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江苏文化产业新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

2016-07-07 13:17光唯高明珍崔京豫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江苏

光唯++高明珍++崔京豫

【摘 要】江苏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遭遇发展瓶颈,发展创新驱动力仍显不足。本文主要讨论江苏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培育文化产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对策,以期为培植江苏文化产业新经济增长点问题带来参考。

【关键词】江苏;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42-02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江苏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驱动力指数、文化消费指数均居全国前列。然而,一方面由于江苏的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未建立自身独特的产业体系和机制,江苏文化产业跟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文化产业发展强省(市)相比,在不同发展指标上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势必影响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

一、江苏文化产业经济主要问题

(一)核心竞争力发展不突出

2010年以来,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幅,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在华东六省一市中也算是中上等,然而目前步入了文化创新力薄弱、集约化程度偏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发展瓶颈。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保障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激活江苏文化产业的深层活力,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存,独特的文化底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目前文化产业科技融入度不高、数字化产品业态较少、总量规模偏小,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经济综合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

(三)产业融合度不高

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它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均会产生重大影响。江苏省文化产业经济总额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增长,很多地区和行业已经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目前仍存在着重点行业建设不突出、产业融合度不高、规模效应不够凸显的弊端。

(四)区域联动发展薄弱

从全省范围来看,以苏南地区如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为代表,近几年各个地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增长速度都较为突出,但区域文化产业整体的联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独立,区域联动发展薄弱,一定程度制约了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五)国际化意识淡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江苏文化产业应置身于世界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中,增强国际化意识。但是,由于江苏省的文化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起步较晚,加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刚刚走向国际市场,尤其省市一级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一些文化企业尚缺乏国际化发展的意识,缺少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规划,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培育江苏文化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对策

因此,在国际、国内文化产业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应当积极寻求开发江苏创意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应用,开发江苏创意文化资源

创意文化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影视动漫、工艺设计、雕塑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文化产业以其效益大、辐射性强、无污染等发展优势,成为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在政策扶持下,近几年江苏省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集约化发展依然不够,应加强创意文化资源集聚发展,营造辐射效应。

目前,江苏创意文化集聚发展主要体现在空间产业园区集群,偏重物理性和空间性集聚,创意文化资源集聚发展较为欠缺,缺乏相关对策,实践不够系统。创意产业园区和高校科研部门是高精尖创意文化产品的孵化器和开发载体,互联网为其提供了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为高校和创意园区聚集地的融合提供了服务支撑和便利,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4G网络等网络渠道,融合高校研发成果和文化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开发具有高端创意智慧和市场推广性的应用性创意文化产品种类和新业态。因此,应依托网络平台,构建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开发创意资源集聚模式;应着力推进江苏省文化产业园与高校之间产学研合作进程;应从差异化、合作机制、品牌战略及培育优质创意等方面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提升创意产业集聚效力;应开发江苏数字化创意文化、虚拟创意文化、高智能创意文化等高精尖文化形态,提升江苏创意文化核心竞争力。

同时,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服务在文化产业的运营中“黏合剂”作用,促进江苏创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通讯行业、展示行业、博物馆业等行业的融合,开发江苏创意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产业链,发挥文化产业转变经济结构、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二)开发区域特色文化,走差异化联动发展道路

江苏是多元文化的聚积地,文化积淀深厚,包括以苏、锡、常地区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南京、镇江为中心的金陵文化;以徐州、淮安、宿迁为中心楚汉文化;江苏也是多种传统工艺的发源地,如南京云锦、扬州玉器和漆器、苏绣、宜兴紫砂、无锡泥人、东海水晶等。江苏省各地的饮食、方言、民歌、文化的差异,使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然而作为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空间链条不平衡,制约了江苏文化产业的良性运行。

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和差异性,江苏不同区域文化资源既有相通性,更具有差异性,应该在系统研究基础上,全盘考量、整体统筹,在差异中开发区域特色创意文化,总体上提升创意文化产品的种类、特色和综合竞争力。江苏13个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特色、区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应全盘考量,从总体进行系统性开发,突出文化差异性、强化创意特色,开发多种类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新业态。通过对南京、无锡、常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等不同区位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从创意文化产品类型、产业结构、文化业态、科技融入等角度进行系统化分析,摸清江苏各区域创意文化资源和开发的异同,找出差异性,重点探索各市创意文化联动开发策略和模式;应从价值链视角来促进江苏文化产业融合,大力建设文化品牌,整合文化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和潜导产业;完善主导产业链条,发挥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产业园区提升工程,重点培育品牌文化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文化品牌市场竞争力。

(三)加大科技融入度,开发江苏传统文化数字化产品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创意和科技化方式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力,实现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变;大力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链的高端,运用最新数字技术武装内容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如广播电视业要加快数字化建设,努力实现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整链条。出版业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主动化。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式、内容、类型具有了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更加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创新与传播,如3D影院、电子书、互动电视等,无不体现着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江苏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帝都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种类繁多、积淀深厚。如何依托网络和多媒体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立体性开发,实现科技与文化的无缝对接,实现传统优势文化在新时代的互动性、沉浸式、体验式、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的转型开发,是保证江苏创意文化长足发展的关键,也是对传统文化深入开发的要求所在。未来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应通过对江苏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手工艺文化、区位优势文化和帝都文化等多重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和挖掘,夯实江苏创意文化开发的根基与源头,依托互联网的传播渠道、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等,对江苏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立体性、多元化的开发,开发适应网络时代多种媒介、多种终端和载体、各种类型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创意文化产品。

(四)有效利用新媒介语境,开发江苏文化国际品牌

在新媒介语境下,世界成为“地球村”,江苏省应抓住契机,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战略。

首先,政府部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资金补助、税收减免、出口奖励等方面力度。文化产业在跨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急需相关部门的整体统筹、协调和指导,缺乏协调将导致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各文化企业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整体合力。

其次,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政府应降低门槛,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开展、参与出口业务,提供专项资金和优惠贷款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资金短缺问题,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给予出境、通关便利和相应税收减免、补贴,并奖励开发国际文化市场成绩突出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有选择地收购兼并国外有关电影、动漫产业企业,吸收国外策划创意、制作发行人才以及全球营销网络,以提高江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宁.跨界发展: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J].唯实,2014(6).

[2]徐循华,臧正美.论江苏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J].艺术百家,2009(7).

作者简介:

光 唯,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

高明珍,女,江西九江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传媒;

崔京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本科生在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SC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SJB060),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项目编号:15YB2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51030012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江苏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数读江苏
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