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雄
【摘 要】随着笙曲创作的繁荣发展,其演奏技术也逐步提高,尤其是在演奏技巧的运用上非常注重配合的表现,大大提高了艺术的表现力,本文在技巧配合运用的基础上,相应地探讨了手指与口舌技巧的配合,并对演奏表现提出了笔者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笙演奏;技巧配合;花舌;历音;复调技术;演奏表现
中图分类号:J63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85-01
一、细花舌与历音的配合
花舌在民间俗称“嘟噜”,指的是通过气息冲击舌尖而引起震动,从而表现出快速频率的抖动音,类似于弦乐的抖弓,根据力度以及表现力的部分可以分为细花舌、粗花舌、爆花舌等多种。历音指的通过手指快速地级进上行或下行而表现出了音串,长运用在快速热烈的乐段或者是乐句中,有时在音头位置也运用历音,起到修饰性的作用。在董洪德、胡天泉创作的《凤凰展翅》中就运用了这种技巧的结合,表现出了凤凰抖动翅膀的形象,并在渐快的速度下通过音型的不断反复,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谱例1
二、呼舌与打指的配合
呼舌指的是依靠气息与舌头的配合,以舌根作为支撑力和力度点,通过喉头的带动和舌头的伸缩运用表现出的一种类似于波浪式的音波,对于表现鸟类展翅飞翔的形象具有突出的作用。打指是借用了笙的和声效果并通过多指在本音孔上表现出的一种强调节奏的技巧。由于其和声性的音响而表现出一种节奏感,以上这两种技巧的结合既表现出了一种规律性的波浪式表现,又相应地凸显出了节奏因素。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笙演奏家阎海登创作的《孔雀开屏》,在第二部分的主题中就采用了两者结合的技巧形式,表现出了“孔雀振翅无蹁跹”的形象特点。此部分为四二拍的节奏,其中在强拍上要运用强打指,以突出节奏性,在弱拍上则需要软打指,起到衬托和对比的作用。谱例2
在笙演奏家孙友创作的《欢乐的泼水节》一曲中,慢板的主题发展上也同样运用到了两种技巧的结合。此部分是一个复乐段结构,虽然表现了同一个主题,但是在层次上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题的呈现和陈述,以单音旋律的进行为主,第二部分由于和音元素的加入,为表现表现旋律上的丰富性,即采用了呼舌与打印的结合,将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谱例3
三、复调与舌类技巧的配合
笙是我国吹管乐器中唯一能够演奏复调的乐器,其复调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从早期的支声性复调到赋格技术的发展充分地体现出笙在演奏多声部方面的优越性。随着演奏技术的发展,在创作和演奏中除了在展现复调技术的同时,也相应地加入了许多口舌类的技术,通过不同技巧的结合,促进了笙的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力。如著名笙演奏家徐超铭创作的《故乡行》就通过运用复调与舌颤音、碎吐的结合,表现出了对故乡的赞美和深切的情感。谱例4
四、演奏体会
作为笙的演奏技术,在笙演奏中不再单一地运用,而是通过技巧组合的形式与作品的风格、情感的表现特点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演奏者而言,对于这些组合技巧的运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要不断加强个人的基础训练,如果没有系统的训练则难以领会到技巧的奥妙之处,其次就是要善于掌握方法、运用方法,通过科学的理论阐释指导自己的实践。二是要注意技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作品的风格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形象与情感,一首优秀的作品是通过一定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的,并在主题形象的基础上表达出作曲家内心的所想所感,无论是形象还是情感的表现上都基于一定的演奏技巧,所以演奏者不能重技而不重艺,必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掌握好作品的风格,进而在练习中加强风格与技巧的配合与表现。三是要不断加强个人的艺术修养,当前笙曲的创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传统笙曲和现代笙曲两种类型,传统笙曲注重地域风格的体现,现代笙曲则很多都是中西结合的作品,两者的共同点都意在表现出笙的艺术表现力,不同点则在于创作技法和演奏技术的运用,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技巧表现方面运用得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董青.笙的吐音与训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7(02).
[2]高沛.笙的复调艺术解析[J].乐器,2006(06).
[3]高沛,柯楠.笙的艺术流派初探[J].乐器,2007(12).
[4]李光陆,高沛.笙的吹奏艺术—谈笙的呼与吸[J].乐器,2010(05)
[5]刘瑜.笙作品的二度创作探究[J].四川戏剧,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