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探讨

2016-07-06 22:35孟阳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孟阳

摘 要: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面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动画的欣赏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要想制作出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动画,精美的画面固不可少,更重要的是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的好剧本。其中,人物角色是剧本的灵魂因素。因此,在动画剧本教学中,如何将动画角色心理活动精彩地呈现出来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的深入探讨,旨在培养适应当今动画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全文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综述角色心理活动教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探讨教师在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中的处理原则;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教学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升华主题。

关键词: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

0 引言

角色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心理变化以及思想行为变化统称为:角色的心理活动,主要是为了衬托角色的精神面貌和艺术形象,也是能够刻画出动画中表现人物内心的一种艺术手段,动画剧本创作的关键在于剧本角色心理活动的刻画。与文学作品中的简单叙事描写不同,这种心理刻画是在利用镜头叙事的同时塑造动画角色,角色塑造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动画作品的表现效果和观众影响力。动画剧本角色心理外化过程实质上是将人们想象中的形象赋予心理活动,并通过一定特效手段呈现给观众的过程。这一过程进行得好与坏是影响剧本表现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动画剧本角色外化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外化动画角色心理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 树立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认知

1.1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对角色心理活动的表达能力

当今,动画产业在我国发展得十分迅速。动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纵观现在的动画教学,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师对学生的技术培养十分重视,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理解剧本中角色心理活动的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创造出的作品内容枯燥、感情不真诚,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顺应动画教学发展新潮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过去单纯以技术主导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题材,教会学生关注剧本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动画角色心理活动的表达能力。

1.2 师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表达

动画剧本创作的过程即创作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赋予角色情感动作,并经过特殊处理将之表现出来的过程。为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创作人通常会给观众营造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效果。例如,著名动画作品《天空之城》,通过大量夸张的形态表达传递了真挚的感情。除此之外,唯美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更是让观众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因而成为当今动画标榜作品。因此,在动画剧本创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类似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造,为角色赋予生动、夸张、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1.3 把握市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创作好的动画剧本的基础,但是若将大块精力放在理论学习上,很容易与市场和现实脱轨,以致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实践上。这对教师其实是个挑战,需要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结合社会热点和舆论导向,创造出真正为大众喜爱的、接地气的好作品。

2 采用角色心理活动外化策略

2.1 台词处理要巧妙

台词的设计是剧本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画角色心理活动的刻画和外化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动画剧本中,动画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处理和台词语言的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水平,适当给学生设计剧本改写或重写的培训课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剧本创作中,如何根据动画角色的经历、背景、个性等因素,对不同角色设计不同的台词语言。学生在动画角色的心理活动外化时,应学会利用语音、动作、表情等要素,按照剧本的整体风格、创作题材等确定生动的台词语言,从而实现动画角色的个性化。

2.2 角色心理把握要精准

动画艺术作为影视表演艺术的一大重要门类,具有极强的夸张的表现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虚构性。无论角色如何,动画创作人都有能力利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造,为角色赋予鲜活的生命特征和丰富的拟人的内心活动。因此,教师在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角色动态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精准把握。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只局限在动画角色表现的某一个方面,而应该注意观察动画角色的表情、体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多个方面,这样才能塑造出活灵活现为观众喜爱的动画角色。

2.3 剧情设计要精妙

心理活动对于动画角色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动画作品必定能够充分塑造动画角色的心理状态,而剧本恰恰是帮助塑造角色心理活动的最佳载体。动画剧本创作人应设计内容精妙、逻辑严密的剧情结构,从而更好地烘托出动画角色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在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角色服饰、剧情道具、背景音乐、动画特效等因素对剧本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应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创作出拥有精彩剧情的动画剧本。

3 结论

创作动画剧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术。剧本不仅是作者对世界的反映,更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道德问题等。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们。而动画给了我们一个揭露这些问题的窗口,不仅可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反思和提高,而这恰恰是艺术的真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诚然,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过程,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在剧本创作中卻是一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平台,能够反映动画制作人的真实水平。因此,教师在剧本创作教学中,应多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响应国家动画发展号召,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我国动画产业的实用型、专业型人才,为我国乃至世界动画产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练基.基于角色心理活动外化的动画剧本教学探究[J].艺术教育,2015(11).

[2] 曹会蓉.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07).

[3] 陈岑.动画角色中的角色性格塑造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4] 兰德.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J].美术大观,2013(11).

[5] 孔晓燕.论动画剧本课程教学的新方法[J].艺术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