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马口窑的对话
——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

2016-07-07 08:38樊枫
美术文献 2016年4期
关键词:马口陶艺家陶艺



来自马口窑的对话
——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

来自马口窑的对话——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

展期:2016年4月15日—5月22日

总策划:樊枫

策展人:娄宇

地点:武汉美术馆

前言

始于北宋年间的马口窑,与麻城蔡家山窑、蕲春管窑并称为湖北三大民间陶器产地,有着一千多年历史。过去一般作为民间生活用品的马口窑陶器大多以坛、壶、钵、罐、缸、盆、烘炉等形式留存下来,朴拙的器型、生动精巧的纹饰和通俗广泛的题材彰显着马口窑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陶艺概念的产生,陶艺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与个体审美经验和当代观念的传达息息相关,现代陶艺创作者承载着文化传承和观念更新的使命。本次展览以湖北本土的“马口窑文明”为线索,立足当下文化情境,探索和发现当代陶艺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延续、突破与创新,以期现代陶艺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新创作观念和语言,与当代艺术形成有效的对话。

陶艺的类别较为丰富,传统瓷器的温润柔和传递着皇家观赏的审美趣味,而陶器粗糙厚重的质感则在民间的土壤中找到了艺术的生命力。任何艺术都来源于最原始的采集,当代艺术从架上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来自民间的剪纸艺术、皮影戏等给当代艺术带来很大的启示,陶艺应该更加理所当然地进入当代的语境中。对于传统的马口窑陶艺来说,当代审美的拓展和宽容开放的创作环境是一次重新开发的契机,时代变迁所产生的空间隔绝则使艺术本体产生了对定义更新的诉求。

武汉美术馆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有望成为当代陶艺重要的研究基地和展示平台,曾举办了“隔岸观火——2009年中韩陶艺交流展”等陶艺展,“来自马口窑的对话——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在追溯马口窑陶瓷文化的同时呈现当代陶艺家关于“马口窑”的命题创作。从陶土原料的取材,到马口窑原产地窑口的烧制,从马口窑图式语言的借鉴到传统马口窑陶艺审美的延伸,再到新的文化内涵的注入,37位当代陶艺创作者以不同方式、不同视角、不同手法切入,于马口窑温度不可控的传统窑炉中不断尝试,在马口窑陶艺特有的陶土质地与现代工艺的融合中博弈,最终呈现出百余件现代陶艺作品。通过对传统马口窑精品和现代陶艺进行采集与梳理,“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今对比则形成了一种相对应的文化参照。以期用当代的呈现方式勾连起两个隔绝的时代,凸显传统马口窑陶艺与当代陶艺作品的传承关系,既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和审美的更新,也体现出过去的传统与当今时空的距离。

抢救式地研究即将消失的湖北马口窑文明,马口窑陶艺如何打破传统语言的桎梏、注入何种新的文化涵义、拓展多大的空间,是需要大家来寻找的。本次展览是一个索引,我们期许更好的发现。

——樊枫

碰撞·生机来自马口窑的对话——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前言

湖北马口窑是长江中游地区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尚有大量存物的古民窑,马口窑陶器的功能、造型、纹饰、风格及制作工艺带有突出的本土特征,体现了地域性的文化元素,对湖北当代陶艺的创作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我们从近年来很多湖北陶艺家的作品中都能够发现来自本土古民窑“马口窑”的一些基因和要素。陶艺家们有意识地借鉴传统工艺、装饰方法、釉色和图式等表现马口窑文化元素,创作了一批既呈现出富有浓厚地域性、又具有鲜明当代性的陶艺作品。为了更集中地研究和展示马口窑遗存,突出当代陶艺家借用马口窑文化因素和资源进行当代观念和语言转化的创作,2014年末,武汉美术馆启动了“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专题展览”的计划。历时1年6个月,展览筹备委员会召开了9次会议对展览的主题、方案、创作草图、参展作品及所有的细节进行反复论证、认真评审,并举办4次考察活动,组织陶艺家赴马口窑、管窑、孝感博物馆、私人博物馆展开实地调研和创作,使陶艺家们对湖北的古民窑有了更深的认知,创作了大批和马口窑陶艺比对,看似貌离神合的优秀新作。这些作品一方面具有对传统艺术本质性的反驳,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对传统的继承。其突出特征有二:其一注重马口窑民间陶艺的地域性特色和文化因素,挖掘其文化价值,展示其艺术魅力;其二回避单纯的复制模仿,而旨在拓展当代陶艺创作的面貌和多种可能性。

