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该不该打回去

2016-07-07 18:18
家人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静打人莉莉

孩子被打了,家长们观点各异。“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打人本身是不对的,应该告诉老师或家长,让大人来解决问题。”“当然要教他打回去了,不然孩子会一辈子成为受气包。”“告诉老师会被小朋友们看不起,只有自己保护自己,用拳头回击,才不会受欺负!”

在这一点上,暖妈特别理解家长们的纠结。既害怕孩子被欺负,又担心在自己的怂恿下,孩子会变成别人眼中欺负人的“熊孩子”。

孩子被打,就是被欺负了吗?

先讲一个暖妈亲眼所见的故事。莉莉和小静,是两个幼儿园的小女孩,平时非常要好。有一天,小静的妈妈去幼儿园接她放学时,远远地看见莉莉和小静吵架了。争执中,莉莉一把将小静推到了地上,扭头就走。

平时女儿是家里的小公主,小静妈妈看见女儿被小朋友欺负,十分心疼。她一把冲过去抱起女儿,问她:“刚才莉莉推你,你怎么不还手啊!她这么欺负你,你还跟她做什么朋友啊!以后再也别跟她一起玩了!”

小静从妈妈的怀里挣开,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大声哭了起来……

我们喜欢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对待孩子们的矛盾。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教他们怎么来看待。他们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经常前一秒还相互推搡打来打去,下一秒就又擦干眼泪手拉手、追来追去。

莉莉和小静,也许只是一次好朋友之间再正常不过的闹情绪,可在小静妈妈看来,却是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小静妈妈要求小静应该“还手打回去”“别跟她玩了”,对孩子是一种“对方在欺负你,你不打回去就是懦弱”的心理暗示。

这种暗示,让小静比被好朋友推了一把更加难受。永远不要小瞧心理暗示的作用。当我们的孩子还很弱小,不能保护自己时,家长的这些语言和行为,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引导,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懦弱、自卑。

孩子到底有没有“受欺负”,不应该由大人来判断,而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如果那个打人的孩子并没有用武力来达到让自己快乐的主观目的,我们的孩子也并没有在被打后产生委屈、恐惧和愤怒,那大人完全没必要主动去引导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欺负”了。

不能因为总担心自家孩子吃亏,就不惜扼杀孩子们单纯的友谊和快乐。

“被打了要打回去”,一定就能打得回去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打你,你怎么办?”大部分的人也许会说,“那当然要先了解他为什么打我。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当然要打回去了。”

再问另一个问题:“如果有个比你强壮得多的人打你,你怎么办?”我相信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会仔细思考并沉默了。

大部分对孩子要求“被打了就要打回去”的人,是理想地认为只要孩子想打回去,就一定能打回去。但现实往往要复杂得多,排除朋友之间的打打闹闹,真正动不动就打人的,多半也不会因为对方还击就善罢甘休。孩子们并不懂得去判断自己的处境,一味地教孩子挨打了就要打回去,就没想过,万一孩子打不回去呢。如果对方本来就比自己的孩子更加孔武有力,教孩子还手,岂不会招来更大的伤害?

另一方面,因为孩子本身对交往就有畏缩心理,万一动了手也“打不回去”,心理压力只会更大,与人交往就更不自信了。

孩子如果没有打回去,以后会变得懦弱吗?

其实还是那句话:孩子是一张白纸,变成什么样的人,在于大人的画笔在上面如何涂写。

有娱乐圈毒舌之称的金星,曾经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她的儿子在超市里被一个抢玩具的孩子无缘无故地打了一巴掌,她让儿子打回去。儿子捂住被打红的脸说:“不!他打我,是因为他的妈妈没教育好他!我跟他不一样!”这句话让金星震惊,也深感安慰。

学会化解内心的愤怒和仇恨,是孩子的必修课。人与人相处的平等和尊严,有很多种方式来表达和实现,并不只有“被打就还手”这一种。找到与人和平共处的方法,不仅是真正自信的表现,还能帮助孩子形成宽容忍让、为他人着想的良好性格。

至于这个是不是懦弱,还得看家长的引导。要让孩子明白,没有打回去,不是因为我们害怕,而是应该用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另一方面,那种吃不得一点亏,稍受委屈就要打回去的所谓强者,真的就快乐了吗?比肢体伤害更难打破局面的是被孤立。家长都希望孩子强大到谁也不敢惹,但那种真正谁都害怕,大家都敬而远之的孩子,内心深处绝对比受了一点肢体伤害的孩子更加痛苦。

教育孩子以暴制暴,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不如让孩子学会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如果孩子被打,应该怎么做?

终于回到了这个问题本身。暖妈不建议孩子被打,就一定要打回去,但并不代表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负,就该在“宽容”的道德绑架中,一味地退缩忍让。

应该教孩子怎么做呢?

1.首先,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声地喊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对的!”

2.其次,如果对方继续打或者抓住自己,按住对方的手,把对方的手从自己的身上拿开,并迅速离开,确保不会有进一步的伤害。

3.如果对方继续追打或者场面不可控制,立即寻求周围成年人的保护,比如老师、家长或者管理员。不一定在每次有问题的时候都求助于外力,但要让孩子明白,当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时,老师和家长,都是可以保护他们的力量。

4.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我们并没有引导,孩子被打以后,自己打回去了。要不要制止?其实这也是孩子在面对暴力时最真实的反应,我们当家长的,不需要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指责、呵斥,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伤心,“我受了欺负,妈妈却帮别人说话。”而把爸爸妈妈划入到对立面。应该正确地引导,“回击别人欺负时要注意分寸,如果欺负停止了,你的回击也要停止,不要造成主动的攻击和伤害。”

5.告诉孩子,在任何场合,一定要有一些好朋友。真正容易被欺负的人,往往都是被孤立的。只有融入了集体之中,才拥有了震慑危险的力量。

6.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么,一定要告诉家长。很多孩子长大以后被别人欺负时一声不吭,不敢告诉家长,是因为在他们的经历中,告诉了家长之后换来的不是安慰,而是责备。应该让孩子知道,家长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信任的,不管事情的结果如何,做父母的都应该尝试着去理解、安慰和包容。让孩子敢于把担忧和恐惧表达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

毕竟,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希冀。对吗?

猜你喜欢
小静打人莉莉
浴霸不能
新年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不倒自行车
打人的年纪
Look from the Anglo—American jury system of jury system in our country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
头脑奥林匹克
没问你这个
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