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风格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2016-07-06 13:01武彦赟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言风格变异性稳定性

武彦赟

摘 要: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时所形成的诸多特点的综合表现,它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形成语言风格稳定性和变异性有多方面的原因,分析形成语言风格稳定性和变异性的原因,有助于了解语言风格稳定性和变异性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风格;稳定性;变异性

语言风格是使用语言的特点的综合,它产生和存在于语言运用中,没有语言运用,就没有语言风格。由于受个人、语体、题材、时代、社会和修辞方法的影响,语言风格不仅具有稳定性,还具有变异性。分析形成语言风格稳定性和变异性的原因,有助于了解语言风格稳定性和变异性的意义。

1 形成语言风格稳定性和变异性的原因

1.1 个人原因

(1)思想性格方面。思想性格是决定个人语言风格的主要因素。我国谚语“人如其文”正说明了语言风格与人的个性的关系,揭示了语言风格的本质特性。思想性格可以包括很多内容,直接影响语言风格的因素不外乎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语言观、文化教养、语言修养等。在一段时间内,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语言观、文化教养、语言修养等因素稳定,从而使得个人的语言风格具有了稳定性。但是,当个人的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其语言风格也就产生了变异。同时,这些因素对作家使用语言的影响也因人而异,从而使得语言风格产生了变异性。

鲁迅和周作人是两兄弟,处在同一时代,有同样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但是二人的语言风格却截然不同。鲁迅作为一位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对半封建半殖民的旧社会有极度的厌恶和痛恨,他的语言中具有深刻而强烈的讽刺意味。因此,鲁迅形成了尖锐泼辣、冷峻凌厉、生动有力而又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风格。而周作人却没有鲁迅这样关心生活的社会,他仅仅是写文借以表达自身的感受,因此,他的语言风格清新、淡雅、自然。可以说,由于受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鲁迅和周作个人具有其独特而稳定的语言风格。

(2)生活经历方面。生活经历对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有时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也会影响到个人的语言风格。一个人的语言总是会打上其生活经历的烙印。拥有相似生活经历的人会表现出相似的语言风格。同时,生活经历的变化也会使语言风格变化。

赵树理与高晓声都擅长描写农村生活,有相似的生活经历。赵树理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而又质朴自然,而高晓声的语言风格却幽默风趣而又具有讽刺性。二人的语言风格具有相似点而又产生了变异。巴金与赵树理和高晓声的生活经历不同,有稳定的学生生活,因此,他的语言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从而形成了细腻而繁丰的语言风格。李煜由于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的词的语言风格在亡国前后产生了变化。

(3)民族方面。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与语言风格有密切联系。民族方面的内容使得语言风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不同的民族造就不同的语言风格。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上的特点使其具有了独特的音乐美和形象美,且汉语的音樂美和形象美造就了汉语作品独特、稳定的风格。其中的独特性就是指汉语作品与其他民族语言作品相比所显示出的变异性。例如,北方的少数民族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粗矿、刚健、明快的语言风格,而汉族与之相较却更为委婉含蓄。

1.2 语体原因

语体依赖语言环境而产生,在相同语境条件下,使用语言的规律稳定但又不是一成不变。即相同的语体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稳定,但是又具有变异性。例如,科学语体具有严谨科学的语言风格。但在现在的科学语体中,越来越多地运用通俗的词语,这就使科学语体表现出了通俗的语言风格,从而丰富了科学语体的语言风格,这也说明了语体不仅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变异性。

1.3 题材原因

题材是指文学作品描绘的社会生活的领域,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相同题材的语言表现出相似的语言风格,而不同的题材往往导致不同的语言风格。李白山水题材的诗具有流动飞扬、奔放不羁的语言风格,如“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而他的边塞题材的诗则有疏宕放逸、豪气充溢、语淡雄浑的语言风格,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在描写不同的题材时表现出来的不一致的语言风格,即变异的。不管李白的诗描写的是什么题材,他的诗总是又会显现出相同的语言风格,如奔放自在,这又体现了他的语言风格的稳定性。鲁迅与赵树理拥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当他们在写农民题材的小说时,都会表现出相同的语言风格,即通俗性。

1.4 时代原因

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对语言的使用会产生影响,使语言具有独特的时代风格。处在同一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带有相似而稳定的语言风格。而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即使主题、题材、体裁都相同,仍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

宋代积贫积弱的社会特点和沉重的民族危机,使宋诗与唐诗表现出了鲜明各异的语言风格。宋诗体现出了书卷气浓厚、委曲精深、理性而又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唐诗的语言风格则为浑厚博大、含蓄抒情而又流丽。这不仅说明了唐诗与宋诗的语言风格具有变异性,还具有稳定性,否则如何归纳出整个唐诗与宋诗的语言风格。明代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与清朝的《红楼梦》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两部小说的语言的时代差别显而易见。这充分体现了时代对语言风格的影响,即形成了语言风格的变异性。

1.5 修辞方法原因

人们在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创作中,不再满足于仅能表达清楚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是希望能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交际效果和丰满文学作品。此时修辞方法应运而生,它是指使用语言时用来提高语言效果的各种方法。

从使用的修辞方法可以分析作家的语言风格。同一个作家常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律可寻,并体现出了其稳定的语言风格。而不同的作家常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不相同的,这就体现了语言风格的变异性。

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与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同是描写愁绪的词。由于两首词不同的词牌名决定了两词在调音、择语、谋篇方面不同的特点。同时,李清照的词多用比喻格,使得她的词缠绵婉约地描写愁绪。而辛弃疾的词则豪放地抒发愁绪,并使用了反复格去加强愁的意味。而调音、择语、设格、谋篇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

2 语言风格稳定性和变异性的意义

人的语言审美观在一段时期内会固定不变,但又不是一成不变。语言风格的稳定性和变异性适应人的审美需求。隋末唐初的诗表现出文辞堆砌,骈律讲究的语言风格,这是符合当时士族的审美需求。而唐中后期的诗的语言风格是浑厚博大、流丽含蓄,这又与当时的审美观相关。同时,语言风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在稳定性和变异性的基础上产生。而语言风格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也促进了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语言风格变异性稳定性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
一类离散非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