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平面设计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16-07-06 09:19唐春妮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实践高职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平面设计项目工作室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提出符合市场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平面设计师各个岗位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构建符合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适应岗位需求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努力寻找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行业人才需求标准之间的对接点。通过研究实践为其他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提供参考和模板。

关键词:高职;平面设计;模块化课程;实践

当前,国家高等教育环境营造良好,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高职教育也进入更深层次的改革发展阶段。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职发展站在新的起点。”[1]不容置疑,近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当前高职教育实则面临诸多困难,不少问题与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正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回答的那样,“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2]在经过了初创、发展、创新、保持等诸阶段后,高等职业教育正进入一个更高起点的发展阶段。

1 高职平面设计工作室课程现状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高职平面设计课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课程设置仍受本科教学的影响

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而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中级层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我国的平面設计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本科教育尚且如此,作为低于本科教育阶段的高职教育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沿袭本科教育的路前行。虽然当前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人才质量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观,也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色,但在整体课程模块和框架设置上仍无法摆脱本科教育的大框架。

1.2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够

当前职业教育行业空间大,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换言之,社会需要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就必须为市场和地方经济服务。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所在。因此,市场被看作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近年来,各院校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通过召开专业研讨会、课程改革座谈会、校企合作洽谈会等措施优化平面设计专业,整合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由于学校教育和行业在师资管理、教学实施、设备更新、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校企无缝合作存在难度,在课程设置上与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衔接仍然不够。这种情况会大大削弱高职教育的功能,无法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1.3 工作室模块化课程体系没有建立

高职教育课程模块结合自身特点包括通识性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岗位能力课程。在这三大模块中,岗位能力课程对接市场岗位需求,对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高职教育平面设计的岗位课程多是以印刷物为媒介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置没有形成项目模块,仍然是单一的课程。

2 高职平面设计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对高职平面设计课程现状分析,发现问题,结合我院专业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1 项目工作室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指的是以工作项目代替简单传统的课程任务,将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高职项目工作室提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教师团队和企业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学生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其服务者、指导者,企业是最终的评委。具体地讲就是把实训项目贯穿教学,采取企业或公司出项目——项目贯穿教学——教师和企业提供指导——学生方案被企业择优采用——给学生物质肯定或证书等形式的认可,从而推广学院和企业,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2.2 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中都提出了模块化课程建设,但由于市场需求、地方经济、行业特点以及学校政策和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模块化课程实践无法落到实处。平面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必须针对平面设计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课程体系按照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重构。针对该专业各岗位需求确定核心能力,每项核心能力对应相应的课程包,而这个课程包会形成一个课程模块。掌握了每个课程模块,就会基本具备该岗位需求的核心能力。当然这个课程模块是移动且富有变化的,因为岗位需求的能力会随着市场的变化产生变化。

2.3 项目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前期已进行了项目工作室的改革与实践,随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施,其课程建设就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具体表现在对平面设计工作室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针对平面设计师的岗位能力需求重新设置课程包,在每个模块中设置课程内容。同时把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习课程,这样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工作室的项目来自于市场,能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变化,对课程有指导作用;二是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对学生乃至老师而言都有挑战性,能较大程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由入门新手逐渐成长为设计能手;三是项目是鲜活的,项目的完成不但能创造经济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满足学生的专业荣誉感。

(1)平面设计各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分析(如图1所示)。

(2)项目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实施方法。确立严格依据项目进行课程设置的理念,按照“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分析表”中的能力从下往上进行讨论,既可以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逻辑的清晰性,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为充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缩短就业再培训周期,学生通过1~3学期的职业基本技能学习,4~5学期进入校内工作室项目实践的职业核心技能学习,教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学边做,在设计实践中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努力为第6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实现“零对接”。

3 平面设计项目工作室模块化课程实施的保障

平面设计项目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院的政策扶持,企业的项目支持、行业的技术帮助以及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支撑。

3.1 学院政策扶持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平面设计项目工作室的课程改革,增添了教学设备,如写真喷绘机、覆膜机等,逐步实现产、学、研教学一体化。同时系部领导也大力倡导校企合作下的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如每年派教师外出学习,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等。这些措施为模块化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3.2 企业和市场的支持

项目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因为项目来自于企业,企业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训的平台,这是完成项目教学、实施模块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院平面设计专业在模块化课程研究实践的初期在各个岗位都完成了对接的项目(如表1所示)。

目前获得项目的渠道有三处:一是参赛项目包括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等;二是从企业或行业中拿项目,稳定合作的企业或行业包括泸州市旅游协会、中国钢笔画联盟、泸州市龙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泸州市博物馆、泸州国窖醇酒业有限公司等;三是从互联网上找项目,如标志征集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和合作企业行业共同完成项目时,行业资深设计师的指导介入是完成模块化课程的有力保障。

3.3 “双师型”教师的技术支撑

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构建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是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者,要掌控整个项目流程,既要具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同时也要有行业实践经验,熟悉工作流程,了解市场前沿动态,寻找合作企业和项目。换言之,教师要具备企业设计师和学院教师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能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研讨学习,要求工作室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更新的自我培训,和行业设计师互相学习,共同完成項目课程的开发、实践和评价等措施培养教师的双师型素养。

4 结语

平面设计工作室模块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是基于真实的工作过程,在完成真实项目的时间、质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以工作岗位为标准,既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又符合行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当然,课程改革面临如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训能力的不平衡,获得项目方式的不稳定性,社会和行业的认知度还不高等问题。发现的问题或即将出现的新问题必然使课程改革成为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而每一位设计教育工作者都会努力成为解决问题的人。

参考文献:

[1] 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的讲话[Z]. 2015.

[2] 王继平.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回眸与展望上答问[Z].2015.

[3] 马晓天,谢伟玉.职业教育,即将放开的千亿级蓝海——“十三五”教育系列报告之一[Z].申万策略.

[4] 唐春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2010(08):50-51.

[5] 杨友妮,何劲.重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2009(02):32-33.

[6] 王茂林,林南枝.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美术大观,2010(01):41-42.

[7]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78-79.

作者简介:唐春妮(1975—),女,四川达州人,艺术学硕士,副教授,高级广告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实践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