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主题经历了欧洲化、美国化以及建设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历史进程。其国际化战略形成了相对严整的逻辑体系,战略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的科学创新能力,战略路径采取从追赶国际学术中心到谋求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路径,以政府、大学、学会为主要构成的战略主体之间形成了三重螺旋型关系,战略文化表现为以嫁接与自主为核心特征的大学文化自觉。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演化过程和基本逻辑对中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自我国际学术中心
国际化作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发展战略,主要由战略主题、战略目标、战略路径、主体构成、政策取向、战略文化等要素构成。其中,战略主题是一个国家大学国际化的重要表征,往往体现大学国际化模仿、借鉴以及超越的对象与旨趣;战略目标主要体现一个国家大学国际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战略路径往往体现一个国家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历史轨迹;战略文化则体现了一个国家大学国际化的特色与传统。国际化战略要素之间能否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日本大学制度属于后发外生型的大学制度,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日本大学发展的核心战略,体现在大学理念、办学治校、科学研究、大学文化以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国际化战略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战略主题,形成了比较严整的国际化战略逻辑体系。
一、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历史演进
(一)二战前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欧洲化
日本大学成立之初所谓的“国际化”实际上是“搭顺车”,不仅大学制度没有原型,需要模仿和借鉴,教师更是直接以外国教师为主。二战结束前由于欧洲一直是世界科学中心,采取欧洲化的战略既是日本的明智之举,也是大学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处于后发外生型国家一般都采取的战略举措。日本幕府时期就在科学和教育领域兴起了“南蛮学”的热潮,幕府末期还一度形成了“兰学”,明治维新时期形成的“和魂洋才”思潮则是以西洋学术为中心的欧洲化的继续和延伸。日本采取欧洲化战略的一个直接原因则是受到德国政治制度影响,伊藤博文、森有礼、井上毅等人宣扬普鲁士式宪法,主张建立普鲁士式君主立宪制国家。以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的思想为例,他深受当时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国家主义思想影响,认为德国之所以日趋强大是因为俾斯麦推行国家主义政策,所以要使日本强大必须以德国为师奉行国家主义政策。因此,“德国的体制被看成是一种同日本的传统和目标更相吻合的模式”[1]。“将由国家保证水平、以国立为主体的德国—欧洲型大学,作为日本‘大学的‘范型,更具体地说就是将其作为帝国大学的模式。”[2]所以《帝国大学令》开篇即提出“帝国大学以适应国家之需要,以教授学术、技术理论与研究学术、技术之奥秘为目的”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教师的留学国别、外国教师的来源构成可以充分说明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倾向。在教师构成上,以来自欧洲教师为主,而且欧洲教师的比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主导性地位。初创时期的东京大学虽然本国教授人数不断上升,但从外国教授在教授总数中所占比例来看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中来自德国的教师占据大头。虽然后来其他外国教师的聘用人数不断削减,但聘用德国教师的数量仍然占据外国教师总数的一半左右,保持在十名左右①。如果分析帝国大学教授的留学背景则可以进一步说明欧洲化的战略倾向,帝国大学的教授以留学欧洲居多,在具有留学背景的教授中占据了七成,而具有留学德国经历的教授总数约五十名,占据了近五成②。随着日本大学规模的迅速发展,虽然东京大学的外国教授数量呈逐步减少趋势,然而其他相继成立的帝国大学或官立大学聘用的外国教员总数呈上升趋势。日本大学采取欧洲化的国际化战略目的旨在提升大学科学创新能力,“以西方化为志向的‘国际化现象,并非与以异质文化为背景的外国人之间进行对等性的相互交流,而是以短期之内获取西洋学术为目的”[3]。虽然日本大学初创时期在教学上主要使用外语教学和运用外国教材。从根本上来说,“国际化作为目的性、计划性、临时性的措施,乃是为了维持日本的独立,推进日本的近代化进程,最为迅速而且高效地学习西方学术技艺”[4]。从外国教员参与大学管理的权限设置可以看出日本大学在模仿欧洲的同时旨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1893年出台的勅令《关于帝国大学以及文部省所辖学校雇佣外国人的规定》对外国教员的聘用、薪酬等作出了详细规定,规定外国教员的身份属于临时性教员而并非正式教员,只能技术性地参与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而没有参与大学教授会和评议会的资格和权利,参与大学管理的权限极为有限,即使在个别大学能参加教授会和评议会,参与人数的比例也受到严格限制③,参与教授会的外国教员最多只占全体教授的3%左右[5]。虽然帝国大学、官立单科大学等国立大学的教师来源国际化程度很高,但“大学在运营管理上保持‘自立”,这种状况贯穿了“东京大学的百年历史特别是日本全国的国、公立大学的历史”[6]。毋庸置疑,“日本战前近代发展学校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殖产兴业、近代化、欧美化、工业化达到以‘富国为重点的目的”[7],其国际化的目的在根本上是超越而不是依附,旨在提升自身科学创新能力。
(二)二战后至1980年代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美国化
