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启动以来,临沂市编办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充分结合临沂实际,注重做好“结合”文章,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点”、“面”结合,不断健全考核体系
(一)调查研究,找准考核着力点。为掌握了解各行业现有考核情况,安排专门人员,走访调研了市直30多个部门及4个市属开发区,宣传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意义和政策,听取各部门对考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考核工作。一是对教育、水利、交通、公路等原来就有考核体系的部门,积极与其对接,帮助完善考核体系。在组织实施和考核结果运用上,纳入全市整体考核体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范,激发其所属事业单位从“创部门一流”向“创全市一流”转变。二是对农业、畜牧等尚未建立考核体系的部门,主动与他们联系沟通,帮助指导建立考核体系,采取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措施开展,解决其所属事业单位监管空白、公益服务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
(二)重点突破,健全考核制度体系。先后印发了《临沂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结果使用工作的意见》《市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对考核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安排,破解考核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绩效考核结果与法人履职评价、机构编制调整、财政经费预算和绩效工资总量、干部管理使用和评先树优“四结合”,完善了考核制度链。
(三)加强领导,完善工作责任体系。各主管部门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和行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部门内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自查自评、具体组织实施等;事考办负责制定考核方案、共性考核和监督指导;事考委负责出台考核政策,确定考核等次,形成了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三级责任体系的建立,既把事考办从繁杂的具体考核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做好行业指导、统计评价平台搭建、结果政策运用等面上的工作,又充分发挥了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考核工作顺利开展。
二、“统”、“分”结合,科学组织实施
(一)統一制定共性指标,分行业制定个性指标。共性考核指标由事考办制定,分为综合运行、登记管理和社会评价三部分,逐年加大社会评价所占的分值权重,突出群众满意。个性考核指标突出行业特色,由事考办联合各主管部门分行业制定。根据各类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业务类型、任务目标,突出个性指标设置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的协调衔接,组成了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
(二)统一开展社会评价,分部门开展实地考核。委托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取电话随机访问、现场旁听监督、当场公布成绩的方式,对市直37家学校、医院的2万余名服务对象开展了满意度电话调查,客观真实地反映服务对象满意情况。加大协调力度,将事业单位民主测评、优秀推荐与市委对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一并开展。共向29家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发放了《2015年度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测评表》,从六个方面征求评价和优秀推荐意见,其中有效表1972份。成立了1个综合督导考核组,33个专业考核组,分部门压茬开展实地考核。
三、“果”、“用”结合,强化激励导向
(一)把考核结果用到机构编制动态管理上。将考核结果与机构编制动态调整紧密结合起来,A级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优先研究,在用编计划上重点倾斜安排;对考核中发现的职能弱化、完不成职责任务的单位暂缓受理机构编制事项,分情况列入“僵尸单位”,逐步核减编制或撤销建制,有效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的精准度,检验巩固了绩效考核的成果。
(二)把考核结果用到评先树优和经费保障上。考核为A级的事业单位中,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主要负责人,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主管部门在各级各类评先树优中优先推荐A级单位;人社部门按照在职在编人员3%的比例,增加A级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总体不超过20%;财政部门适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沂南县政府安排绩效考核专项资金,对评定为A级的单位每个奖励1万元;莒南县水利部门增加A级单位20%的业务经费;平邑县卫计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年度公共卫生经费。
(三)把考核结果用到整改规范上。市事考办将考核等次,考核中发现的变更登记不及时、职工违法犯罪被处理等50余条问题,以及向群众征集的学校放学早、管理不规范、食堂卫生条件不好,医院收费高、停车难、服务质量不高等800余条意见建议等,逐一向主管部门书面反馈,督促限期整改。被考核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规范内部管理,改进服务方式,按规定时限报送整改报告,公益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绩效考核 三结合 考核体系