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的水墨之間
濃淡的水彩之間
明暗的油畫之間
每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都是沈平先生述說情懷的方式
天山、戈壁、沙中綠洲
高樓、街市、車水馬龍
每一幅藝術優秀作品
都是沈平先生心中不捨的場景
他,澹泊名利,廣結良緣
為人謙和,躬身於藝術之間
翱翔藝術天空 不拘藝術形式
我國著名工筆人物書畫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顧生岳先生在沈平先生的水墨畫作品集《水墨西部》的序中寫道:“當前,在藝術商品大潮的衝擊下,畫壇上彌漫着淡化生活,淡化藝術本旨,淡化美化工作者歷史使命感、熱衷於取巧圖利的歪風邪氣,浮躁低俗的作品比比皆是,而沈平卻能保持寧静的心態,埋頭於學術上的追求,為塑造一個净化的藝術世界而不懈努力,這是十分可貴的。”能獲得老師如此讚譽的沈平先生,又是何許人也?在藝術方面,他又有怎樣的造詣?
沈平先生,香港著名的水墨畫、水彩畫及油畫家。其畫作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内容,有邊疆的天廣地闆,少數民族的異域風情,亦有繁華都市的高樓林立,充滿生活氣息的安静一隅……其畫技不局限於某一種藝術形式,無論是水墨、水彩亦是油畫,都是手到擒來,同時能將幾種藝術形式融於一體,各取其長。例如:其水彩畫中能融入版畫的黑白灰之美,讓整個作品的表現形式和創作語言更為豐富和多樣化;其水彩畫巧妙地融入油畫的明暗與空間感,使其更加清麗靈動;而其油畫不失水彩的形神兼備,以粗獷雄渾,更顯虚實超然……
在藝術上的不懈追求,令他受到了業界的推薦,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香港美協副主席、香港畫家聯會副會長、香港水彩畫研究會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委員會評審員、香港文化藝術基金理事,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導師。
多年來,沈平先生的作品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獲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大學美術館、香港夏利豪基金會、中國亞洲水彩藝術博物館、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新鴻基集團等機構及私人收藏。與此同時,他成功出版了水墨畫作品集《水墨香港》、《水墨西部》,水彩油畫作品集《回望》、《沈平水彩作品》、《沈平油畫作品》,作品還與各大藝術家王無邪、王秋童、何百里等刊登於由北京畫院和香港水墨創意會出刊的《香港當代水墨藝術展》一書中。
從新疆到香港 開啟人生新篇章
在藝術界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沈平先生幾十年前開始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從那時開始,便注定了他與藝術打一輩子交道。
得益於父母的鼎力支持,少年時代的沈平先生有幸進入上海盧灣區少年宫美術組學習繪畫,師從藝術界老前輩趙炳富老師。由於趟老師上課要求嚴格,對藝術創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經常帶領學生們外出寫生,因而,當年復興中路那樹葉茂密的法國梧桐、淮海路裹的石庫門等都畫進了沈平先生的寫生本,也在那裹,一個當畫家的夢想也開始埋藏在心底,在日後的精心澆灌之中終於成真。當年一起學畫的小夥伴:董小明、徐芒耀、仇德樹、李華弌、奚阿興……現在都成為了國内外成就卓著的優秀畫家。
1963年,跟隨數萬上海支邊青年的脚步,沈平先生來到新疆,因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被分配至新疆兵團後勤部,兩個月後,被抽調至兵團十周年成就展覽的籌備工作機構,一年後留在兵團俱樂部擔任美術員。這段時光,雖說整天畫製一些宣傳類的畫作,但是來自各地的支持邊疆的優秀畫家,如張一弓、潘丁丁、黄戈捷、毛德慧、戈德大……與他們在一起,沈平先生宛如進入了另一個學習繪畫藝術的殿堂,而且立即能將所學運用於實踐,久而久之,進步飛速,“特别是那對版畫中黑白灰的元素,指導我今後的藝術創作,因爲版畫中的黑白灰,能完美地體現出邊疆景致的滄桑與豪邁,與眾不同,也令得我與其他的藝術家區别開來,擁有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1974年,浙江美術學院來新疆招生,沈平先生有幸爭取到兵團中的唯一一個名額,開啟了更加專業的學藝之路。在這裹,他得到了顧生岳、舒傳曦、徐永祥、吴國亭教授等一批國家級藝術大師的細心教誨,畫技得以進一步提升,“老師們的嘔心瀝血,使我獲益匪淺。”
八十年代,沈平先生携妻來到香港。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的繁華富裕與内地的百廢待興有着天壤之别,大大打開了他的視野。“新奇與自由之下,是對未來生活的焦慮與不安。”他感受到香港這座城市的寬容與大度的同時也相信,只要發揮自身優勢一定能闖出一條路。那時,他畫過連環畫、漫畫,也做過廣告公司經理,還參與了深圳錦绣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的籌備宣傳工作……
當相對穩定之後,沈平先生與太太回到藝術本行,開設畫廊和出版社,幫助大批從内地來港的中青年畫家如王明明、馮遠、劉國輝、盧禹舜、孫君良、唐勇力、馬海方、潘鴻海、應天齊、張敏傑等出版畫册,包括為他們舉辦畫展。如今,他們都成為了當代畫壇的棟樑。
香江天山情 教學藝術緣
“新疆天地廣闊,草原、戈壁、绿洲、沙漠等,構成了奇特壯觀的景象……她深深地吸引着我,帶給我太多靈感,那裹的一草一木使我永遠不能忘懷……無疑,香港是一個可愛的城市,有着太多令人難忘和讚美的地方……三十多年來,我對它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喜愛,已完全融合於這個社會。”在沈平先生的多篇文章中,他對新疆和香港的讚譽之情藏於心中,更流於筆端,一幅幅都是飽含着熱愛。
在其水彩畫中,香港韻味的《電車穿過灣仔》、《上環海味街的下午》、《油麻地小街》、《維港的天星小輪》……無論是摩天高樓還是市井生活,其作品中那種熟悉感,令人十分親切,那叮叮當當的電車,似乎剛經過身邊;那街邊小景,宛如剛剛經過的那條……這種熟悉和親切感,無形之中唤起了人們對香港的深刻記憶……而欣賞沈平先生關於塞外邊疆之風景,《夕陽祁連山》廣闊遼遠,《牧區之春》生氣勃勃,《静静的禾木村》寧静安祥,《天高雪淡》開闊高遠,更是回味無窮。
將這些作品編輯成册,沈平先生於今年出版了水彩作品《香江,天山》,在此畫册中,亦能體會到沈平先生寄情於香江天山的鄉土情懷。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來到香港之後,沈平先生在藝術方面的造詣深得業界人士之欣賞,1981年開始從事藝術教學,“那時,白天打工,晚上教學,也希望藝術之花遍滿香江,香滿人間。”如今,他任教的學子亦開始在藝術界擔綱重要角色,這其中凝聚的是一輩輩藝術“園丁”的血汗啊。
雖有所建樹,但沈平先生仍堅持一支筆,幾張紙,一抹顏料,幾盒油彩,雄心壯志,永不止步,躬身藝術天地間,將人生大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