回顾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其间混杂着“美国化”的思潮,在日本大学制度建立之初同时还出现了欧洲化与美国化的浪潮。欧洲化的浪潮主要体现在帝国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而美国化的浪潮主要体现在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正如日本学者天野郁夫所说:“在明治十年代前半期,政府有关人员就大学、高等教育体系的模式应该取自欧洲还是美国展开了一场较为激烈的争论,那一段时期同志社、立教等教会私学开始设立学院,说明支持美国模式的土壤正在逐步形成。官立为主的由国家‘自上层构建大学体系的对立面,是‘私立为主的由民间‘自底层自发性地建立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可忘记这两个性质迥异的选择曾在日本并存过。”[8]典型的如主张英美式自由主义的大隅重信创建了早稻田大学。虽然私立大学在二战结束之前一直没有能够走上大学系统的顶端,无论其影响力还是科学创新能力与国立大学系统相比有一定差距,但美国化的战略思潮一直没有停止过。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化战略则从暗线走向明线,并且美国化战略经历了从“被动”走向“主动”的发展过程。从欧洲化转变为美国化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日本在二战中失败,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占领军对日本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统治。在占领期,美国通过日本政府对日本实行间接统治,美国的民主思想、教育理念、大学制度等对日本大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响的主要机制是占领军通过“民间情报教育局”(CIE)和“美国教育使节团”提出改革报告书主导日本政府进行大学改革。如1946年美国教育使节团提出的报告书成为战后日本大学改革纲领性文件[9],其指导思想就是在日本大学推行美国的民主主义,“美国占领军要求把德国模式为底色加上日本特性的大学制度强行转变成美国式的大学制度”[10]。因此,战后初期日本大学的国际化属于被动美国化。endprint
占领期结束后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继续朝着美国化方向前进,属于“主动美国化”。“主动”美国化主要源于美国逐步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和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置于高等教育的‘世界体系核心的正是美国,美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为成功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以此在国际性的人力、物力的集中和分散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日本大学主动美国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追踪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追赶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教育立国”方针,通过发展教育迅速提升国力,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相比而言,日本政府认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最具有战略意义,把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尺度,采取优先发展战略,从1960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3年日本经济审议会提出的答申报告《经济发展中人的能力开发课题与对策》等政策和建议中可以看出来。所以,采取美国化的国际化战略是迅速赶超发达国家大学的重要途径,因为日本政府认为,“使日本从战败打击下得以重建,为维护日本民族的生存和向前发展,……最基本的任务是振兴学术”[12]。
(三)1990年代以来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谋求自我国际学术中心地位
从1987年开始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追赶国际学术中心转变为谋求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地位。日本大学之所以在1980年代末开始转变国际化战略主题,主要是基于大学内外部积累的条件。首先,日本经济经过战后第一次起飞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日本人经过战后20余年的奋斗,到了1970年代已跻身于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其大国意识也不断增长,追求大国地位的愿望也日益强烈。”[13]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到1960年代日本的GDP以年均近1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到1968年日本的GDP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尽管世界经济在1970年代之后普遍进入萧条期,但日本经济经过十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从1980年代中期又开始战后经济的第二次起飞,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大学办学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其次,从1980年代末开始日本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技术输入逐步转变为技术输出。技术输出要求具有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作为后盾,而大学是承担基础性研究最为重要的机构,因此把大学建设成国际学术中心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科学研究方面来说,到1980年代末日本大学在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已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培养了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江崎玲於奈以及利根川进等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早期科研训练以及获得诺贝尔奖部分的研发工作基本都是在日本本土完成(其中利根川进的获奖部分研究工作在瑞士完成),这也大大增强了日本大学谋求国际学术中心地位的信心和决心。另外,从大学内部来说,到1980年代日本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模式,正如1987年美国联邦教育调查局在《日本的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所说,“由于日本基本上赶上和超过了西方国家的教育,没有什么外国模式可以借鉴了”[14]。