陶器作为远古文明最庞大、最完善的艺术成果,成为我国最早的审美意识觉醒的实物创作。通过火的洗礼,改变自然物的属性并进行二次深加工的艺术创作活动,为先民日常生活和丧葬礼俗提供了客观条件,刻下鲜活的时代烙印。湖北虽没有像景德镇、宜兴、佛山那样大规模的、成气候的陶瓷产区,但湖北马口窑系的三大民窑,即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汉川马口窑、麻城市宋埠蔡家山窑和蕲春县赤西湖畔的管窑、芦窑、李窑,它们以不同的装饰特色和创作手法区别于细致绵密的官窑,以其广泛的实用功能、厚重坚实的釉质感、精细而简练的笔触、粗犷而豪放的趣味,成为由本土化、生活化、时代性等多种文化元素组成的汉江流域传统陶艺技术。然而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湖北马口窑如同我国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门类一样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这种状况已引起国家及各方面有识之士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马口窑的窑火已经熄灭,因修路把多处窑址也废弃了,除了马路边和田间散落的几块“马口窑窑址”的石碑,现在连真正意义上的窑址也没有了。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自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成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导向。

基于以上原因,不但构成武汉美术馆在2015年实施以艺术大展形式展现对马口窑进行“实地考证、学术研究、主题创作”成果的动因,也成为这一展览的基本内容和主线。本次展览以展示现存马口窑遗存精品、图像文献、珍贵视频、展览纪录片和聚焦与之关联的当代陶艺创作成果同时呈现的方式,并同步以著书、专文研究和陶艺家创作自述及系列学术讲座、公共美术教育推广活动等方式对马口窑与当代陶艺的对话做学术的梳理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本土陶艺的文化价值。

此外,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陶艺”伴随着“’85新潮美术”运动的蓬勃开展,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发端。可以说湖北是中国现代陶艺最早的策源地之一,正是以1985年5月在湖北蕲春岚头矶窑区,由“中华文化交流中心”发起举办的“全国首届陶艺家研讨会”为起点,湖北乃至中国现代陶艺才真正迈开坚实的步伐,并以自信的姿态义无反顾地融入中国当代艺术大潮之中。马口窑的文化价值和湖北在当代陶艺中的地位却至今鲜为人知,这也是我们策划和举办这个展览的另一个重要动因,以期能引起国内陶艺界和公众的关注,并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这个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艺术活动而是在怎样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与当代艺术通过碰撞获得生机的大命题下进行的,以期通过一代代学人和陶艺家的薪火相传,使马口窑火永不熄灭!

“来自马口窑的对话——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旨在展现“继承与创新”的创作方法,以现代陶艺语言来体现“古为今用”的理念,甚至可以升华为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式,同时这种艺术形式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使传统陶艺在当代获得新的生命,彰显传统陶艺的当代价值。这对几近消逝的非物质遗产——马口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重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理论研究的价值。

胡雨霞《十八学士(马队图)》 陶:坛子、马 24cm×40cm,32cm×35cm×18 2015年

——娄宇

2016年2月28日

DIALOGUE FROM MAKOU KILN - LITERATURE OF MAKOU KILN AND RESEARCH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POTTERY CREATION

猜你喜欢
马口陶艺家陶艺
非遗视野下湖北马口窑的保护、继承与开发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春钓马口正当时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对话马口窑
马口煤矿分层开采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燃治理技术研究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