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开端

2016-07-06 02:46王俊杰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经验利益经济

王俊杰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经验,全面论述了我国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开启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思想及其科学方法论,对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刻启示。

在总结经验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论十大关系》坚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根本思想。经验来自实践、植根实践,是认识思考的结果,因此需要提炼总结。经验形成之后,就在不同程度上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帮助和指导,有助于少走弯路、少受挫折。

善于总结经验,以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是我们党对人民负责的宗旨所要求的,也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实践探索与总结经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历史。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催生出改革开放新的丰富经验,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规律性,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指导。

邓小平把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的国情作为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坚实基础,力排来自“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既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坚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同时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开拓新道路、探索新规律、创造新经验,经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基层到高层、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丰富相对应,党推进改革开放的经验也随之不断丰富。我们不仅创造积累了农村改革的经验,而且创造积累了城市改革乃至全面改革的经验;不仅创造积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而且创造积累了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经验;不仅创造积累了沿海沿边开放的经验,而且创造积累了扩大开放、从“引进来”开放到“走出去”开放的经验。我们党每推进一项重大改革、经过一个改革阶段,都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利用实践出真知的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总结经验的目的在于运用经验,把总结经验作为指导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的关键,并且在运用经验过程中,继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经验。当然,经验是一定条件下实践的结论,把它运用于新的实践,仍然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因时、因地、因势、因事、因人而用。

在协调发展中促进经济建设

《论十大关系》针对当时经济结构表现出的种种不平衡,指出经济建设必须发展。当前,我们依然要重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巩固好、发展好公有制经济,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有机统一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人口的跨区域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重要前提,因此,要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健全市场法律制度,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着力解决地区间市场分割、无序竞争、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协同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消除地区间隐形壁垒,建立统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尊重产业集聚自身规律,利用其带动扩散作用,形成不同的特色产业区域。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一种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论十大关系》中对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社会分化日益加深,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社会关系更加复杂,由此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持续变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

当前社会矛盾主要是利益矛盾,矛盾主体呈现多元性、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然带来社会利益主体的快速分化,进而形成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利益群体。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往往相互交织、叠加在一起,相互渗透。endprint

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在根本上是非对抗性的,但在利益分化的社会转型期,非对抗性矛盾也可能激化,如近些年来某些征地拆迁事件。因此,即使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也要密切注意那些与人民群众直接利益相关联的敏感问题,采取多途径协调利益关系,警惕利益矛盾范围的扩大化和升级。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过程中措施不力,方法不当。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和个别干部仍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惯于采用行政命令乃至专政工具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迫于舆论压力,不敢对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采用强制措施。

预防和化解当前社会矛盾,首先,在思想上要正视群众利益分化的现实,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当前,“群众”已是多种利益主体的结合,包括多个阶层,同一个阶层内部也有多个截然不同的利益主体。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手段,在坚持说服教育的同时,保证行政命令、政策措施和法律规定的严肃性,任何一方的利益主体违反政策法规都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其次,建立健全社会的利益整合机制,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最大可能地协调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使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各有所得,共同发展”。注重建立利益约束机制,为全社会提供一个公正合理的平台和载体,每个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合法地追求利益、获得利益。第三,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广泛调动各种社会组织(特别是基层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力量,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及早发现社会利益矛盾,多方式、多渠道化解矛盾。积极推进社会民主法制建设,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积极广泛地参加社会各项事务,形成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环境。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论十大关系》提出,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劳动者个人利益,关心群众生活,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现在,我们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迈进,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共享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补齐短板,兜住底线,社会政策要托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重点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制度来保证。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制度体系,用制度的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真正推动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完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等民生领域的制度体系,必须深入研究民生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在内容设计上形成体系,实现民生保障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建立统一、规范、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

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妥善处理理想和现实、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又引导社会各方面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合理预期。

总之,《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性篇章,其价值和意义超越了时空界限,许多思想和原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责编 / 刘博)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验利益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