所以,如何突破自身模式成为日本大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国际化战略主题从追赶欧美向谋求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转变就成为日本大学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为了谋求国际学术中心地位的战略目标,日本政府和大学采取多重措施,首先是确立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战略理念,主要体现在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答申报告当中。如临教审在1985年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要改变过去那种教育机构只为本国人服务的封闭性方针,转换为为全世界培养人才,为发展世界科学文化作出贡献。”“要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日本人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国际人才是,必须进行爱国教育,使学生牢牢掌握日本文化的个性,同时加深对外国文化及传统文化的理解。”[15]临教审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审议报告》更是指出,“应首先培养作为日本人的自觉意识”[16]。这些理念集中到一点就是大学要树立起“世界中的日本人”的主体意识,大学人不仅要适应国际社会发展、成为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国际社会中确立日本大学的主体性地位。
日本政府和大学实施了系统化的国际化战略政策,典型政策之一是把研究生院建成为国际化研究基地。新设立独立建制的以尖端科学技术和跨学科领域为中心的研究生院,如1990设立的北陆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生院大学;设置综合研究生院大学,1988年以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冈崎国立共同研究机构等11所大学为基础设立的综合研究生院大学,只设置博士课程,以培养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设置联合研究生院和协作研究生院,前者是多所大学联合成立研究生院共同进行研究,后者是相互协作的大学和研究所就研究生的指导、派遣方法等签订合作协议。典型政策之二是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如核科学、航天科学、能源科学、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等,文部科学省不断扩展“科学研究费辅助金”(JGSR)资助的研究种目,为新设课题、重大课题提供专项资助,试图在这些研究领域取得一流成果和培养领军型人才。典型政策之三是进行“放射型”国际学术交流。“放射型”国际学术交流旨在构建立体化、全方面的交流体系,如接受和派遣留学生;资助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国外研究联络中心”组织和“国际研究集会派遣”制度;通过开辟新兴学科引领学科研究水平的国际化;通过大学共同利用机构、附置研究所等整合国内大学研究力量;开展亚洲学术基地和国际研究据点建设计划,如“21COE计划”、“远山计划”等诸多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最为核心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科学创新能力,正如临教审在答申报告中提出,“作为国际社会中通用的日本人要求既要树立主体性又要具有与自身相对的态度与能力”[17],忠实体现“大学忠于‘国家利益,提高经济竞争力,而不是为知识而忠于‘全球利益”[18],这些理念和政策聚焦于把日本大学自身建成国际学术中心。
二、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基本逻辑endprint
(一)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以提升大学创新能力为战略目的
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展开过程,从总体上来看,逐步形成了包括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战略主体、战略政策以及战略文化等战略要素在内构成的逻辑体系。贯穿整个战略过程的是提升大学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而其他战略要素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正如1980年代美国联邦教育部对日本教育的调查报告所言:“日本科学的责任是要增加对世界科学事业的贡献……重视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使日本努力提高科学技术能力。”[19]为了提升大学的科学创新能力,在欧洲化、美国化以及谋求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国际化战略发展过程中,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主要着眼于提升人的创新能力和组织的创新能力。以获得诺贝尔奖的19位科学家群体为对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早期科研训练从物理空间来看基本都是在日本本土完成,而从学术交流的角度来看则是国际化战略的结果,这些获奖科学家取得重大发现的研究过程多是国际合作的产物,通过国际合作来取得重要科学发现和提升科学创新能力。如因为“发现导电性高分子”而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著名化学家白川英树的研究就是国际合作中追赶战略的典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题方向的追踪,追踪世界一流科学家的研究选题,在追踪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二是通过科研合作进行追赶,通过与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合作实现研发工作的突破。
(二)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采取从追赶国际学术中心到建设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战略路径
