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志
沈阳缘何突然叫停“零首付”购房新政
文/文志
最近,沈阳市政府半夜突然叫停了出台不到半日的当地楼市新政“零首付”买房。这一突发事件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在议论中,很多人免不了质疑:沈阳市政府缘何突然叫停了“零首付”购房新政?
据了解,3月1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共22条措施,包括鼓励大学生中职生购房、“零首付”等内容。沈阳市政府推出此政策的原因之一,是积极推行楼市去库存的政策。
近年来,沈阳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要进一步改善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消化房地产库存。为此,《意见》设定的目标是:今年沈阳市要实现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10%,库存去化周期控制在合理区间,房价运行保持平稳,力争用2-3年时间使沈阳市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达到均衡。
基于此,沈阳市决定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以及公积金贷款等方面出台政策,支持广大市民购房,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高端人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来沈买房落户。为此,《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降低二手住房交易税费的举措,包括二手住房转让缴纳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实行先征后补。居民互换住房的,实行“零税费”政策,免收交易费、产权办证费,缴纳的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先征后补。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一年内先买房后卖房或先卖房后买房的,购买房产面积大于出售房产面积的,按面积差每平方米补贴50元。
据分析,沈阳市政府为了去库存而出台全国力度最大的优惠政策,原因在于该市房价降幅较大、库存较高。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沈阳市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7066元/平方米,在截至2016年2月的三年时间内,沈阳市的房价最高曾达到7952元/平方米。而如今的房价大约回落至5年前也就是2011年7月的水平。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210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为18个月。
沈阳市政府下发的《意见》中第十四这样表述: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房。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由6个月降为3个月,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政策,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房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同时,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及新毕业生购房的,给予契税全额补贴。
在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居住的第十五条中,其优惠政策是:积极探索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和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机制。落实“两权”可抵押贷款政策,简化收入证明要件和担保手续等,为进城购房的农民提供贷款支持。全面推进居住证制度,推动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住房保障权利,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一市三县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支持政策。
有关专家表示,现在沈阳是人口流出城市,该条例针对大学生这个购房群体,有想要把大学生留在沈阳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刺激当地的楼市。同时,沈阳市出台的去库存优惠政策,不排除有炒作大学生这个群体购房的嫌疑。而在该政策出台之后,经济学家马光远就曾发布微博,呼吁有关部门紧急叫停沈阳的“零首付”政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对“零首付”的这部分购房人来说,高昂的月供将是难以承受的负担。目前沈阳新房均价7000元,以一套面积100平方米的住宅计算,“零首付”贷款需70万,月供4000多元,而沈阳2015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不到5000元。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月工资也就是5000元左右,如果“零首付”购房,其高额的还贷压力可想而知。
沈阳楼市去库存之举,显然是一个较典型的朝令夕改的案例。仅就楼市而言,这种现象已经多次上演,比如,2012年至少有三个城市出台楼市新政不久后由于某些原因又突然叫停,其中最短命的政策从发布到叫停不到12小时。这次,沈阳出台的“大学生购房零首付”政策也是“半日游”——刚以文件形式公布“大学生购房零首付”,很快又辩称该政策处于前期调研论证阶段。
很多网友对此举提出质疑:沈阳市政府怎么会把处于前期调研论证阶段的“政策”以文件形式正式发布呢?毫无疑问,这绝不是粗心大意,而是决策随意、试探民意。如果上述《意见》在出台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经过严格决策程序,笔者相信《意见》中绝不会出现“大学生购房零首付”这一条,因为鼓励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购房很荒唐,再加上“零首付”,不仅会给楼市带来风险,还可能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以及诚信。
更重要的是,即便不实施“大学生购房零首付”政策,其被纳入《意见》中也已经暴露出当地政府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想通过鼓励大学生零首付购房来扩大购房人群,或以“大学生购房零首付”为诱饵来吸引居民买房,目的是提高去库存效率,因为绝大多数大学生、新毕业生自己没有稳定收入,没有经济能力,即便“零首付”买到房,也需要家人来还房贷。
事实上,不仅沈阳为“去库存”着急,其他高库存的城市也是如此。尤其是春节后,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沈阳等城市的管理者不仅会眼红,也担心当地住房需求、投资需求被抢走,所以才心急火燎地挖掘新的购房潜力,如大学生。
目前,尽管各地高库存占用资金、浪费资源,影响财政收入和GDP增长,但去库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有耐心,不能因为着急而乱了方寸,沦为笑柄。既然高库存累积有一个过程,去库存自然也要一个过程。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货币、税收等政策,各地也已出台不少救市政策,政策叠加效应显现有一个过程。另外,不能为了去库存而影响其他如“双创”政策的效果。
对于沈阳的急功近利之举,有业内人士认为,不是只有沈阳在打首付的主意。在楼市火爆的当下,首付贷再度走红。这种类型的产品并不是新鲜事物,一些民间金融公司和房地产中介都会提供类似的产品,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够首付款的人群,贷款金额也不会太高,大多数会控制在你的房款的15%以内。比如P2P就有搜易贷、广州e贷等平台,而地产中介比如链家、世联行等也都有这类产品。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类产品的需求量开始增加。
虽然首付贷让原本凑不够首付的人有了买房资格,但是这样也无疑加大了买房者的杠杆。以一套100万元的房子为例,按照银行按揭最低首付两成计算,首付也需要20万元。但是如果用了首付贷,自己可能只需要10万元就能买下一套100万元的房子,杠杆再次放大了一倍,这种“场外杠杆”的风险显而易见。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过度杠杆化一定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资产价值产生波动的话,风险就会凸显。
业内人士表示,经济缺乏动力,房地产业依然是最重要的引擎。在此背景下,高库存的沈阳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必然的,但应注意的是,库存并不是一日积累的,也更不会在短期内消化。因此,利用多个高杠杆去库存是万万不可取的,风险将会因杠杆而成倍地放大。对于沈阳来说,目前经济整体涨幅趋缓,毕业生的收入稳定性差,在此背景下,即使房价不下跌,“零首付”举措也将成为银行巨大的风险源头。
有关专家据此建议,地方政府或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或鼓励商业银行自己制定信贷比例,可由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试点,然后五大国有银行再根据情况跟进,这样才不会带来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当地金融行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园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