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汉语词汇的文化引申

2016-07-06 13:01王晓宇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

摘 要:词义的引申基于联想,民族文化会不自觉地渗入这种联想的过程中,于是便产生了文化引申,而这又是一种常被忽视的引申方式。本文简要地从物质、精神和历史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在词义引申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引申;文化;中西差异

引申是指词义从一点出发向相关的方面延展出一系列新义的词义运动形式,词义的引申造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但其不另造新词而表新义则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陆宗达、王宁(1983)曾提出古汉语词义的引申有理性的引申、状所的引申和礼俗引申三种。[1]黎千驹(2008)提出引申的基本方式有理性引申、联想引申、文化引申和分蘖引申四种。[2]其中的礼俗引申和文化引申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而李宇宏在《三十年来国内的词义引申研究》中指出“词义引申与文化、思维相结合”是当前词义引申研究的一个特点。可见,文化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我们应当承认“文化引申”这种引申方式的存在,当看到一个词有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义项时,应考虑到这极有可能就是文化引申的结果。

黎千驹指出,“特殊的民族文化势必渗透到语言之中,并且影响着词义的发展变化,文化引申便由此而产生。”[2]周光庆指出,“词义引申以联想为必要的心理基础,而联想又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并受其激发、引导和制约。”[1]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文化引申的工作机制。前贤作过很多关于词义引申体现民族文化的研究,我们有必要把词义的文化引申与词义引申体现出的文化意蕴区别开来,如王金芳指出:“题”由本义“额头”引申为“物体的前端”,再引申为“文章的题目”,这体现了先民整体性和类比性的思维特点的文化,[3]这是正确的,但就其引申方式来说显然不属于文化引申。

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独特而博大的文化。文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礼仪风俗、典章制度、思维观念等,文化的关键就在于其特殊性。汉字自造字之时就与汉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在这里只谈论文化在词义引申中的作用。在此,我们简要地把文化分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三个方面,以浅窥文化引申现象。

1 物质文化与词义引申

“贝”是个象形字,在甲金文字中就是“贝壳”的图形,《玉篇》:“贝,海介虫也。”《汉语大字典》释其本义为“蛤螺等有壳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在上古时期,人们使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物品交换,贝壳充当了货币,于是“贝”便引申为“货币”。与“贝”有关的字大多与金钱有关,如“财”、“贫”、“赊”、“贷”、“赂”、“赔”等。再如“钱”由其字形从钅(“金”的草书变体)可看出其本应指一种金属物,《说文》释为“铫也,古田器”,本义是一种似铲的农具,如“命我众人,庤乃钱镈”(《诗经·周颂·臣公》)。在上古的农业社会中,农具特别有价值,所以就模仿“钱”这种农具的形状制造金属货币,于是“钱”就有了金属货币这一义项,后来随着纸币的产生,其意义也随之扩大,也指纸币,泛指货币。《说文》释“贝”时讲,“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这正体现了“贝”和“钱”的关系。

2 精神文化与词义引申

首先,思想与词义引申有关系。“舆”的本义是“车厢”,古人有着“天圆地方”的思想,大地是方的,而车厢也是方的,车厢与大地有着“方”这一共同点,而且大地和车厢都是用来载物的,所以“舆”由“车厢”引申为“大地”,正是“方地为舆,圆天为盖”。“心”的本义是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但由于古人缺乏“大脑才是思维器官”这一科学认知,而以心为思维器官,“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所以便引申为“思想和心思”,与“心”有关的很多汉字都与“思想”有关。再如“内”,由于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便从“与外相对的里面”引申为“妻妾”,如“时充又知帝好内,乃言江、淮良家有美女,并愿备后庭。”(《隋书·王充传》)

其次,礼仪与词义引申也有关系。矦(侯),《说文》:“矦,春饗所射侯也,从人从厂,像张布,矢在其下。”其本义是射布、箭靶,却引申为有地位的人和一种爵位。左民安指出,古代有射侯之礼,能射中“侯”的就是有本事的人,故可引申为有本事的人,又可指官级,即五爵中的第二位。[4]再如“朝”的本义是“早晨”,由“早晨”可引申为“朝见”,这是因为在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每天早上大臣都要去上早朝拜见皇帝的礼仪。

再次,风俗与词义引申也有关系。“昏”,《说文》释为“日冥也”,其本义是“日暮”,后引申为“结婚”,这是因为古时有黄昏结婚的习俗。“取”,从手从耳,《说文》释为“捕取也”,其本义是“捕取”,后引申为“娶妇”,这是因为古时抢婚的习俗。后来,在“结婚”和“娶妇”的意义上,“昏”与“取”分别写成了“婚”与“娶”,也就是王筠所说的“累增字”。《说文解字约注》:“古取妇必以昏时者,当缘上世有劫掠妇女之风,必然乘夜昏人定之时取之,以避寇犯也。”现在一些南方地区和少数民族中仍保留着昏时抢婚的习俗。

3 历史文化与词义引申

“蜀”是个象形字,《说文》:“葵中蚕也”,本义是蚕,又指四川。何以从“蚕”引申为“四川”呢?传说古代在今四川西部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作“蚕丛”,《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道:“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蚕丛是该部落最初的首领,他教人养蚕,而“蜀”的本义又是蚕,故称为“蜀王”,所以他们生活的地方(即四川)也便稱为“蜀”。再如“汉”,字形从“水”,本义是“汉水”,因为历史上刘邦曾被封为汉王,领地在汉水上游的汉中,待其统一天下后定国号为“汉”,“汉”便成了朝代名。

可见,在分析词义的引申时是很有必要结合文化的。不过有的文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似乎是一种不必言说的常识,感觉不到这是一种文化,如上述的“大臣早上上朝拜见皇帝”等,但我们还是必须承认文化引申的存在。此外,当今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不断交流的,但绝不能以西方的文化来分析汉语词的引申,如果用与汉民族相冲突的文化进行引申,就不能理清词义的发展变化。例如,“龙”,其本义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在汉民族心中“龙”是一种神兽,是吉祥、尊贵的象征,从而引申指“封建君主或皇帝的象征”。在西方基督文化中,dragon是一种怪兽,是邪恶、恶魔的象征,如“sow dragon teeth”表示“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如果以西方代表邪恶的“龙”的思想来分析汉字中“龙”的引申义是不通的。

参考文献:

[1] 李宇宏.三十年来国内的词义引申研究[J].语文学刊,2011(11).

[2] 黎千驹.现代训诂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6,100.

[3] 王金芳.试论古汉语词义引申中的文化意蕴[J].江汉论坛,2003(2).

[4] 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32.

作者简介:王晓宇(1992—),女,山西太原人,湖北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训诂学。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