历史地看,日本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际化与日本化两个使命的互动,如果说日本化是终极目的,那么国际化则是实现日本化的重要手段。战前日本主要是模仿欧洲大学制度和模式,战后通过“被动”美国化和“主动”美国化来借鉴美国大学制度和模式。欧洲化与美国化的过程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的制度、借用发达国家大学的教授来提高自身科学创新能力,是一个不断扬弃与吸收发达国家大学制度和模式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大学开始建设自我国际学术中心,通过制度创新、大幅度提高大学科研投入等战略手段,试图建成亚洲和世界的学术中心,向世界推广日本大学文化。从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历史演变轨迹来看,战略路径的嬗变有其历史必然性,主要受到时代背景、政府政策、经济总量、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政策的推动是重要外因,如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之后,日本政府在大幅提升“均等化”研发资助的同时,采取了系列性的“重点化”政策来推进大学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国际化战略路径演变的内因则是大学自身主动选择的结果,表现在教师聘用、人才培养、科研方向的特色化定位等方面。
(三)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主体之间形成了政府—大学—学会三重螺旋型的叠加效应
纵观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演变历程,政府和学会是参与大学国际化战略的两个重要主体,不同主体发挥了不同战略功能,政府—大学—学会三个主体形成了三重螺旋型合作,通过相互作用产生了叠加效应。从支配大学改革的主体类型来看,可以把世界大学改革分为“国家主导型改革”、“大学主导型改革”、“利益调整型改革”三种类型,那么日本大学改革就是一种典型的“国家主导型改革”[20]。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典型地反映了在国家主导下的发生与发展,日本政府不同时期发展科学技术和大学的理念、政策成为影响和制约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外部力量。特别是在建设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理念下以政府为主导推出系列性的典型政策。制约和影响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另一个重要主体是学会组织,不同学科的学会组织把日本大学的不同学科整合起来,形成了全国性的学术共同体,通过开展共同研究、举办国际会议、出版学术期刊、推进学科文化建设等途径,提高学术共同体的创新能力。[21]除了政府和学术机构的参与,特别是一些大型研究项目往往还有企业、基金会等其他主体的参与,如200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物理学家小柴昌俊在1980年代负责开展的“神冈探测器”(KamionkaNDE)大型研究项目,就是大学内外部多重主体协同推进的典型。该项目的成功开展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除了项目负责人自身具有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在借鉴和参与国际科研项目的基础上谋求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信念,具有卓越的筹资能力和学术领导力等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多重主体的协同推进。政府提供了庞大的研究经费,在提供均等性经费如教官积算校费等支持自由研究的同时,以重点项目、重点学科、特定目标为对象,以竞争为方式提供大量研究经费,如特定教育研究费、科研费辅助金等;企业支持大学开展基础研究,对该项目提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基金会等第三方组织如三菱基金会等对小柴昌俊研究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大学自身还对科研经费的分配进行科学地协调,能够顾及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的协同开展。可以发现,在多重主体参与的国际化过程中,大学自身是国际化的终端性力量,国家、学会等主体作为推动大学国际化的重要外部力量,其政策和理念最终通过大学得以实现。
(四)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战略文化
日本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嫁接,善于把发达大学的文化嫁接到自我文化。“日本的教育并非全部出自本国,日本对其他国家的兴趣并主动向这些国家学习,这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悠久历史。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曾受益于外国的教育思想。但是,日本在积极从国外寻求教育思想,以解决国内面临的教育问题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并能有意识地采用其中有用部分。”[22]日本大学国际化过程本质上是把优秀的异质文化主动嫁接到自我文化,“主要是选择了外来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或适合日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成分”[23],并融化为自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大学文化发展的超越,最终指向大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文化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自主,国际化过程中善于保存自我文化基因,恪守本土大学的优秀文化,坚信自身大学文化的合理元素而不随波逐流,具有强烈的大学自信和建设自我中心意识。以外国语教育为例,在国际化过程中处理外语与母语之间关系是大学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英语是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加之一个多世纪以来欧美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执世界之牛耳,使得英语成为主宰世界科学的语言。日本大学在发展过程注重英语的教学和使用,如战前的旧制高等学校以及战后《大学设置基准》中对外语课程的学分规定都非常重视,将近占据了教养教育课程学分总数的一半。另一方面,日本大学也非常重视母语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如白川英树曾提出“用日语思考和传播科学”的主张。嫁接与自主的国际化战略文化在本质上是高度的文化自觉,嫁接为用,自主为体,我们从一百三十多年历史的日本大学系统建成数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19位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形成独特的大学制度等这些事实中,可以看出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文化禀性。endprint
