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他们仨”

2016-07-06 17:39杨宏建
神州学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钱瑗继母爷爷

本文是作者杨宏建先生专为本刊所作。杨先生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后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体育系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国际体育交流中心业务经理。杨先生曾在多年前以留学回国人员的身份为本刊撰文,不想本次约稿,竟是为纪念他的奶奶——杨绛。文中呈现的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家长里短与柴米油盐,朴素、真实、毫无粉饰,却充满了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杨绛先生仙逝已有月余,当一切趋于平静,我们又再掀昔日的记忆,即为关注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是今天的世界最需特补的人文本真。

我心中爷爷奶奶的片段

与钱锺书一家成为亲戚是在1971年。由于我一直称呼我奶奶为阿奶,所以他们就建议叫他们为爷爷、奶奶,而不是姥爷、姥姥或外公、外婆。

虽然成了一家人,但实际接触并不太多。生活在一起也就是1976年地震后的一段时间。我们早已知道爷爷是个大学问家,很是敬畏。爷爷经常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奶奶不多说,但往往在恰当的时候会把爷爷说的典故给我们解释一下,让听众明白大意。后来他们搬家到了三里河,我们只是偶然去探望一下。爷爷和我妈去世之后,我们去得多了一点,尤其是有了我女儿之后,看一老一小交流很有意思(如下页上图)。奶奶的听力是最早衰退的,与她说话很费劲,所以笔谈成为一个选择。我女儿上学认字之后,会写短句子了,奶奶就不怕麻烦地和小朋友对话。后来变成中英文双语了。我女儿非常敬仰100多岁的“钱太太”,连作文都写了她。

奶奶心里有事,就是整理爷爷的文稿。这工作只有她能干,因为她了解爷爷的意思。我看过一眼爷爷在书页空白处写满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英文都有,或者还有什么文。这巨大的工作量奶奶居然完成了,而且出版了!一次奶奶对我们说她的任务完成了,可以休息了。奶奶身体一直不错,给我的印象就是步履轻盈,行动敏捷。她很长时间坚持每天快步走,室外不好就在屋里转,直到医生不让她走了才停止。还有一件奶奶始终坚持做的事就是写毛笔字,大字小字都写,写完自己给画红圈儿。

奶奶并不是那种没有情感的书虫,她也有普通人的想法。对待孩子,奶奶也像个普通老太太,总是拿出一堆零食来招待,以至于我女儿的记忆中“钱太太”家总有好吃的。

奶奶走了,许多人祝她一路走好,我心里觉得她一定是急急忙忙地快步走向在另一个世界的家,“我们仨”终于又团聚了。

我的继母钱瑗

(摘编自《我们的钱瑗》一书中《我的继母钱瑗》一文)

我父亲与钱瑗结婚时我18岁,刚刚到工厂上班。当时我并没有像现在一些家庭问题专家说的那样,对父亲再婚感到很不安。因为“钱瑗阿姨”是个很随和的人,不像个“后妈”。那时我心里还有一个小算盘,“反正爸爸应该再结婚,那么钱瑗起码是个不坏的选择”。果然,钱瑗在进入西石槽杨家的生活之后,从一开始就与我和妹妹以大朋友的方式交往着,从未让我们感到有“继母”的感觉。同时,我俩从她那里得到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她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很大影响。

记得钱瑗从英国学习回来之后,就从我爸爸手中接过了给我上英文课的差事。我刚刚上钱瑗的课时有些怕,因为她职业性的“诲人不倦”常常让我消化不了。比如我问她一个小问题,她会引经据典地把那事的祖宗八代查出来讲给我听。从书房追着讲到厨房,你不听都不行!后来我也习惯了,把问题留到最后再问,这样她讲多少我就听多少,不明白也先听着。还甭说,钱瑗当年告诉我的一些知识与方法至今仍在起作用,并未过时。现在有时身边的人会提出一个有关英文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总会遗憾地说:要是我妈在就好了,她会让你“听不了兜着走”!

钱瑗不是一个擅长家务的家庭主妇,大概也没有人会这样要求她。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钱瑗会尽量以其他方式弥补自己的这一“缺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到星期六她该回西石槽的日子我会很盼着她,原因是她经常会给我们带回一些好吃的东西。从北师大到灯市口的这一路是钱瑗买东西的路线。夏天经常是一大饭盒新街口丁字路口的四川凉面,秋冬天则是平安里一家清真肉店的上好牛肉。有时她会特地在灯市西口早下车,走到王府井东来顺去买那里特别的大块肉羊肉串,或者是牛肉馅饼。有时还专门去崇文门内的“春明”去买那时很稀罕的西式点心。因为要买东西,她一路要几次换公交车,经常到家很晚。如果是冬天,很早就天黑了,我们在家准备好了晚饭等着她。有时快7点了,我爸总是说:“先吃吧,妈可能马上就到了。”往往是我们刚坐下来吃饭,门开了,妈随着冷风背着大包小裹进得门来。她总是走得脸红红的,脑门上冒出汗珠。一边急匆匆地从包里往外掏东西,嘴里忙不迭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来晚了!”我们习惯了她这样出现,也很喜欢这样的一个晚上。饭后我们通常看电视,电视剧居多。钱瑗从没有时间或耐心看完一部电视剧,但又舍不得对此“孤陋寡闻”,因此她总是提前看电视节目报,用这种“cheating”(作弊)的方式了解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得意地告诉我们:“后来……”对此,我们很有“意见”,认为她把悬念给破坏了。

我感到庆幸的是,每当我们现在提起钱瑗的时候,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她在医院中的形象,而总是她满脸通红、急匆匆迈进家门的那一刻。那是一个忙碌而充满活力的钱瑗,她一直是这样的。

猜你喜欢
钱瑗继母爷爷
女儿的感恩
Education from Role Models
继母的“法宝”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