical campus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s, and finally introduces a campus application entrance base on WeChat as a case.
Key words:mobile internet; campus; entrance
收稿日期:2015-11-04
作者简介:吴建明,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信息系副主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3JSJG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