三、对中国大学国际化战略转型的策略建议
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成为日本大学科学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促进机制,虽然其建设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目标仍然在路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惯习也成为制约日本大学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障碍,在真正实现文化自觉、培植本土文化、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在一个多世纪的展开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对我国推进大学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启迪当下我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转型与发展可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第一,把大学国际化战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推进,从战略主题、战略目标、战略路径、主体构成、政策取向、战略文化等方面系统推进国际化战略,需要在大学理念、办学治校、科学研究、大学文化以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推进国际化战略,构建相对严密的国际化战略逻辑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国际化战略水平。第二,大学国际化战略要以提高自身科学创新能力为终极目标,在赶超国际学术前沿的同时,立足本土,在不同学科领域谋求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地位,逐步构建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第三,需要多重主体协同推进大学国际化战略,政府、学会、企业、基金会等不同组织要在政策支持、经费供给、科研定位等方面与大学形成合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共同推进大学国际化战略的转型与发展,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形成,推进大学办学水平的整体性提升。第四,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国际化战略文化。中国古代科学曾经引领世界长达18个世纪,只是到了19世纪才落后于西方。中国文化传统里具有求真、求异的科学精神和气质,具有创新的勇气,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改造自身文化的传统。对于近代科学而言,也仅仅对于近代科学而言,我国属于后发外生型国家,现代科学在很多领域仍处于后进层次,所以借鉴别国优秀大学文化应成为我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但在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应超越“东方—西方”、“体—用”、“边缘—中心”、“依附—提升”等关系,从提高大学科学创新能力、促进中国大学模式形成的角度来进行国际化,借鉴别国优秀大学文化的目的是实现自我文化的超越,在文化的“和而不同”中实现“美美与共”[24],这不仅是由我国科学发展状态所决定,更重要的是一种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思维方式。
注释:
①数据来源:金龙哲、王东杰编著.东京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39。
②数据来源:[日]天野郁夫著.教育と近代化:日本の経験[M].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7:264。
③实际上直到1982年日本政府出台《特别措施法》后,才对外国教员参加教授会的资格放开了要求,明确提出外国教授具有参加大学内部管理决策的权利。
参考文献:
[1][14][19][22]吕达、周满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日本、澳大利亚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3,179,160,81.
[2][日]天野郁夫,著.大学的诞生[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467.
[3][日]江淵一公,著.大学国際化の研究[M].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7:15.
[4][6][日]喜多村和之,著.大学教育の国際化――外からみた日本の大学[M].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87:30,34.
[5][20][日]喜多村和之,著.現代大学の変革と政策――歴史的比較的考察[M].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2001:307,13-15.
[7][15][16][17][日]日本教育政策研究会,编著.臨教審総覧〈上巻〉[M].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7:98,72,117,341.
[8][日]天野郁夫,著.大学の誕生(上)[M].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9:163.
[9]胡建华,著.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34.
[10][日]天野郁夫.日本的大学改革——在美国化与市场化的中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3):40.
[11][日]天野郁夫.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2(2):2.
[12][13]陈学飞,主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16.
[18][美]亨利·埃兹科维茨,等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9.
[21]丁建洋,著.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120-121.
[23]张应强,著.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5.
[24]费孝通.文化自觉 和而不同[J].民俗研究,2000(3):13.
(责任编辑陈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