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米
【摘 要】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植物景观的配置是表现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研究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如何配置景观植物,本文针对校园的不同功能分区作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植物景观;校园文化;配置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92-01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还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小到一个道路的标识,大到一座建筑物体,都是校园文化的体现。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课程的改革,学校应该把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让师生接受,逐渐融入到办学过程中,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意蕴,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散发出文化气息,对全体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
(一)植物的选择。校园植物的选择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而校园环境是德育教育实施的途径之一,整洁、优美、富有意蕴的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校园的绿化可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同时根据人文特色、校园文化、教学实践等的不同来选择植物。在校园植物景观选择中,要合理对乔木、灌木、花、草坪进行组合,以常绿植物作为校园植物景观的基调植物,以落叶树种、观花、观果、观色叶植物作为主调植物。
(二)各功能分区校园文化景观植物的配置。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户外活动,校园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在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中,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拥有的植物资源,在校园内针对不同功能分区,采用多样化的造景手法和植物配置方式、技巧和模式进行配置。
1.入口区。一个学校的入口区是学校的标志性区域,具有鲜明的标示性、导向性和礼仪性,展示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息。主入口的景观植物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和周边环境相融合、相互贯穿,其植物配置的大小、形状、类型要与学校大门设计相结合,植物的布置要简洁有序,有主次和空间的划分,植物的品种可以结合办校宗旨和校园文化进行选择。
2.教学区。教学区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老师育人离不开的功能空间,同时是师生一天中时间花费最长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学校人文精神最浓厚的地方。教学区景观植物的设计满足教学楼和办公区安静、庄重、肃静的环境需求,重点突出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考虑保证教学区和办公区的通风和光线,建筑物体的周围不宜种植高大的乔木,周边可以选择小乔木和低矮灌木,如紫薇、海桐、紫叶李等。同时要与建筑物设计风格相结合,达到叶色、造型与建筑物相协调。
3.运动区。运动区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学生强身健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空间。在景观设计上应该采用活波、明快、流畅、跟运动有关的元素符号,给在校学生打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同时可以通过雕塑、小品等元素来体现运动的精神,同时把校园的文化融入进来。
4.主要绿地区和休闲区。在校园的规划中,绿化区是必不缺少的一部分,这种集中绿化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关于学校的办校理念、地域文化、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等应在绿地去和休闲区域的植物景观配置中体现出来,结合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塑造,反映出校园的人文特色。比如在庞大的绿化区域或者休闲区域中,点缀名言石刻碑是对同学们好好学习作出提醒和鼓励。
5.生活区。生活区植物景观的营造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舒适、空气清新、干净卫生的休息环境,满足师生休息和观赏的需要,植物分别配置在建筑、道路周边绿地。具有分散、零碎而特点,因此区域文化景观表达主要通过分散空间中布置,同时通过文化载体功能的亭、廊、石刻、雕塑及其他特色小品来实现。
四、结语
通过对中小学校园文化景观配置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和分析文化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成功校园环境的打造能够体现校园个性、办学特色,还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并且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空间场所。校园文化是植物景观配置的向导,校园植物景观是校园文化表现的物质载体,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体现景观的人文,把校园文化的意蕴提高到一定的深度,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建军.海宁一中校区园林绿化设计[J].浙江林业科技,2004(5).
[2]庄夏珍.中学校园植物文化性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6.
[3]赵世伟.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和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