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不办奥运

2016-07-06 08:56佚名
爱你·心灵读本 2016年2期

佚名

我连续两次问巴赫主席,在其任内促成德国城市申办奥运会成功是不是美妙的个人目标,他的答案可以想见。可惜,慕尼黑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前放弃了,而汉堡最新的选择是放弃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原因只有一个:在市民公投中,反对申办者占了上风。

2015年11月,汉堡市政府宣称申办奥运会的民众支持率只有65%。这结果在咱们看来不太理想,但市长并未悲观,他说:“奥运会如此重大的活动如果在我们的城市里举行,那必须经过市政府与民众的协议之后才能提出申办。希望大多数人的意志可以获胜。”言下之意是民调支持率较高,问题应该不大。

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汉堡和计划中承办帆船比赛的基尔市一道举行公投,结果反对申办的公众以51.6%比48.4%挫败了支持申办的一方,凭着3.2%的微小差距决定了汉堡的退出。自1972年慕尼黑举办奥运会之后,德国还要继续等待。

汉堡申办计划启动早且规划细致,预算118.9亿美元。政府可以出资一半,当地担当一部分,近50亿美元的收入算是最大的信心支撑。

市政府和德国奥委会深知公投选情迷离,因此在投票前特意请出名帅勒夫出面力挺申办,但依然未能挽回不断下降的人气。城中反奥运势力强大,有个名叫“拒绝汉堡奥运”的组织长期对外宣传,称承办奥运会将加大城市财政负担、城市改造将破坏现有的宁静生活等等,那些关键词都很刺目——“烧钱机器”“不可持续发展”以及“房价提速失控”。

环保议题一旦被提出,总能引起众人应和,而近来被揭出的德国足协申办2006年世界杯贿选丑闻则让人们对于大型赛事申办充满了厌烦情绪。另外,汉堡人对于城市安全性忧心忡忡。

尽管汉堡有负德国重托,但德国奥委会手中的另外一个数据暂且能聊以自慰:据调查,在德国14岁~29岁的年轻人中有71%的人支持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德國奥委会还算达观,他们从公众意志中读出了这样的共识——“对于未来,恐惧绝对不是唯一的选择。”这个哲学命题恐怕全世界都需要面对。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